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剧情 >> 正文 >> 正文

读书笔记五人生南北真如梦,但卧金山高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24/9/17

《废墟之欢》中说:诗人骆一禾已经退场,他的名字如诗歌一样正在被时代遗忘。

年纪一岁一岁地长,我们的心一点一点灰下去。仿佛它的每一次成长,都不经意地把心烧糊一小片。

“生怕依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

人生下半场,似是天光一点点转暗、变淡,生命走向太阳落山,温度退减,心中荒凉寂寞无以排遣。满目物是人非,只能洒泪低吟“月又渐低霜又下,更阑,折得梅花独自看。”

今天的读后感写什么呢?

或许,就从古人处采一缕光线,照进现代生活中的一些落寞和暗淡。

徐虹在《废墟之欢》中这样评价作家陈染,说她当然也试图把她的洞察与聪明运用于社会生活,努力去适用,去参与、努力与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但总难免踉踉跄跄,力不从心,“感到很吃力”。

她的雷达敏锐地开着,她的原则又不肯让步,看看局面不对,就常常先去。她用逃跑的方式回避着世界,回到自己的生活中来。

她周围像有一道金箍棒画的圆环,圈里面是安全的。但她有时候又那么不甘心,偶尔溜达到圈外来。然后看见风吹草动,情况异常,又赶紧掉头跑回去。她在两极间艰难地徘徊,终于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

我想,很多人的生命,应该就是像陈染那样,一次次的徘徊,一次次的失望,然后心就一点点的灰下去了。

其实,我觉得,在陈染心中,可能觉得人群里的风景,并非那么好看。

不如退回到自己给自己用金箍棒画的圆圈内,在充分的安全里,看有限的风景,更加轻松自由。

她的世界里,可能有更美好的风景。

比如,她可能闲来无事,翻出《聊斋志异》中的《蛇人》来重温。

里面讲一蛇人养了两条蛇,一条大蛇叫二青,然后二青又招来一条小蛇。

蛇人靠蛇的表演赚钱。而这两条蛇的灵性十足,能够随他吩咐,为他赚取不少的钱物。

二青长大了,筐子都放不下了,蛇人本该放它走的,因为它不适合表演了,可迟迟不舍。最后放走时,二青去而复返,挥之不去,且以首触筐子。筐子里小青也“震震而动”。蛇人将小青放出,小青跟二青“交首吐舌”,然后“委蛇并去”。蛇人以为小青不再回来了,可小青一会又回来了,自己爬到筐子里去。

再一个场景,就是后来蛇人在路上碰见二青了,并认出它来。二青跟他和小青亲昵了好久。然后蛇人让二青把小青也领走,因为小青也大了,不适合表演了。临走前,并叮嘱二蛇,不要惊扰路人,以免遭天谴。

然后二蛇垂头,似相领受。

文末是评论:“蛇,蠢然一物耳,乃恋恋有故人之意。且其从谏如转圜。独怪俨然而人也者,以十年把臂之交,数世蒙恩之主,辙思下井复投石焉;又不然,则药石相投,悍然不顾,且怒而仇焉者,亦羞此蛇也已。”

就是说,蛇都懂得对蛇人不舍,有留恋之情,且听从蛇人的规劝。而人呢,经常是忘恩负义,落井下石,甚至毒害别人等。

人是环境的产物,处在什么环境下,就很容易熏染什么思想,做出什么行为。

除非像陈染那样,每每进入红尘,都能开启雷达,然后一发现情形不对,就立即退回自己的安全区里来。

每每回到奶奶家,都对他们很羡慕。

因为,他们的世界里,似乎只有庄稼和牲畜。然后,他们的内心,不会随着年岁的生长,而一点点变灰。

任性一点吧,给自己画个小小的圆圈,这个圆圈里,哪怕只有两条蛇,也可以互动的恋恋不舍;哪怕只有古书,也能从一个个故事里,发见温暖和治愈。

最后,还是以纳兰容若对好友严绳孙写的一首词来结尾:

“人生南北真如梦,但卧金山高处。白波东逝,鸟啼花落,任他日暮。”

是啊,人生如梦,不如在金山高处隐居度日,任它时光如流水,任它花开花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jq/13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