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书评 >> 正文 >> 正文

为爱痴狂为爱痴狂也能成仙上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23/3/15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无不异彩纷呈,以至于拍成电视剧都要叫《聊斋奇女子》。相比之下,男性形象就逊色许多,除《贾奉雉》《张鸿渐》《书痴》等少数几篇,大多时候,都只是那些奇女子们的陪衬而已(这一点,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有提及),而这些作为陪衬的男子中,大抵都具有或痴或狂的特点。

痴的代表,当无过于《阿宝》中的“孙痴”——孙子楚,他可以为了爱情断指,为爱离魂,为爱化鸟,真无愧于“孙痴”这个外号,是当之无愧的极品情痴男人。而狂的代表,当无过于《小谢》中的陶望三,他不惧鬼魅,择住鬼宅,为两个女鬼设帐教书,又要毁践判官神像,数责城隍,真是狂得可以。然而,能将痴狂二字集于一身的,则是那个天真无邪又率性敢为的霍桓。

霍恒,是《青娥》中的主人公,而且和其他以女子名字命名且是故事中绝对的主人公的篇章不同,青娥尽管被充作本篇的名字,也只能屈居其后,并非本故事的主人公。不仅如此,与霍恒相比,青娥的形象也要逊色许多。在《聊斋》诸多爱情故事中,男子可以喧宾夺主抢了女子的风头的,除《阿宝》中的孙子楚与《聂小倩》中的宁采臣,恐怕只有霍恒。

和我们熟悉的一样,霍恒仍和作者蒲松龄一样,是一个神童般的人物。“霍恒字匡九,晋人也……聪惠绝人,十一岁以神童入泮。”看来霍恒的聪明不是吹的。只是他的聪明有些另类,“年十三尚不能辨叔伯甥舅焉。”以他十一岁的年纪能考上秀才,可见脑子不简单;可是十一岁了连叔伯甥舅都不认识,这个神童还真有些特别。

其实这一点我们大可不必怀疑。于故事本身,霍恒是否神童并不是关键,关键的是他必须要有这个“神童”的身份才配得上作为“仙二代”的女主人公青娥。更关键的则是,如果他没有这个“神童”的身份,那么之后的“穴墙望见美人”,而且被抓了现形还不知道害怕,就纯数于傻小子的愚蠢之举了。

所以开篇的这一交代,无疑是作者出于为塑造一个“很聪明很天真”的主人公的需要。而且,霍恒之所以会如此,也是有原因的:“父官县尉,早卒……而母过于爱惜,禁不令出庭户”。可见是惯子如杀子,如果不是因为青娥也看上了他,恐怕他的“穴墙”之举给他带来的就是牢狱之灾和永远难以洗清的污名了。

正因为他的“很聪明很天真”,所以才会让读者们轻而易举地接受他后面的一系列痴狂之举,而不以为无礼,更不以为太过,一切都顺理成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sp/12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