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书评 >> 正文 >> 正文

聊斋志异善良狐女坚守初心,终与丈夫团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24/1/17

狐女誓死不改嫁他人,最终与丈夫团聚,有情人终成眷属。

王文因为找不到鸦头,大哭一场后回了老家东昌。几年后,他有事和仆人去燕都,经过一家育婴堂时,仆人发现,一个七八岁的男孩长得很像王文。

他吃惊不已,不住地打量,王文开始没在意,问他总看人家孩子干什么?

仆人笑着说:“这孩子与你长得太像了!”王文仔细端详,确实如此,想到自己还没有孩子,小孩子长得相貌不错,不由得心生喜爱,于是花了笔钱把孩子赎了出来。问其姓名说是叫王孜。

王文很奇怪地问:“你很小时就被父母丢弃,怎么会知道自己的名字?”

王孜说:“保姆说当年捡到我时,我的胸前写着“山东王文之子。”

王文惊诧不已,自己就是王文,哪里来的儿子?可能是同名同姓的人吧?他觉得与孩子缘分很深,特别的喜欢。于是带着回了老家。家乡的人一见到孩子就知道是王文的儿子。

几年后,王孜逐渐长大,他高大健壮,脾气暴躁,喜欢打猎,更喜欢打架,没少让王文操心,自己还常说能看到鬼狐,村里人都不信,认为他是胡言乱语。

一次,恰好村中有户人家狐狸精作祟,每天被狐狸搞得焦头烂额,请了法师也没能捉住,就让王孜去看,王孜到了之后,找了一圈,指向一很隐秘之处。

几个壮汉,拿棍子一顿猛打,只听得狐狸嗷嗷的叫声,鲜血流了出来。此后这家人过上了平静的日子,村里人因此都很佩服他。

一天,王文到集市上闲逛,碰到了衣衫褴褛的赵东楼,面容消瘦,再也不复当年大商人的气派,王文把赵东楼请到家里,让仆人摆上酒菜叙谈。

赵东楼凄楚地说:“当年,老太婆把鸦头抓了回去,每天毒打,好不凄惨,后来搬到燕都,逼她嫁人,鸦头不干,老太婆就把她关了起来,后来,她生了一个男孩,被狠毒的老太婆扔了,听说被育婴堂的人捡了去,想想,这些年过去,那孩子应该长大成人了。”

王文听后,感慨万千,不由得潸然泪下,说是孩子已经找了回来。他不解地问赵东楼何以如此落魄,赵东楼长叹一声说:“都怪我咎由自取,和青楼的人讲真情。”

原来,当年老鸨去燕都,赵东楼不舍得老鸨的大女儿妮子,就把手头的货物低价处理,跟着前往,一路上的吃穿住宿,都是他出钱。再加上妮子讲究奢华,开销很大,几年下来,花了何止千万,自己辛苦挣的钱就这样被花得一干二净了。

老鸨见他没了钱,每天指桑骂槐,冷眼以待,妮子也特别嫌弃,于是经常出入富贵之家,有时几天不回来,赵东楼气愤不已,想到多年的辛苦,付之东流,却无计可施。

一次,老鸨出去,鸦头隔着窗户和他说:“妓院哪里是讲真情的地方,她们爱的不过是钱,你再不走就要大祸临头了。”

赵某这才害怕起来,如梦初醒,找了个机会和鸦头告别,鸦头交给他一封信带给王文。王文接过丫头的信,看完后忍不住是号啕大哭。

信中描述了母亲对她的虐待,对自己的思念,希望能让儿子王孜救自己脱离苦海,但是前提不能伤害自己的母亲和姐姐的性命。

王文送了些银子给赵某,把信拿给儿子看,王孜一看顿时火冒三丈,当天就启程去了燕都。打听到老鸨的住处,就见那门前车水马龙,很是热闹。

王孜闯进去,见妮子正陪着一客人饮酒,他二话不说,抽出刀子杀了她,客人都惧怕不已,吓得四散而逃,以为来了强盗,躲到暗处一看妮子已经变成了狐狸。

王孜四处寻找老鸨,当时老鸨正在厨房催着丫环做汤,王孜刚到门口,老鸨就不见了踪影,他仰头四处看了看,弯弓搭箭射向房梁,一箭正好射中老狐狸心脏,狐狸掉了下来。

他趁机砍掉它的脑袋,然后找到母亲被困的地方,救出了母亲。母子二人抱头痛哭,鸦头问老鸨怎么样了?得知已经被杀,不由得埋怨了儿子一番:千错万错,她终究是你的外婆。

她让儿子赶紧把尸首埋在城外,王孜口头答应,转身就把狐狸的皮给剥了藏起来。随后翻箱倒柜,找了许多金银珠宝收好,和母亲回了家。

王文与鸦头重逢后悲喜交加,又问她的母亲和姐姐,王孜说在自己的口袋里,随后倒出来两张狐皮。鸦头一看气急攻心对儿子破口大骂,懊悔地直打自己耳光,觉得对不住母亲姐姐。

王孜反驳道:“你忘了当初她们是怎么对你的了?”鸦头只是痛哭,王孜把狐皮埋了,母亲这才平息下来。

自从鸦头来到王家,王文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他感激赵某让他们一家团聚,用重金酬谢,赵某这才知道原来自己为之抛家舍业的女子是狐狸。心里不由得五味杂陈。

王孜平日里对父母很孝顺,可是一旦触犯了他,就暴跳如雷,恶言恶语。鸦头说:“这孩子有拗筋,不给他拔掉,将来会闯下大祸,倾家荡产。”

于是趁王孜睡熟时把他绑了起来,王孜痛的哭嚎不止,可是无论怎么挣扎也无济于事。

鸦头用针刺在他的脚踝边,刺进去三四公分,把拗筋挑出来,用刀割断,同样的方法,挑出了胳膊和脑袋上的拗筋。随后,轻轻地安抚他睡去。

第二天王孜跑到父母面前请安,哭着说:“儿子昨晚回想以前所做之事,后悔不已。”

此后,王孜变得温文尔雅,与以前判若两人。

这是《聊斋志异》中的故事《鸦头》,鸦头在遭受母亲非人的折磨后,不改初心,对王文情深义重,令人叹服。她没有以牙还牙的报复,而是心存善意,让人敬佩。对儿子的缺点,没有心软放任他继续犯错,而是狠心地斩断他恶的源头,这一点更值得让人深思。

这是下篇,喜欢的朋友可翻看上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sp/130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