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译文 >> 正文 >> 正文

扶贫特辑报告文学历史会记住你们自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21/12/13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在哪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年第二轮延伸帮扶开始,自治区检察院(以下简称“检察院”)与兴安盟扎赉特旗阿尔本格勒镇巴彦套海嘎查结成帮扶对子。9年来,检察院累计向巴彦套海嘎查投入资金.8万元,实施了危房改造、街巷硬化、小流域治理、土地整理、建设畜牧园区等一系列有力又有效的帮扶项目,以产业发展促贫困户脱贫。通过定点帮扶,贫困户年人均收入由帮扶前年末的元增加到年末的元;年建档立卡贫困户32户、78人全部脱贫,成为扎赉特旗两个没有贫困户的村屯之一;集体经济收入突破零,年达到19.5万元,年达到18万元。

检察院的帮扶工作得到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和扶贫办的认可,年在自治区组织部召开的联席会议上做了经验交流,年在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举办的兴安盟帮扶现场观摩会上选为观摩点,成为定点帮扶示范单位;他们帮扶的先进事迹登上了人民网、内蒙古新闻网、兴安新闻网,《中国扶贫》《内蒙古扶贫》杂志多次登载检察院的帮扶工作经验做法;内蒙古卫视年8月27日新闻联播播出自治区检察院帮扶工作专访,年10月3日内蒙古卫视“亮丽内蒙古”栏目第三期对其进行专门报道。

5个亮点

因为写这篇报告文学,有一些项目投资弄不清楚,我打电话给马翔鹏,当时他是检察院派驻巴彦套海嘎查帮扶工作队队长。

因为不认识、不熟悉,拿起电话时心存顾虑,还斟酌了一下词句,恐怕人家不爱搭理。还真是,电话“嘟嘟”响了五六声都没接,我赶紧挂了,怕人家开车或是开会不方便接电话。不死心,过了一会儿又拨过去,又是响了五六声,还不接,我嘴上嘀咕:干嘛这么小心翼翼的,检察官还怕接一个电话吗?

快下班时,电话打回来了!我忙不迭的按了接听键,一个非常响亮爽快的声音传过来:喂,您好,刚才我开会了,您是哪位?有什么事儿?我说,马翔鹏吧?我是兴安盟作协的,正在撰写你们单位定点帮扶巴彦套海嘎查的报告文学,有一些项目投资数额弄不清楚了,想问问您。那边爽快地回答:您问吧。我赶紧说,就是蛋鸡养殖小区的投资,看材料是投资万元,好像不是一批投的,但材料里写的不清楚,最后的发展情况怎样了,也说的不清楚。他说,这个项目我们刚帮扶时上的,先投入了50万元,盖了5栋鸡舍,后来又扩建了一次,但是因为这个项目是最开始做的,经验不足,选址有问题,地点选在了上风头,夏天时养鸡场的味道飘得全村都是,村民们有意见,现在只有一户在养了。我若有所思,接着问,您在这里扶贫是年到年吧?你觉得哪些事儿值得写?有哪些亮点工作?他的嗓音立刻提高了八度:我觉得至少有5个亮点。我一听,赶紧拿笔,随手拽过来一张纸,他那边已经连珠炮似的说开了。我打开手机免提,一边听,一边往纸上划拉。

第一个亮点是畜牧园区建设,投资已经上千万;第二个亮点是村容村貌整治,这里最突出的是危草房改造,年全国开始实施精准扶贫,在危草房改造方面我们年就做到了精准;第三个亮点是小流域治理,这项工程至今为止我都觉得是干得最漂亮的一个,这项工程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指示精神的贯彻落实;第四个亮点是土地整理,这项工程得到了国土厅和兴安盟国土局的大力支持,投入万整理了.34公顷的土地,从此,巴彦套海嘎查村民再不用靠天吃饭了;第五个亮点是4.5公里的村屯街道路面硬化项目,这个项目是费了好大劲儿从自治区发改委争取来的,原来人家计划的这个项目是柏油路,但柏油路对村屯不适合,我们落实的时候改成了水泥路。

马翔鹏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我记都记不过来,他那边还在说:说到底,这些项目能争取来,并能落地生根,跟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分不开。这话听起来像是套话,但我知道他说的不是套话。我看过检察院9年来帮扶工作的很多资料,检察院党组对定点帮扶工作确实重视,把它当成“份内事”“自己的事儿”。

马翔鹏说他已经从扶贫点撤回来快两年了,有些事情记不太清楚了。这还不清楚呢?我想,如果不是亲力亲为,怎么可能知道得这么详细?怎么可能一提到扶贫就滔滔不绝?有一句话觉得很有道理:让你能记住的,要么是爱得太深,要么是恨之入骨。马翔鹏一定是对扶贫工作有很深的感情。

我暗自想,这个马翔鹏对检察院的帮扶工作这么了解,我必须跟紧他。在我的极力邀请下,马翔鹏答应跟领导请示,专程过来,跟我去扶贫点一趟。太好了!我心里暗自高兴,找到“当事人”,就好办了。趁他没来,我得先捋出我的思路。

没过两天,马翔鹏来电话,说他已经定了机票。

马翔鹏非常善于表达。一见面,他就打开了话匣子。

帮扶工作队进村

年春天里的一天,风和日丽,偏远的巴彦套海嘎查来了几个人,他们衣着整洁,举止端雅,在嘎查干部的陪同下,在巴彦套海嘎查4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视察”。他们是谁?视察什么呢?正在地里为天不下雨犯愁的农民暗自揣测着。很快,他们从嘎查书记王全那里得知,他们是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的帮扶干部赵力和邰玉花,是来这里帮扶的。

他们从村干部那里了解到这里的基本情况:巴彦套海距离镇所在地阿尔本格勒17公里,总面积43.6平方公里,有3个艾里(蒙古语:屯),总人口户,人,其中,贫困户户,贫困人口人,贫困发生率是29.5%。特困户10户,残疾人23人,五保户2户,危草房65座。他们对这里的土地资源情况、自然条件、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状况也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调查了解。

