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聊斋志异》其实是讲各式各样奇女子的故事,确实如此,婴宁、聂小倩、阿宝、连城这些女性角色,人物鲜明各有特色,令人难忘。
但也有一些冷门的故事,隐含哲理十分有趣,今天就分享一个懒汉发迹的故事,看看能否勾起大家的回忆。
故事的主人公王成,是如何从一个穷懒汉发家致富的呢?他的第一桶金来自于哪里?
一、
王成第一桶金的来源,充分体现了《聊斋》的保留环节,来源于狐仙给的40两银子。
话说王成曾经也是个官宦人家的子弟,可他太懒了,摆烂了,家境一天不如一天,从曾经的高门大院搞到只剩几件破屋子,和妻子只能睡在破草席上,还经常互相埋怨指责,日子很难过。
这人虽然又穷又懒,但不奸猾。
遇到狐仙的时候,是他在村口的亭子里乘凉过夜,醒来在草丛捡了一支金钗,这只金钗很奇怪,上面刻着“仪宾府造”一行小字。
仪宾是啥意思呢,一般指的是高门大户的女婿。
王成的祖父就曾是王府仪宾,王成拿着金钗左看右看,觉得很像是家中旧物。
这时有位老婆婆来了,低头寻找,穷困如王成,还是拾金不昧,把金钗还给了老婆婆。
老婆婆很高兴,一个劲地夸赞王成,告诉他说:“这支金钗不值几个钱,但这是我过世丈夫的遗物。”王成就问:“您丈夫是谁?”老婆婆说:“就是已故的仪宾王柬(jian)之。”
这不巧了么,王成惊讶地说:“他是我祖父啊。”
老婆婆也惊了:“你就是王柬之的孙子吗?”
这位就是狐仙了,一百年前和王成祖父有过一段姻缘,祖父死后,她就隐居了起来。今天路过这里遗落金钗,又被王成捡到,直让她感叹有缘。
王成也听说过祖父有个狐妻的故事,没想到今天竟然见到了真人,连忙邀请老婆婆到了家里。
老婆婆见王成老婆穿着破烂的衣服,面有菜色,灶上没有一星烟火,很惊讶:“王老头的孙子,竟然贫困成这样了啊。”
就把金钗给了王成媳妇,让她换钱买米。后来又给了王成40两银子,让他做小买卖不至于坐吃山空。
这银子是王成祖父给狐仙的,当年祖父在时,金银绸缎凭狐仙取,但她因为自己是个世外之人,用不到这些俗物,只有这40两,如今都拿出来给王成了。
王成的发迹之路也就由此开始。
本来有了婆婆这个助力,王成应该一帆风顺的,但他懒,最开始时辜负了婆婆的一番心思,发财之路一波三折。
狐仙婆婆让王成把钱全部买成葛布,立即拿到京城去卖,叮嘱说‘宜勤勿懒,宜急勿缓,迟之一日,悔之已晚!’
这一听就是有门道啊,王成听是听进去了,但他懒啊,懒了多少年了,一两天能改吗。
他在路上遇到了大雨,浑身都湿透了,太辛苦了就在旅店休息吧,第二天一看,还在下,路人的脚脖子都陷到泥泞里了,咋整,再歇一天吧。
快到京城的时,听说京城葛布价格飞涨,结果进京之后,晚了。
客店的老板告诉他,本来因为入京的路不好,运进京的葛布很少,贝勒府着急购买,因此葛布价格暴涨,是平日三倍,但前一天,贝勒府已经买足了货,不再需要了。
王成傻了眼,更悲催的还在后边,运进京的葛布越来越多,王成开始还因为没有利润不肯出售,结果布价一掉再掉,再加上十几天的食宿费进去,终于招架不住,把葛布出手。
亏了十几两银子。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这哥们没有最惨只有更惨,准备回程的时候,发现行囊里的银子都不见了。这一趟受累一场,还把40两银子全霍霍完了。
有人劝他把店家告了,王成叹气说,命中注定,不怪店主。店主听他厚道,送给了他5两银子回家的路费。
换做是你,还有脸回去见婆婆吗,王成也一样,进退两难,悔之晚矣。
二、
王成不死心啊,恰巧在外面看到了赌斗鹌鹑的,病急乱投医,盘算了一下剩下的钱,又去和店主商量,决定贩卖鹌鹑。
有之前的一番交道,他和热心肠的店主也算相识了。
鹌鹑买回去怎样了呢?
