颐和园是小编最喜欢同时也是去的次数最多的公园,每个月少说也得去上两三次。每次去颐和园时总会在长廊里走走,去看看那些内容丰富的长廊彩画,尤其是有故事情节的彩画更是犄角君的最爱,这么些年来不知拍过多少遍了。
小编收集了好几本关于颐和园的书籍,但有关长廊彩画的介绍并不多,且有些矛盾的地方。其中有种说法是,清代灭亡后,长廊彩画主要进行过三次重绘,分别是在民国时期的年、解放后的年和年。这幅辕门射戟感觉应该是59年那版的画稿,这也是犄角君最喜欢的风格。
长廊有故事情节的彩画中篇幅最多的就数三国故事了,绘画风格也有好几种,像这种画风在今天看来并不太讨人喜欢,但这正是清末民国一些小说插图中常见的画法。
和前两种相比,这种小人书式的画风无疑应该是79年画的了,虽然犄角君是个连环画爱好者,但是说实话对于这种风格的长廊彩画并不喜欢。
颐和园苏式彩画原稿中是否有水浒传不得而知,但是现存彩画中却有十几幅水浒故事,不过画风基本都是这样的,其中还包括好几幅刘继卣老师的武松打虎。
再来看一幅西游记,同样应该是59年画的,色彩沉稳,画面饱满,人物表情细腻,真心喜欢的好画儿。
而这幅就不用说了,明显的赵宏本老师的小人书画稿。
彩画中红楼梦故事也不少,但是以民国版居多,画风和犄角君收藏的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光绪版中插图绣像很是相似。
这幅史湘云醉卧芍药茵感觉像是59年的画稿,看起来要舒服很多。
这个版本的宝钗扑蝶有点跑马书的感觉。
长廊彩画中的白蛇传有好几幅,画风一致,幅幅精彩。
断桥赠伞是白蛇传中的精彩一节,可惜画成了这样,对比一下,高下立现。
岳飞传中的热闹回目岳飞枪挑小梁王,这幅画是八幅大画中的一幅,应该也是59年画的。
而79版的岳传是这样儿的,说实话还不如人美版赵三岛老师画的那本小人书呢。
聊斋故事也有很多幅,而且同一故事有不同的版本,这其中还是59版画的最好,多数也是以清代聊斋志异小说插图为蓝本的,小编之前曾专门发过相关图文介绍。
而这样的画皮看起来太现代了,也许有些人会认为绘画也要与时俱进,但是在长廊上看到这样的彩画真是不太喜欢。
如今上百年过去了,我们看到的彩画都是重新绘制的,那么当年慈禧老佛爷最喜爱的颐和园苏式彩画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小编在德和园大戏楼里拍过几张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苏式彩绘,说实话犄角君还是最喜欢解放初绘制那一批彩画,您觉得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jq/13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