在村干部的引导下,他们走进了一座座危草房。这些房子与北方春天的大地一个颜色,灰突突的,散落在空旷寂寥的原野中。有一所破败不堪的房子尤其引起他们的注意。

这是一座地地道道的原始土坯房,年久失修,外墙的黄泥已经被风雨侵蚀掉,有的地方看得见一坨坨黑土坯的原形,房子后墙根已经被雨水冲刷掉,缩进去宽窄不一的一长条黑洞,墙体明显下沉,感觉再有一场大雨它就得倒。这房子没有房檐,细细的椽子从破旧的窗户上面支出来,房顶上破碎的蓝色塑料布被一些秸秆、树枝、碎砖头、瓦块压着。破旧走形、干裂的木门边上立着一根木桩,可能是木桩不够高,木桩上又绑一根小木棍,这样才高出房顶,木棍上支着一根电线,电线下来进了门边的小窗户。大窗户边立着一根木棍,木棍下面锉在窗前的鸡窝边,木棍上面也接了一截木棍,木棍的顶端支着另一根电线,这根电线下来进了大窗户。窗前堆着东西,用又脏又破的布盖着。在蓝天白云和房后生机勃勃的树木映衬下,这些岌岌可危的房子更显溃败。他们眼睛不眨的看着眼前这一切,表情十分凝重。

村干部走在前面,去拉干裂走形的木屋,不知门框的哪个部位卡着没拉开,门上残缺不全的春联震颤着,发出窸窣的声音,用力,再拉,门开了,一股呛人的味道扑鼻而来,打头的人忍不住向后倾倒,失了重心,差点倒在后面人的怀里。打头的人缓了一口气,好像下了很大决心,才再往屋里进,帮扶干部跟着后面。“扑通”,一脚踩空,身子向前一栽愣,一伸手抓住前面人的衣服才没跌倒,脚落地,勉强站住。原来,这些房子几十年了,下沉了一尺来深。

几分钟后,适应了屋里的黑暗,他们看清了眼前的一切。

眼前的场景是他们从未见过的:窄小的屋子,黑黢黢的墙、塌下来的棚,满是污垢磨破了表面、看不清颜色的地板革炕面,只有地上那个老式柜子的大红颜色和柜门玻璃后面镶嵌着的图画使这屋有一点生气。他们的心像是爬满了蚂蚁,被撕咬着,蹂躏着,又像是被一双大手紧紧地攥着,喘不过气来。

他们来到厨房,厨房天棚破了几个大洞,鼓涨着垂向地面,像是里面灌满了气。厨房里除了一个被烟熏黑的灶台和上面的一口锅,还有一台洗衣机和几个包装纸盒箱,纸盒箱里面不像是有东西。

屋子的女主人手足无措地跟在他们后面。村干部介绍说,这是内蒙检察院的,来这儿帮助咱们脱贫的。女主人的眼睛从村干部那里移到帮扶干部身上,没有惊喜。以前也有人来过,也说是帮助脱贫,但是送来一袋米、一袋面、一桶油之后就再没来过。

帮扶干部跟村干部说,这房子不能再住了,得尽快让他们搬出去。

搬出去?女主人的眼睛亮了一下,像风中的小火苗,被随即落下来的眼皮夹灭了。但这一闪而逝的亮光却被帮扶干部看到了。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帮扶干部真不敢相信,时代发展到现在,就在他们身边还有人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他们恨不得马上把他们拉出苦海。他们了解到,他们不是不干,不是因为懒,他们之所以到了这么窘迫的地步都是有原因的。帮扶干部甚至感谢这次大规模的帮扶行动,不然坐在机关、住在高楼里,他们怎么能知道还有这么穷困的地方、还有这么多的乡亲过着吃不饱、穿不暖、住不安的生活,还有因为没有学费上不起学、圆不了大学梦的孩子,还有因为没钱看病,把小病养成大病以至于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一病不起的老百姓?

行动起来,行动起来,快点行动起来!必须行动起来!

那一刻,帮扶干部们急切的想做事,为这个村子做点事儿,为个贫困户做点事儿。他们头一次这么强烈的发自内心的想做事。哪怕一点点也好,只要能帮到他们。

要做的事儿太多,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他们得赶紧回去向领导汇报。

份内事,自己的事

听了帮扶工作队从扶贫点带回来的情况后,自治区检察院立即召开党委会,研究定点帮扶工作。

这次党委会形成了4个意见:一是把下基层帮扶工作纳入机关党员干部考核和对处室支部的考评中,对各支部的帮扶情况进行综合考察并与年终评优挂钩。二是补充下发院机关下基层帮扶工作意见,明确科级以上党员干部的帮扶职责和各支部处室的帮扶任务,要求把下基层帮扶工作当做份内事、自己的事办实办好。三是规定厅以上领导干部每年至少去一次帮扶点调研和解决实际问题;规定各支部的副处级以上干部每年深入扶贫点帮扶不少于一次,每次不少于一周;要求各支部结合本单位到东部区的检查、考核、办案和开会等机会,有意识地多安排科以上党员干部到帮扶点进行调研,了解民情、锻炼干部。

这个会议顶算是给帮扶工作定了一个调子,这调子定的还不低。其实,主要目的就是调动全体力量投入到帮扶工作,让人人肩上有责任,让贫困嘎查早日脱贫。

说到容易,要实打实地做到却不容易,但自治区检察院从院领导到处室干部都做到了。

年9月,马永胜检察长上任不久,就亲自带队到巴彦套海嘎查调研,在古力古勒台艾里入户时群众反映,因这里三面环山,农牧民住的都是依山而建的小土房,每到雨季,山洪就会冲毁土地,浸泡房屋。马检察长现场办公,立即指示帮扶工作队协调水利部门争取小流域治理项目,从根本上治理水患。年和年马检察长又两次来到巴彦套海,去查看扶贫项目落实情况,去询问乡亲们生产生活还有什么困难。

