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
作者:蒲松龄
播讲:张芸霞
晋宁县有一个姓乔的书生,少年时就很有才气,可是到了二十多岁,却依旧穷困潦倒。乔生为人正直很讲义气,他有一个好朋友,姓顾,顾生死后,乔生经常接济他的妻子儿女。晋宁县县令因为乔生的文章写得好,十分器重他。后来,县令死在任上,家口滞留晋宁,无法返回故乡。乔生变卖了自己的家产,买了棺柩,往返两千多里亲自护送,把县令的遗体连同他的家人一起送回了家乡。因为这个义举,当地的文人更加看重他,但乔生却因此更加贫穷了。当时,一个姓史的举人有个女儿叫连城,精于刺绣,又知书达礼,史举人非常宠爱她。一次,史举人拿出一幅女儿绣的“倦绣图”,征求年轻书生就图题诗,意思是要借此选个有才学的夫婿。乔生也作了一首诗献上,这首诗说:“慵鬟高髻绿婆娑,早向兰窗绣碧荷。刺到鸳鸯魂欲断,暗停针线蹙双蛾。”乔生又题了一首赞美这幅图绣工精美的诗句:“绣线挑来似写生,幅中花鸟自天成。当年织锦非长技,幸把回文感圣明。”连城看到这两首诗,非常喜欢,便对父亲夸赞乔生的才华。但史举人嫌弃乔生太贫穷,不愿找这么个女婿。此后,连城逢人就夸乔生,又派了个老妈子,假借父亲的名义赠给乔生一些银两,作为他读书的费用。乔生感叹地说:“连城真是我的知己啊!”从此,对她一往情深,如饥似渴地想念着她。没过多久,连城被许配给一个名叫王化成的盐商的儿子,乔生感到很绝望。但是仍然对连城梦魂萦绕,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连城。不长时间,连城便生了重病,卧床不起。有个从西域来的和尚,自称能治好她的病,但必需一钱男子胸口上的肉捣碎了配药。史举人派人去告诉王化成。王化成笑着说:“你这个傻老头!想叫我剜心头肉吗?”把派去的人又打发回来。史举人便对众人说:“谁愿从自己身上割下肉救我女儿,我就把女儿嫁给他!”乔生听说后,立即赶到史家,自己掏出把刀子,从胸脯上割下一块肉,交给了和尚。鲜血染红了乔生的衣服,和尚忙给他敷上刀伤药才止住了血。和尚用乔生的肉和了三个药丸,给连城分三天服下,病果然好了。史举人便想履行诺言,把连城嫁给乔生。他先去通知王化成,谁知王化成大怒,要告状打官司。史举人害怕,便摆下宴席,将乔生请来,然后取出一千两银子,放在桌子上,说:“辜负了先生的大恩大德,就用这些银子报答您吧!”并对乔生讲了毁约的缘由。乔生气愤地说:“我之所以不吝惜心头肉,是为了报答知已,难道我是卖肉换银子吗?”说完,拂袖而去。
连城听说这件事后,心里很是不忍,托老妈子去劝慰他。并说:“以他的才华,不会久处人下的,何愁天下没有美女?我近来做的梦都不吉利,三年内必死,不必跟别人争我这个将死之人了!”乔生告诉老妈子说:“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我报答她不是为了她的美色。恐怕连城也未必真知我的心,如果真知,就算做不成夫妻又有何妨呢?”老妈子连忙替连城表白了她的一片真情。乔生说:“如果真是这样,今后我们相逢时,她如果对我笑一笑,我就死而无憾了!”老妈子回去了,没过几天,乔生偶然出去,正好遇上连城从叔父家回来。乔生就从旁看着她,连城也看见了他。只见连城秋波顾盼,微微启齿,嫣然一笑。乔生大喜。说:“连城真是我的知心人!”过了不久,王盐商家来到史家商议连城的婚期。连城听说后旧病复发,没几个月便死了。乔生前去吊唁,痛哭一场,也死了过去,史举人便派人把他抬回家中。乔生知道自己已经死了,也没感到有什么难过。一个人出了村,还想着再见见连城。远远望见有条南北大道,路上的行人像蚂蚁一样络绎不绝。