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书评 >> 正文 >> 正文

聊斋志异竟然是蒲松龄的亲身经历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24/1/2

《聊斋志异》竟然是蒲松龄的亲身经历?今天我们来聊聊聊斋志异!《聊斋志异》这本书在我们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里面有好几百篇的短故事组成,那为什么蒲松龄要把考城隍这篇故事放在第一篇呢?它肯定是非常重要的!聊斋它第一个特点就是:里面一般讲的都是道听途说的故事,与作者没什么关系。可《考城隍》这第一篇的故事当中,主人公却是蒲松龄他姐夫的爷爷。这是与作者本人有直接关系的,所以蒲松龄也认为这个故事是真真实实的存在的。聊斋的第一篇故事就叫做《考城隍》,这个故事讲的是蒲松龄他姐夫的爷爷,名字叫做宋公,话说宋公有一天在那坐着的时候,就看见两个人走了过来,并且要带着他去考试,那他也是不由自主的就跟着去了,到了那个地方发现这个考场还有另外一个考生,把这试题拿过来一看,题目叫做《一人二人,有心无心》。只见宋公挥笔就写了一篇文章,其中有这样的两句话,叫做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那么这个主考官看到了这个卷子之后,纷纷是赞叹不已,就说这河南那个地方还缺一个城隍爷,就由他去吧。宋公当时是恍然大悟,怎么回事儿啊?这城隍爷可是阴间的官,那是冥界的地方官啊。所以他这个时候也才反应了过来,原来自己这个时候已经死了,现在在考试的这个是自己的魂魄,他立刻就跪倒在了地上,像这些阴间的这个主考官们禀报说:我还有一个老母亲在世,我死了倒是没关系,但是她没人照顾了呀!于是这些主考官们也犯了难了,该怎么办呢?这么有才的一个人,这么正直又是一个孝子。然后便让小鬼们去查一查他的母亲还有几年的阳寿。这一打开生死簿,发现他母亲还有九年的阳寿,后来大家商量后便说让他继续回到阳间,把他的母亲养老送终。那这个期间的城隍爷的位置就由另外一个叫做张生的考生来代替,等到九年之后再由这个宋公接替当这个官。宋公回到阳间的时候,其实他这个时候已经是死了三天了,被放在了棺材里面了。忽然他母亲听见这棺材里边儿有声音,就赶紧把这棺材板儿给撬开了,撬开了棺材板之后,这宋公室长舒了一口气,又活了过来。直到九年之后,果然他的老母亲是寿终正寝了,他自己也是沐浴焚香,回到屋里边坐着就去世了,想必是去当他的城隍爷了。《考城隍》这篇故事可谓是《聊斋志异》里的一个总的价值观,就是你存心做了善事,虽然做了善事儿,但是也不会有太大的奖赏,那如果你无心为恶,你犯了一些过失,那即便你犯了错,也不会有太大的惩罚。我们普通人,总是看到这件事情的结果是好是坏,但是一个圣人,一个有修行的人,他会时时刻刻的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所以咱们说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有心为善终究还是要比无心为恶要强,只要是为善的,不论是有心还是无心,终归咱们是都会有好报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sp/12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