年2月,李琪林检察长到任之后就深入扶贫点调研,强调要抓好畜牧园区建设,认真做好帮扶项目,结合当地实际,建立集体经济成效逐年递增机制,不断健全完善管理机制,把脱贫攻坚工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保证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

副检察长曲云清在扶贫点调研走访慰问老党员时,与嘎查党员干部交流座谈时得知,嘎查一直没有个像样的办公场所,也没有会议室、党支部活动室。曲副检察长随即协调有关部门,争取来18万元,为帮扶点嘎查支部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支部办公、党员活动、学习用房的难题。

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机关党委书记王志强、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赵力等都多次到扶贫点调研,与乡村干部和帮扶工作队商讨扶贫具体事情。

计财党支部在得知帮扶点急需化肥时,积极筹措,为嘎查送去价值8.76万元的化肥18吨。

这样的事情很多,之所以解决的这么快,这么好,都是源于他们把扶贫点的事儿看做是份内事,把农牧民的事儿当成自己的事来做,而且,做得那么认真,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手脚麻利,记录详细。

仅年一年,自治区检察院就有两名检察长专程到帮扶点进行调研、解决问题,指导基层帮扶工作;有5个支部8名处级干部15人次到巴彦套海嘎查调研了解情况,为基层嘎查解决两台电脑。9年来,共有省级干部8人次、厅级干部31人次,处级干部百余人次深入到巴彦套海开展调研,帮助扶贫点解决实际问题。

重回“故里”

年7月里的一天,我随马翔鹏一起前往扎旗巴彦套海嘎查,同行的还有我一个文友。她一直叨念着要去农村看看扶贫现场,看看举国上下打响的脱贫攻坚战到底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农牧民的日子是不是如他们所说翻天覆地。这次正好是个机会。

马翔鹏是年5月到巴彦套海扶贫,年因工作调整撤回去的,这次在我的特别请求下专程来巴彦套海的。这是他离开这里两年之后第一次回来,他说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心情特别激动,也特别兴奋。这一点我看得出来,从汽车一上高速,他就开始当向导。一边和我们聊着他的巴彦套海,一边“报站”:过了额尔格图了...这是巴彦扎拉嘎...你看,前面就是阿尔本格勒了,还有半个小时就到了。

7月,正是北方的雨季。今年雨水好,一路上绿意盎然。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我们像在画中穿行。

我们一路聊着,不知不觉到了阿尔本格勒地界,镇党委书记史连福已经在收费站那儿等候多时了。马翔鹏下车,两人热烈地握手,史书记的车在前面,带我们驶入一条乡间公路。

这是一条水泥路,路不宽,3米左右,路两旁全是高高低低的树。路两边没有过渡带,水泥路就像镶嵌在绿地上,这样更显两旁景色触手可及。这时候突然前挡风玻璃上落了雨点,才发现天阴沉沉的,越走雨越大,这怎么有点像去阿尔山呢,每次去阿尔山,一过索伦就下雨。能形成这样的小气候可不容易,一定是这一带的植被好,森林覆盖面积大。后来得知,阿尔本格勒镇有一任书记是学林业的,非常重视保护生态,只要有时间就带着大家栽树,这个好做法被延续下来。

我们在雨中穿行,更像是在一条绿色走廊里徜徉。两旁都是树,有人工种植的,有天然形成的,树下绿草如茵,那草嫩绿嫩绿,草上满是雨珠,煞是好看。

路上,马翔鹏隔着满是雨珠的窗户,指认着:这排树是我们载的,树是从林业局要的,一共棵,全活了;噢,这段围墙他们加固了,你看,我们的院墙外都有小围墙,那是防止猪拱树的;这个是后建的......我这才注意到,这里的路边树全都用半米高的小围墙护着,难怪棵棵树都活得好好的。

车子驶进巴彦套海嘎查大院,院子很大,都是水泥地面。下这么大的雨,院子里都没有积水,看来排水做得很好。院子里有很多健身器材。迎面一大趟平房的雨搭前站了七八个人,见我们来撑着伞冲进雨里来迎接。他们都抢着和马翔鹏握手,那股亲热劲儿真让人嫉妒。马翔鹏一边和他们握手,一边忙不迭的把我们介绍给他们,生怕冷落了我们,但我们是不会计较的,毕竟,今天,他是远方的亲人,他才是真正的主角。

别开生面的座谈会

史连福书记说,进屋吧,到会议室再详细介绍。

雨下那么大,也确实没法入户、实地踏查,那就先听听镇里和村里的介绍也好。

一进会议室,就看到迎面墙上电子显示屏上红色的“自治区检察院帮扶巴彦套海嘎查座谈会”在闪烁。桌子上有座签,这方便对号入座,也方便记住对面的每一个人。

人都坐定之后,史连福书记挨个把我对面的人介绍一遍,我使劲往脑子里记——扶贫工作队员、科协副主席呼格吉勒图、驻村第一书记包雯冰、镇党委宣传部长边男、巴彦套海嘎查书记、嘎查达王全。坐在我身边的马翔鹏把我和一起来的文友也介绍给他们。

这一环节结束,史连福书记看着马翔鹏说:马检你先说说来意(马翔鹏来这帮扶时挂了扎赉特旗检察院副院长之职,应该称作马副检察长,他们简称马检)。马翔鹏将这次他来的前因后果简单说了一下,就把球踢给了我。我接过话来,介绍了兴安盟扶贫办和兴安盟文联准备联合编辑出版厅局定点帮扶兴安盟报告文学集的事情,说明了我的来意,采访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得到他们的帮助。