又是天降大雨,出不了门,笼子里的鹌鹑一只接一只的死。
要是换成你面临王成的局面,是不是也得抑郁了。
王成把残存的鹌鹑合到一只笼子,过了一夜再看,就剩一只活着的了。
这下好了,身无分文,连回家的钱都作没了。
然而水满则溢,物极必反,倒霉透了就该转运了。
王成找店主哭诉,店主看了看,忽然发现那只活下来的鹌鹑有点异常啊,十分凶猛的样子,于是有了一个猜想:死的那些,或许是这只给弄死的。
两人就寻思,反正现在也没有其他办法了,不如驯养一下唯一剩下的这只鹌鹑,赌斗谋生。
结果不得了,王成就靠这只鹌鹑逆袭走上了人生巅峰。
他用这只鹌鹑和别人赌斗,少有败绩,先是在市井里混个温饱,后来和富家子弟赌,又积攒了二十两银子。王成这下乐坏了,把这只鹌鹑看得和自己性命一样。
很快,王成命里的大富贵来了。
京里有个亲王喜欢斗鹌鹑,每逢正月十五会让民间养鹌鹑的进王府和他的鹌鹑较量,王成和店主也去了。
亲王的鹌鹑很厉害,别人的都不是对手,轮到王成,亲王这个行家就点评说:“你这只很厉害,眼里有怒气,凶猛善斗。”
果然,亲王的‘铁嘴’、“玉鹑”竟然都败在了王成的斗王之下。
亲王红了眼,想把这只鹌鹑买下来。
王成也不傻,两人极限拉扯了一番。
“小人没有产业,与它相依为命,不愿意出售。”
“本王能亏待了你,只管开价。”
“一千两。”
“你开玩笑呢,什么珍宝能值一千两。”
“小人每天赌斗能得几两,长期饭票有保障,不比珍宝强嘛。”
“不亏了你,两。”
“两。”
“你疯了吧,别走回来。”
最后成交两,王爷高高兴兴的,店主还觉得王成卖亏了,可王成知足,怕得罪了王爷鸟财两空。
王成拿了银子让店主先拿,店主不要,又是一番拉扯,店主收了他这几个月的住店钱,也是个厚道之人。
王成赚到钱回家,狐仙婆婆很满意,让他买了三百亩良田,盖起房子,雇了工人种田纺织。
老婆婆时刻督促着小夫妻俩,稍有懒惰就严厉责备,夫妻俩都对她很孝敬,不敢有怨言。
三年之后,王家又恢复了从前的富庶,老婆婆辞行要走,夫妻二人说什么也不肯,老婆婆就留下了,但第二天还是消失无踪了。
这就是王成发家的故事。
王成这个人,虽然懒惰,但还没失了诚信,一贫如洗也能拾金不昧。
对待老婆婆也很孝顺,在绝境之中也还能坚强自救,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收获。
身无分文,居无定所也能时来运转,逆袭巅峰,人生本就无常,放弃言之过早。
王成的一只鹌鹑,或许对我们来说,意味着绝境里的一个选择,一个机会。
狐仙婆婆授之以渔,督促他们化懒为勤,也是个善良智慧的好狐仙啊。
但有一点不可以弄错的是,富贵从来不是来源于懒惰,想富贵先要勤奋。
就像狐仙婆婆说的,‘宜勤勿懒,宜急勿缓,迟之一日,悔之已晚!’
您觉得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sp/13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