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
在我国多如繁星的文学著作中,很多人认为,最有名的是《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四部名著。实际上,在我国浩瀚的文学海洋中,排行榜前四名的名著也并非是这四本书。同时,在民间流行的是六大名著。曾经的六大名著,到如今为何只剩四大名著?那两本名著又什么?
明朝时,一位叫王世贞的文学家,他认为能够有资格被选入名著的只有《史记》、《庄子》、《水浒传》和《西厢记》。当然,由于历史年代的不同,《红楼梦》它是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出来的,明代的时候肯定不能被列入名著行列。
王世贞的提法在文学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很快,有一个叫冯梦龙的人提出了他的推荐名单。冯梦龙认为,既然要选择四大名著,怎么也得讲求一个统一的标准。不能任何性质、内容和形式的书。他主张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金瓶梅》这四本名著选人“四大名著”,当然,这在当时是大部分人所接受的。
直到清末,曹雪芹《红楼梦》的出现,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轰动。人们认为《金瓶梅》的内容多少为男女床上寻欢之事,有悖于人伦公德,不利于年轻人的健康,更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就这样,一部反应社会历史变革和封建王朝兴衰的《红楼梦》替代了《金瓶梅》,成为流行至今的四大名著。
自从冯梦龙提出这一界定四大名著的观点后,便立即得到了不少文人的肯定和支持。不过此时的这种界定,依然跟我们现代熟知的那四部名著的书目存在一些不同之处。而最大的不同之处,无疑就是对《金瓶梅》与对《红楼梦》的界定。对《金瓶梅》有一定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它的内容较为少儿不宜。若是大刺刺地让它入选其中,想来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很容易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为了消除这种潜在的不良影响,在《红楼梦》出现以后,大家便自行用它替换下了《金瓶梅》。
历史在不断前进,各种文化作品也在不断出现。清朝中后期,《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的出现,吸引了不少文学爱好者的眼球。这两部小说成为当时最出名的著作,因此,当时的文学界就把这两部书与四大名著归到的一起,就有了六大名著的说法。
六大名著一直被延续了一百年之久。新中国成立后,因为为了便于更多的人能够阅读文学作品,国家文字学会要求推行白话文书籍,便将这些名著以白话文的形式刊印出版。由于当时国情的需要,最先刊印了《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一段时期没有印刷《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久而久之,只剩下四大名著了。
编辑:文君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qj/13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