史书记人很干练很干脆,没有废话,也没有官架子,他努了一下嘴,对王全说,你先说吧。王全似乎早有准备,我看得出来,他知道自己必须说,他也很想说。别看王全一个嘎查干部,一点不惧场,大概是经常接受采访。他是地道的蒙古族,说汉话有点潮,但他坚持用汉语说,他一定看出来我不是蒙古族。后来我才知道,王全是土生土长的巴彦套海嘎查人,嘎查书记就当了23年了,前年开始书记、嘎查达(蒙古语:村长)“一肩挑”,难怪呢。

王全说,我马哥刚来的时候。他马上解释说,我习惯叫他马哥了,亲切,也好叫,我们这里很多人都叫他马哥。他接着说,我马哥刚来的时候,被领到村部,那时候村部这院子里就一条摩托车能走进来的小路,村部也不是现在这样,是一个很破旧的平房,啥都没有。我陪着马哥在3个艾里转,又去贫困户家里看,几天之后,马哥对我说:要想把巴彦套海变成美丽乡村得费不少劲啊。我借高说好话:有你们检察院帮扶,巴彦套海可能过不了几年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我也不了解马哥,心里也没底。没过多长时间,就在村部,马哥跟我说了他的三年计划,我心里想,这么多的事儿3年能整完吗?再说了,做这些事儿不需要钱那?自治区检察院是造钱的部门啊,还是马哥你是造钱的?没想到,这3年巴彦套海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全喝了口水说,就拿一些项目来说吧,马哥非常有办法。有一次马哥回呼市了,说是跑项目去。在呼市给我打王全,你把村里实在拿不出钱来、盖不起房子的贫困户给我拉出来,赶紧给我。我就按照他的要求召集村民代表和党员开会,选出没有劳动力、一点钱拿不出来好和根本就没有房子的22户特困户给他。也就一个礼拜左右,施工队就进村了。这是一件事儿。我挑大的说啊,小来小去的事儿很多很多,我先不说。第二件事,就是东边的古力古勒台屯,一下雨的话就发洪水,他指着外面正下着的雨说,就这么大的雨,屯子中间就流洪水。有一次我们班子成员在一起随便唠嗑时,马哥说,还差啥了?我说,洪水能不能治?马哥想了一下说,这个项目定过了,我再去找水利局。马哥找了一个礼拜,他给我打回王全啊,搞定了!我问:啥搞定了?他说,小流域治理呀,这是第二个大工程。

王全越说越流利。他说,还有一个修路。你们刚进屯子那条路是巴彦套海唯一的一条乡间路,是水泥路,这路也是马哥跑来的。怎么来的呢?我们班子成员和马哥有事没事的天天在一起唠,我们想事儿,他去跑事儿。因为我们想出来的事儿,马哥都给跑成了,所以我们很喜欢想事,绞尽脑汁的使劲想。虽然我们是农民,脑子不发达,但是架不住几个人一起想。那条路原来是土路,一到夏天就坑坑洼洼的,经常陷车。我们说能不能把那条路修成水泥路?马哥说我去找找交通部门。还有一个就是我们村没有集体经济。有一天马哥问我:巴彦套海为什么总是八颗星啊?这句话我没听懂,追问了一句,王全用手往墙上指了指,我这才看到两个窗户之间的墙上有一块牌匾,上面镶着十颗星。我这才认真地看这块牌匾,是兴安盟委组织部挂的“兴安盟嘎查村级组织党的建设工作星级评定”牌匾,上面有两排、10颗红色的五角星,每颗星下面都有字,分别是班子坚强星、党员先锋星、管理民主星、产业引领星、集体实力星、阵地功能星、制度落实星、和谐稳定星、乡风文明星、群众满意星。史书记解释说,他们原来得不到集体实力和阵地功能那两颗星,所以总是8颗星。王全接着说,我跟马哥说,我们嘎查没有集体经济,没有村委会办公室,那两颗星得不到啊。马哥说,咱们要得那两颗星。咱们发展产业,创造集体经济收入,我们就又坐一起商量养啥。养羊我们老百姓很在行,会养,再就是养驴,那阵子驴的行情很好,汇报到旗里、镇里和自治区检察院,他们都非常支持我们这么干,给了很大方便,马哥又开始跑,先是跑来多万,接着跑,又跑来万,我也不知道从哪儿跑来的,我们开始筹备畜牧园区的事儿。旗里用多万产业扶贫资金支持我们买了90多头驴,多只羊,现在羊和驴都在园区养着呢,驴下驹了,羊也下羔了,发展势头可好呢。

王全一古脑地说,他没拿稿子,但说起来头头是道,好像检察院帮扶的事情他全程都知道,实际上也是,别看他还没我大,在这个嘎查当村官可是23年了。他坐在最边上,我看他得扭着身子,这会儿我的身子已经彻底转向他。

他接着说,再就是土地整理项目。我们这个土地整理项目是高标准的土地整理,一亩地0块钱,我们巴彦套海整理了亩,把巴彦套海的川甸地全部变成了旱涝保收的水浇地。这也是马哥跑下来的。这些土地是年开始整理的,年我们就打了48眼井。今年是谷雨过了半个月才下的雨,别村的老百姓都急得不得了,但我们巴彦套海无所谓,我们下不下雨都能种地,在谷雨之前我们总共多亩地,1多亩都种上了,等雨季来临,苗也出来了,放开长了。我想起来时路上看到的一片一片郁郁葱葱的庄稼地。王全说,土地整理后,嘎查人均水浇地达到6.4亩。这些都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王全书记总结说,自治区检察院帮扶巴彦套海嘎查,真是让这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在这里生活了这么多年,我都没想到,我们巴彦套海会变成这样。没事的时候我愿意上山溜达,爬到山顶往下看,真的,现在的巴彦套海像个小城市似的好看。

