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小说中经常包含诗作,在唐人传奇中则更多使用,作为我国古典文言小说的代表,《聊斋志异》的许多篇章带有诗化倾向,富有生活情趣和文学魅力。
1.意象化的人物和情节
《聊斋志异》中的一些人物寄托着诗歌意象,如婴宁出自《庄子》的“撄宁”,指道家所追求的一种修养境界,即心神宁静,不被外界事物所扰,与小说中婴宁天性自然、爱花爱笑的性情相符合。又如《黄英》中的菊精陶黄英,陶姓与菊借代陶渊明诗歌中“采菊东篱下”的菊花意象,将狐鬼花妖的奇异性诗意化。
2.以诗歌构成故事线索
《聊斋志异》中的诗歌起到串联线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公孙九娘》中借洞房枕上吟诗二首,介绍了公孙九娘的不幸身世,又恰好作为主题的点睛之笔。《白秋练》中吟诗构成了故事主要情节,而《宦娘》以《诗经》中的“琴瑟友之”展开全篇构思。诗歌与故事融为一体,显出作者独具匠心。
3.叙事吸收诗含蓄蕴藉的特点
《聊斋志异》的语言含蓄蕴藉,虽采用第三人称全知全能视角,却故作扑朔迷离,营造了狐鬼花妖难以捉摸的虚幻世界。如《西湖主》《白于玉》《崂山道士》等故事皆闪烁迷离,结而不尽,留有余味,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
今天明清古典小说的分享就告一段落了,研招网吉大回复大概五一过后出院线。各位学弟学妹的复习进度怎么样了呢?第一轮教材有没有看完呀?如果在复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交流。
需要笔记或资料,欢迎加学姐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sp/5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