乔生不知不觉也混杂在人群中。不一会儿,进入一座衙门,正碰上他过去的好朋友顾生。顾生惊讶地问:“你怎么来了!”说着,就拉着乔生的手,要送他回去。乔生叹了一口气,说:“我的心事还没了结!”顾生说:“我在这里掌管文书案卷,很受上司信任。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一定尽全力!”乔生便向他打听连城在哪儿。顾生领着他转了很多地方,终于看到连城和一个穿白衣服的女子在一起,连城表情凄然,眼泪婆娑地坐在一条走廊的角落里。连城看见乔生,急忙起身,像是喜出望外,问他是怎么来的。乔生说:“你死了,我怎么还能继续活在世上!”连城哭着说:“像我这样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你非但不唾弃我,又以身殉死何苦呢!我今生今世不能跟你了,来生我一定嫁给你!”乔生对顾生说:“你若有事就忙去吧,我宁可这样死也不想再活了。只想麻烦你查一查连城将要托生到什么地方,我要和她一起去!”顾生答应着走了。这时,那白衣少女问连城乔生是什么人。连城便向她讲述了往事。女郎听后,心中不胜悲伤。连城告诉乔生:“这姑娘与我同姓,小名叫宾娘,是长沙史太守的女儿。我们一路同来,处得很亲密。”乔生看了看宾娘,见她哀伤凄惋的样子,十分惹人怜爱。正想再问什么,顾生已返了回来,向乔生庆贺说:“我把你的事情办妥了,就让小娘子跟你一起还魂复生,好不好?”两人听了,非常高兴。正想要拜别顾生,宾娘大哭着说:“姐姐走去哪里啊?恳求您可怜可怜我,救我回去,我就是给您当仆人也愿意!”连城听了心里很难过,想不出办法来,就和乔生商量,乔生又去哀求顾生帮忙。顾生很为难,严词拒绝说不可以。乔生再三恳求,顾生只得说:“我去试试看吧!”去了有一顿饭的工夫,便回来了,连连摆手说:“没办法!我实在无能为力了!”宾娘听后,哀哀地啼哭着,依在连城的胳膊下恋恋不舍,唯恐她马上就走了。二人一筹莫展,相对无语。再看看宾娘那愁苦凄伤的样子,真让人心酸欲碎。顾生奋然挺身说道:“你们带宾娘一起走吧。真有罪责,我豁出去一人承担!”宾娘这才高兴起来,跟着乔生一块出去。乔生担心她一人去长沙路太远,又没有伴。宾娘说:“我想跟你们走,不想回家了!”乔生说:“你太傻了!你不回去,见不着你的尸身,怎么能还阳呢?以后我们到了湖南,你不躲着我们,我们就很荣幸了!”正好有两个老婆婆拿着公文要去长沙,乔生就把宾娘托付给她们,洒泪而别。回家的路上,连城走得很慢,走一里多路就得歇息歇息。一路上歇了十多次,才看见本村的庄门。连城说:“还阳后恐怕我们的事又有反复。请你先去我家,索要我的尸骨,然后我在你家重生,我父亲就无法反悔了!”乔生认为很对,于是两人先去了乔生家。连城战战兢兢地好像迈不动步子似的,乔生就停下来等着她。连城说:“我走到这里,浑身发抖,六神无主,真担心我们的心愿实现不了!我们还得再好好商量商量,不然,我们重生后,可就又身不由己了!”两人相互搀扶着,进入侧厢房中,四目相对,过了很久,谁也没说话。连城笑着说:“你厌恶我吗?”乔生惊讶地询问这是什么意思。连城害羞地说:“恐怕我们的事不成,那就太辜负你了!请让我先以鬼身报答你吧!”乔生听后大喜,两人极尽欢娱。因为不敢急于还生,两人徘徊不决,在厢房中一直呆了三天。连城说:“俗话说:‘丑媳妇终得见公婆’。老是在这里提心吊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催促乔生快去还阳。乔生刚走到灵堂,猛然苏醒过来。家人都非常吃惊,赶紧给他喝了些汤水。乔生就派人去请史举人来,请求把连城的尸身交给他,说自己能让连城复活。史举人大喜,听从了他的话。刚把连城抬进乔生家,一看,连城已经活过来了。连城告诉父亲说:“女儿已将自己许配给乔郎了,再也没有回去的道理。父亲如果不允许,我只能再死了之!”史举人回了家,便派了奴婢去乔家服侍连城。