我的思路跟着王全的讲述,脑子里不断变幻画面,我问他帮扶前巴彦套海老百姓过的是怎样的生活。王全叹了一口气说,哎呀,五六年前,这里还到处都是破烂不堪的房子,那房子裂的大缝子,左一道、右一道的,冬天嗖嗖灌风,夏天哗哗漏雨,谁看了都可怜。进到屋里,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我的手机里有几张照片一会儿给你看看。那时候十年九旱,老百姓吃饭都成问题,真有吃了上顿愁下顿的,很多贫困户靠国家救济。

史连福书记看王全说得差不多了,不用报幕,接过来说,过去也搞扶贫,但都是大水漫灌似的扶贫,家家都摊点儿,不解决根本问题。实施精准扶贫以后,检察院来帮扶,一个是领导重视,原来的马永胜检察长还有后来的李琪林检察长都多次来过这里,调查了解情况,帮助解决问题。小流域治理就是马检察长第一次来调研时拍板定下的工程,再就是派来了得力的帮扶干部。原来也有帮扶干部,不是来一趟呆两天就走了,就是来两趟就不来了,马翔鹏是长期在这,蹲住了,所以村里的老百姓对他都非常熟悉,我们不认识的老百姓他都认识,对贫困户家里的情况非常了解。帮助村里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就像刚才王全说的那几方面,你看,村里的阵地建设,就是现在这里,这就是原来的破学校改造的,这一改造,我们不仅有了村委会办公室,还有了卫生室、幼儿园,还有这院里的广场,原来这院里乱七八糟的,全是泥土地,一下雨都走不了道,现在的水泥地面都是后打的。还有产业发展,通过产业发展,现在巴彦套海没有贫困户了,全脱贫了。尤其是土地整理项目,不只是贫困户受益,所有农牧民全都受益了,全村的土地都整理了。再就是集体经济,这些投入都是检察院协调来的资金,实际上检察院没钱,他不是安排钱的部门,但是他们主动作为,四处张罗,争取项目,找土地、水利、财政、电力、通讯等相关部门,他们还善于调动盟、旗检察院的力量,为嘎查脱贫致富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原来巴彦套海手机信号不好,盟检察院的韩彧检察长亲自跟盟移动公司协调,给巴彦套海专门立了一个移动信号塔,现在手机信号没问题了。

我们聊得正起劲儿,马翔鹏征求我意见说,雨停了,咱们是不是先入户,然后再接着座谈?我看了一下外面,雨虽然停了,但天还是阴的,说不定一会还得下。我们连座谈带实地采访只有这半天时间,必须趁雨停先下去,不然就缺项了。我们决定先去看看畜牧园区,然后去危房改造户看看。

畜牧园区——集体经济的敲门砖

从会议室出来,史连福和王全还有呼格吉勒图、包雯冰、边男坐一个车,我和马翔鹏坐一个车。史书记的车在前面带路。

车出了村部大院,右转往南走,走到村子最南边,右转,往西,走上了一条比较宽的路。路的南边是田地,一人多高的玉米已经抽穗,刚刚喝饱了水,精精神神地站在那里。北侧全是住家,一座座砖房安安静静的坐在一个个宽敞的院套里,院墙整齐,院落干净。刚下过雨,路上有积水。快出村子时,马翔鹏像左前方一指,说,那就是养鸡场。

之前,我已经在现在驻村帮扶干部王军那里了解到,年,检察院帮扶的第一年,他们先后协调来万元资金建起了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棚圈面积平方米、一次能养2.4万只蛋鸡的蛋鸡养殖场,扶持8户贫困户。开始效益很好,每户年利润可达10万元,这个项目让8个贫困户迅速脱贫致富,但是因为地点选在了村子的西南角,是上风头,一到夏天,养鸡场的臭味随风在村子里弥漫,户村民家家门窗都不敢开,村民都有意见,现在基本不养了。

我正想仔细看看养鸡场,车子在这节骨眼向北拐了,并沿路出村,开向山坡。马翔鹏告诉我,这条路一直通到畜牧园区。

这次,他们吸取了养鸡场选址的教训,在畜牧园区选址上十分慎重,开了几次村委会,讨论养殖小区选址问题,大家意见始终不能统一,就三番五次地实地查看,征求老百姓的意见,然后再讨论,大家呛呛来呛呛去的,最后达成一致意见:把畜牧园区建在巴彦套海屯的东山坡上。这个地方远离村子,一是防止再出现养鸡场那样的污染,再就是也防止在人群密集区牲畜感染病菌。但是选在偏远的山坡上给园区的建设带来了很多困难,一是没有路,二是没有电,三是没有一块平地。但他们不怕困难,一个一个问题的解决。马翔鹏说,路是旗里给修的,山头是镇里雇人给削平的,1.6公里电是扎旗检察院给协调的,这几项加起来也得几百万吧。

下雨道路湿滑,我们的车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前行,轿车底盘低,得小心翼翼的骑着车辙走,但一不小心“肚皮”就被刮。马翔鹏说,当初我们是想修成水泥路的,旗里领导说,先对付吧,有条路走就行了,等有钱了再修水泥路。

大概走了20多分钟,就看见山坡顶上有一片厂房。我长吁一口气,跟马翔鹏调侃道:这园区真够远的,这回,就是刮八级大风,味道也飘不到村里。

园区没有大门,只有大门洞。大门洞得有七八米宽,估计是方便大车进入。大门洞对着一大块水泥路面,跟门洞一样宽,贯穿园区中心。水泥路面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它的尽头是座绿意盈盈的小山包。马翔鹏指着小山包说,为建这个园区可是废了劲儿了,削平了3个山头啊。削平山头这个工程一定不小,不然他不会反复跟我强调。

