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剧情 >> 正文 >> 正文

蒲松龄与七曲山聊斋志异梓潼令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21/6/21

蕉鹿当年笑郑人,迷離惝恍境非真。

梓潼再任先幾兆,梦到雷同梦更神。

聊斋志异中《梓潼令》原文

常进士大忠,太原人(1)。候选在都(2)。前一夜,梦文昌投刺(3)。拔签,得梓潼令。奇之,后丁艰归(4),服阕候补,又梦如前。默思岂复任梓潼乎?已而果然。

(1)太原:府名。治所在阳曲,即今山西太原市。

(2)候选在都:在京都等候吏部选用。清制,内自郎中、外自道员以下的官吏,凡初由考试或捐纳出身,及原官因故(丁忧、罣误等)开缺依例起复者,都须赴吏部听候选用,称候选。参见《清会典·吏部》。

(3)文昌:指梓潼帝君,道教所奉主宰功名、禄位之神。相传姓张名亚子(或恶子),居蜀七曲山。《明史·礼志四》谓张“仕晋战没,人为立庙”。唐宋屡加封号。元仁宗延佑三年()加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宋元道士假托其名,称玉皇大帝命其掌管文昌府和人间禄籍,称其为“梓潼帝君”。梓潼,县名,清初属保宁府,即今四川梓潼县。刺,名片。

(4)丁艰:旧时称遭父母丧为丁艰或丁忧。父死称“丁外艰”,母死称“丁内艰”。丁艰须在家守丧三年,在官者要辞官家居,期满(即“服阕”),赴吏部候选补官。

译后:太原府人常大忠进土,在京都候选。头一天夜里梦见文昌帝君投递名片拜访他,第二天使接到梓潼县今的任命书,常大忠感到奇怪。后来他回家守丧,三年丧满候补,又做了一个和当年相同的梦。常大忠暗想难道会再度出任梓潼县令吗?随后果然又接到梓潼县令的任命。

蒲松龄简介

生于年6月5日,卒于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济南府淄川(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蒲松龄生于没落地主兼商人家庭。天资聪明,学问深厚,早岁即有文名,深得施闰章,王士禛赏识。从小热衷功名,19岁连中县、府、道三个第一,此后屡应省试不第。31岁外出充任幕宾,年余辞归。长期在本乡私塾任教。直至71岁才被补上岁贡生,四年后逝世。他一生科场失意,生活穷愁潦倒,又久处农村,亲眼看到官绅贪赃枉法,残害人民,心中郁闷不平,于是从20岁左右开始写作,用20岁年的时间,“假借狐鬼,纂成一书,以抒孤愤”,这就是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他的作品除《聊斋志异》外,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万言。其中文集四卷、诗集六卷、鼓词俚曲十四种,均收入《蒲松龄集》。

七曲山历史传说故事众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jq/9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