王化成听说这件事后,立即写了状子告到官府。官府接受了王家的贿赂,把连城判给了王化成。乔生愤懑不堪,直想死去,但终究还是无可奈何。连城到了王家,气愤地不吃不喝,只求快点死去。看屋里没人,便把带子悬到房梁上上了吊,被人救下后。过了一天,病得越重,眼看就要死了。王化成害怕,就把她送回了娘家。史举人又把她抬到乔生家。王化成听说后,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得作罢了。连城病好后,常常想念宾娘。打算派个人去探听她的情况。可是因为路太远,很难前去。一天,家人忽然进来禀报说:“门外来了好多车马。”乔生夫妇迎出屋门一看,见宾娘已在院子里了。三人相见,悲喜交集。太守亲自把女儿送来了。乔生将他请进屋里,史太守说:“我女儿多亏你才能得以复生,所以她立誓不嫁别人,现在我听从了她的意愿!”乔生连忙叩头拜谢。史举人也来了,跟史太守共叙同宗情谊。乔生名年,字大年。异史氏说:嫣然一笑的相知,于是以身相许,世人或许会说他痴傻,那么西汉初年为田横而死的五百壮士,难道都是愚昧痴傻吗!由此可以想到知己的稀少和珍贵了,所以贤人豪杰才会被知音的真情感动而不能自已。纵观茫茫天地,(因无知己之人)竟使得才情锦绣的文人学士,只能倾心于蛾眉一笑,真是可悲啊!
下一回讲的故事是“庚娘”
以上图文、音乐转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sl("朗诵者"是全拼,"沙龙"是首个拼音字母)做删除处理。
精品推荐:
《唐诗三百首》(卷一·五言古诗)视频合集
《唐诗三百首》(卷二·七言古诗)视频合集
《唐诗三百首》(卷三·七言古诗)视频合集
《唐诗三百首》(卷四·七言乐府)视频合集
《唐诗三百首》(卷五·五言律诗)视频合集
作品精萃之一《现代诗歌篇》
作品精萃之二《现代散文篇》
作品精萃之三《古代诗文篇》
作品精萃之四《小说故事篇》
往期《聊斋志异》链接:
蒲松龄《聊斋志异》--1.考城隍
蒲松龄《聊斋志异》--2.《瞳人语》
蒲松龄《聊斋志异》--3.《画壁》
蒲松龄《聊斋志异》--4.《王六郎》
蒲松龄《聊斋志异》--5.《偷桃》
蒲松龄《聊斋志异》--6.《种梨》
蒲松龄《聊斋志异》--7.《劳山道士》
蒲松龄《聊斋志异》--8.《蛇人》
蒲松龄《聊斋志异》--9.《娇娜》
蒲松龄《聊斋志异》--10.《叶生》
蒲松龄《聊斋志异》--11.《王成》
蒲松龄《聊斋志异》--12.《青凤》
蒲松龄《聊斋志异》--13.《画皮》
蒲松龄《聊斋志异》--14.《陆判》
蒲松龄《聊斋志异》--15.《婴宁》
蒲松龄《聊斋志异》--16.《聂小倩》
蒲松龄《聊斋志异》--17.《凤阳士人》
蒲松龄《聊斋志异》--18.《莲香》
蒲松龄《聊斋志异》--19.《阿宝》
蒲松龄《聊斋志异》--20.《张诚》
蒲松龄《聊斋志异》--21.《口技》
蒲松龄《聊斋志异》--22.《红玉》
蒲松龄《聊斋志异》--23.《胡氏》
蒲松龄《聊斋志异》--24.《连琐》
蒲松龄《聊斋志异》--25.《夜叉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sp/11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