大门洞右边,是园区的牌子,大理石砌成的,枣红色的底,明黄色的字,蒙汉双语的“巴彦套海养殖园区”格外显眼。光看标牌,像大厂子,不像是穷困嘎查建的园区。牌子上面有“自治区检察院帮扶项目”字样。一进大门,左边一趟砖房的墙上印着一行字:“合作社带动产业承载精准扶贫共同富裕”,右边的一排简易房是饲料库。再往前走,路两边是两大排标准化的养殖棚舍,一棚是羊,咩咩的叫,好几百差不多上千只;一棚是驴,上百头,个个昂着像马一样漂亮的头。那些驴一点不怕人,从饲料槽子上面、栏杆底下伸出脑袋迎接着我们。这些驴通身黑色,油光崭亮,长长的脸,嘴巴和眼圈是白色的,耳朵尖尖的高高竖起,非常漂亮。这些驴很高大,肯定饲养得很精心,不然怎么会这么健壮。

我仔细看那棚圈,举架很高,棚顶是方钢、角钢做成的房梁,房梁上面是彩钢瓦。棚圈跨度很大,得有20多米。棚圈南北通透,南北两侧都有差不多落地的大窗户,北侧有玻璃,南侧没有。

多好的环境,多好的养殖条件啊。我暗自感叹,这可是上千万的投资啊。为了增强嘎查发展后劲,巩固脱贫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不只是自治区检察院,当地各级党委政府都真是下了大力气。

我边看边问,我发现,不光是马翔鹏、王全对园区的事儿明白,就连镇党委书记史连福都了如指掌。他们告诉我,园区是集舍饲圈养、饲草料加工、自繁自育为一体的封闭式管理园区。规划总面积40亩,标准化圈舍平方米,其中驴舍平方米、羊舍平方米。牲畜运动场1.4万平方米、青储窖立方米、饲料库平方米、饲草料储存库平方米、办公室平方米。目前,已经投入资金.8万元引进2岁以上德州基础母驴94头、优质种公驴4头,年末出售55头,现有毛驴头;引进小尾寒羊基础母羊只,种公羊14只(品种为杜泊羊和澳洲羊),年共出售育肥羊(大、小)只,现在共有改良育肥羊只。

我问起园区的管理方式,马翔鹏介绍说,园区以嘎查集体资产形式租赁给巴彦套海嘎查金元宝农牧专业合作社,通过“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嘎查每年收取15万元承包费作为集体经济收入。我们在合作社里找了两个不是村委会成员的致富带头人,这样没说道,这两个致富带头人必须是懂经营、有管理能力的。

我问他,这笔承包费是嘎查集体经济的第一笔收入吗?他说,是啊,这让嘎查集体经济有了零的突破。这15万元承包费使村集体经济有了收入,也使会议室墙上的牌匾由8颗星变成了10颗星。嘎查把其中的70%作为嘎查集体经济收入,把30%用来给贫困户分红,这样,平均每年每户精准贫困户就能增收元左右。

从年3月开始畜牧园区选址,到修路、拉电、平整地基,到开工建设园区,到年7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到年12月31日第一批驴和羊入园,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不知道乡镇、嘎查干部和帮扶干部从旗里、镇里、嘎往园区来来回回的跑过多少趟,流了多少汗,吃了多少苦,但我知道他们看着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成长的喜悦和欣慰,这些原本就不是用金钱能够衡量出来的。

小流域治理——治了水,保了家,绿了山

在去畜牧园区的路上,我问起小流域治理的事儿。马翔鹏回忆起那段往事。

巴彦套海嘎查古力古勒台艾里村民的房子都是依山而建的小土房,一到夏天雨季来临,山洪下来村民就受灾,有时候洪水几天都不退。毛坯土房最怕水泡,泡久了就有倒塌的危险,因此村民们不得不去亲戚朋友家借宿,直到洪水消退。年马永胜检察长到任之后,来扶贫点调研,了解到这个问题之后,现场办公,指示帮扶工作组协调水务部门争取小流域治理项目,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困难。

计划再好不去实施也没用。马翔鹏年来驻村才发现这项工程没什么进展,于是,他就回厅里跑这事儿,又去水利厅跑,还有盟水务局,经过多次协调,万元工程款在年年底全部到位,年4月完成设计和招投标工作,并决定7月动工。可是,工程队到了,老百姓却不让上山了,怕工程破坏草场和庄稼地,拎着锄头堵着车不让上,把马翔鹏愁得好几天没睡好觉。

我在乡镇工作过,深知农村工作跟行政工作不一样,纷繁复杂,时刻都在考验干部的能力和忍耐力。

马翔鹏没别的办法,只好放下这一摊儿,掉头去解决危草房改造问题。危草房改造3个艾里都涉及到,他每天在3个艾里之间跑,入户核实情况,拉砖运水泥,监工,顺带做村民思想工作。这期间,老百姓跟他越来越近,也越来越相信他,同意治理。

年10月,小流域治理项目重新开工,这回没有一个村民阻拦,工程顺利开工,马翔鹏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这个工程不小,治理流域总面积6.44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95平方公里,规划治理面积3.95平方公里。其中,坡耕地公顷,坡式梯田公顷,等高耕作改垄30公顷;封禁治理工程公顷;坡面防护工程林公顷;修建铅丝笼谷坊40座,沟头防护9处;水源工程5处,整修作业路面6公里,修建过水路面1处。

这么大的工程,这么多的治理项目,不到两个月全部完工,真是神速啊。

小流域治理是自治区检察院干得最漂亮的一件大事,从此彻底解决困扰古力古勒台艾里农牧民几十年的水患问题,既治了水,保了家,又绿了山,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马翔鹏骄傲地说,我们的小流域治理就是把穷山恶水变成了青山绿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啊,现在那里的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幸福。

来的时候,我就计划要去看看小流域治理项目,但因为雨时断时续,山上不好走,又离路边很远,他们不建议我上山,便作罢。结束采访往回走时,雨停了。我打开车窗,清新的山风裹挟着湿润的空气送进来,路边的景色让我无法把这里和贫困村联系在一起,倒更像是度假村。车子路过一个小村庄,坐在我车里的王全指着左边的两个小山头说,看见没?那两座山头就是小流域治理的山头。我忙喊停车。王全随我下了车。近在咫尺,怎能错过。我跟着王全来到村民杨双柱家。

杨双柱回忆说,年,一场山洪来的特别突然,我们一点准备都没有,眼看着山洪哗哗的就下来了,半人多高的水,挡都挡不住,直接从后窗户灌进来,都漫过炕头啦,整个村子一半都泡在了水里。

阿尔本格勒镇镇长伊全说,原来洪水一下来,满大街都是垃圾和淤泥,根本没法走道,洪水过后,我们就得组织人清理,每次都得花七八万块钱。

我在古勒古力艾里走着看着,虽然路上没多少积水,但家家户户的大门口都堆着沙袋,从这一点看,他们一定是几十年防范水患养成习惯了,其实防患于未然没什么不好,可喜的是,他们房后的山上一圈一圈的“鱼鳞坑”以及一些水利设施已经发挥效益,在保护着他们的家园。今天这么大的雨都没有山洪下来,这些村民真该好好感谢检察院,感谢帮扶干部,感谢这些把老百姓的事儿当成自己家的事儿、把老百姓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的远方的亲人。

危草房改造——拎包入住

危草房改造是扶贫工作中的“硬骨头”,啃下这块“硬骨头”,检察院的帮扶干部费了好多心思。

马翔鹏说,我来的那年村里有户贫困户,个贫困人口。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是59户,人。危草房65户。这些贫困户我挨家挨户都去过,他们实在太可怜了,家里破破烂烂的,啥都没有,别说盖房子,就是吃穿都犯愁。国家给每户1.8万元的危房改造款,但是要盖一座40平米的房子,至少要5万元,贫困户要自己再拿3.2万元才能盖上房子,一贫如洗的特困户上哪儿弄去?但是不盖房子又不行,有些危房眼看着就要塌了,住在里面太危险了,我决心已定,不管想什么办法,必须尽快让他们搬出危房!马翔鹏把情况跟院党委汇报,说明危房户的贫困状况和自己的想法,院党委很重视也很支持他的想法。并就这件事专门几次派院领导到扶贫点调研。在一次联合调研中,争取到盟行署“四个50万元”的项目扶持资金,其中一个50万就是危房改造资金。

虽然手里有了点儿钱,但这钱太有限,不可能59户贫困户全都给盖房。给谁盖,不给谁盖?这是个大问题,也是个极其敏感的问题,不能简单从事。马翔鹏让村委会拿出特困户名单。村委会通过召开两委班子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等,几次三番的研究之后,从59户贫困户当中确定了22户特困户,其中,小乌达7户,巴彦套海8户,古力古勒台7户。为确保准确无误,马翔鹏拿着22户的名单,又挨家走,每家去了不下3遍,去看他们家的房子到底危险到什么程度,经济条件到底是个什么状况。

马翔鹏说,我拿着这22户的情况跟旗里领导汇报时,他们还不相信有这么多盖不起房子的特困户。为慎重起见,我们还把名单在村头公示了7天,接受村民监督和举报。村民没有异议,才开始盖房。

他们算了一下账,按每户盖40平米的房子计算,连盖房子带内部简单装修怎么也得5万元,22户就是万元。他们手里有国家危草房改造资金每户1.8万元,22户是39.6万元,兴安盟行署支持的危房改造资金50万元,加一起是89.6万元,还有20.4万元的缺口。怎么办呢?马翔鹏找到扎旗旗长,旗长说我手里也没钱,马翔鹏脑筋一转:没钱有东西也行,水泥,红砖,都行,只要能盖房。旗长拨给他吨水泥和一些红砖,把缺口补上了。

有了资金,谁来盖?镇里决定公开招投标。不到一周,施工队进村了。为防止偷工减料出现质量问题,马翔鹏让施工队一户一户的盖,盖一户、验收一户、入住一户,马翔鹏亲自监工,“这不行”“那儿得改”。最内行的是10月份去每家每户烧火,看看是不是倒烟,要是倒烟,就得重新搭炉子搭炕,直到不倒烟了,才放工程队走。

从年7月开始盖房,历经3个多月,22座房子全部盖完,22户特困户一分钱没掏就住进了新房。马翔鹏管这叫“拎包入住”。马翔鹏说,贫困户搬进新房子都高兴得不得了,都杀猪来庆祝,他们打电话请马翔鹏去新家吃猪肉,马翔鹏都委婉地拒绝了。

危草房改造这件事在嘎查引起强烈反响,村民之间传着话,“检察院那个姓马的干部真干实事,不忽悠”。有的贫困户记不住他的名字,但是见到他,会说:他是给我盖房子那个人。

年检察院又协调资金新建了23户砖房,改造座危草房,年巴彦套海的危草房全部被消灭了!

检察院江超给我看过一组照片,有20多张。那是一组危草房改造新旧对比照片。照片上,一边是破旧的茅草土房,一边是正在兴建的红砖瓦房。现场感很强,对比性也很强。这组照片拍摄于年5月。如今,在巴彦套海,我没看到一座危草房,照片上的危草房在巴彦套海嘎查已经销声匿迹了,可能以后你走到哪儿都看不到了,在巴彦套海嘎查、在扎赉特旗、在兴安盟,乃至在全国你都不会再看到这样的危草房了,它们已经成为历史,它们也注定成为历史,进入档案,取代它们的是新盖的结实耐用、温暖的红砖瓦房,还有可能是有集中供暖的楼房。

从畜牧园区出来,我们回到村里,没去村部,直接去看危草房改造的贫困户家。

马翔鹏说先去代双喜家吧。听马翔鹏这么准确的叫出代双喜的名字,史连福笑着说,还记着代双喜呢?马翔鹏说,估计这辈子是忘不了啦。

代双喜的家,是一座红顶白墙结实好看的新房子。我们一进院,代双喜就迎了出来,他老伴和他的儿子也在家,炕上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正在热乎乎的炕上睡觉,我们那么大声说话他都没醒,睡得可香甜呢。我手机里有他家旧房子的照片,我在想,如果今天这样的雨天要是他们还住在旧房子里,这个孩子还会这样香甜的睡觉吗?

代双喜没有太多的语言,也不会表达什么,只是看着马翔鹏笑,我指着马翔鹏问他认识他吗?代双喜直点头。

马翔鹏说,大理石窗台、地面的瓷砖都是我们铺的,他们真是“拎包入住”的,一分钱都没花。

不需要问啥了,从代双喜的眼神里我看到了安宁和喜悦,这就足够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宁的日子这不是最好的回答吗?

我们又去了刘领小家。他家院子的黄土地上有下雨淌出的几条小水沟,但是屋子里却干净得一尘不染,干净得让我这个城里人都自愧不如。听王全介绍才知道,他为了给父亲治病,把房子卖了,之后一直住在姐姐家。他很孝顺,自己有病,还要照顾精神不好的母亲,直到去年母亲病逝。史连福书记给他算了账,他每年有多元低保,还有多元的土地租金,全年收入多元,吃穿不愁,检察院给他盖了房子,看病吃药有医保兜底,在他这里,已经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了。

我指着马翔鹏问了他同样的问题:你认识他吗?他用很不流利的汉语说:是帮助我的人。我又问,你知道他姓啥吗?他看了看马翔鹏,说,不是姓妈吗?我们几个忍不住大笑。这是地道的蒙古汉话。

后来,检察院还用协调来的50.5万元标准化养殖小区奖补资金建了一座“幸福小院”,解决以后特困和无房户的住宿问题。

村容村貌整治——最漂亮的村委会最漂亮的村

检察院帮扶前,这个深度贫困村,吃水难、行路难、用电难、上学难,样样都难,干啥都难。在帮扶工作中,自治区检察院不仅抓实了经济发展这个物质文明,也同样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改善嘎查办公环境,建设活动场地。不仅为村委会添置了远程教育设备和大量科技图书,还专门邀请了内蒙古经济作物站的科技专家深入嘎查为村民开展科技扶贫活动。

一位村民告诉我:以前的村委会就是一间小房儿,院子里还被村民种上了玉米,还堆放了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可乱套了,自从检察院帮扶以后,不仅翻盖了村委会,新建了文化广场,还在院子里栽植了一片果树,还安上了健身器材,现在这儿的环境,跟以前一比可真是大变样了!村书记王全不无自豪地说,现在我们嘎查委员会办公室是全镇最漂亮的村委会。

马翔鹏说,他来的时候村委会连办公室都没有,要商量事儿得去会计家,后来,在学校院里盖了一间房,直到年把闲置的学校利用起来,翻建了一下,才有了现在的村委会办公室、党支部活动室、文化室和卫生室。

在村容村貌整治上,检察院还四处筹措资金,全方位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投资45.5万元硬化了村委会院里的地面,建起了平方米的文化广场,配备了健身器材等活动设施;投资60万元,改造旧学校,建成集文化室、幼儿园、卫生室为一体的多功能办公活动场所;协调资金万元,硬化村屯街道路面4.5公里;协调资金35万元,实施了安全饮水工程,让老百姓告别了手压井,喝上了“放心水”;协调移动公司,建了一处移动信号塔;协调林业部门,投资78万元,栽了棵柳树,棵景观树,绿化美化村屯;修了0延长米的文明墙、临街墙0延长米,内墙延长米,修建绿化带防护木栅栏延长米,铺彩砖平方米;协调资金4.8万元,购买了篮球架等健身器材,既美化了村屯环境,又提升了嘎查新农村建设质量。

马翔鹏说检察院的扶贫是“化缘式”扶贫,东要点儿,西要点儿,就这样一点点的投入,一点点地改变了巴彦套海嘎查面貌。

不仅如此,在多年的帮扶中,自治区检察院的领导每逢春节等重大节日都会从千里之外赶来,进村入户,问寒问暖,9年间,共为嘎查的贫困户和低保户送去慰问金16万多元。

为扶本扶志,增强贫困家庭未来的发展潜力和造血功能,检察院动员全体干警捐资助学,连续3年,每年为7名贫困大学生提供助学补助6.3万元,资助7名学生完成大学学业。

帮扶干部都忙了什么——马翔鹏的一年(年)

年实行“三到村三到户”之后,马翔鹏主动申请驻村,可是到了村里才发现,这里比他想象的要难苦很多。缺水,一个月洗不上澡,要洗澡得搭车去旗里;缺电,手机充不上电,常常好几天与外界断了联系。这让这名退伍军人有了挑战感。他之所以主动请缨,就是想改变一下按部就班的工作环境,也想检验一下自己能不能做成点事情。

镇党委书记跟我说起马翔鹏的一件事。马翔鹏刚到扶贫点驻村那年,来了一个月都没回去,虽然40多岁了,也经常出差,但是连续这么长时间在外面还真是第一次。他80多岁的老母亲一天打好几个电话,询问情况,他回说扶贫点全是事儿,太忙了,回不去。他媳妇儿不信,带着孩子坐飞机就来了,她想看看他究竟在忙些什么。来了之后跟着他下村入户几次,就啥都不说了,呆几天就回去了。史书记还记得那年马翔鹏的女儿6岁,还没桌子高。

帮扶干部到底忙不忙,都忙些啥,看一看马翔鹏年的扶贫工作记录就知道了。

1月15日,扎旗阿尔本格勒送来关于畜牧园区的可行性报告,自治区院马检察长批到财政厅。

1月26日,扎旗新任检察长李大全与扶贫办主任王刚到扶贫点实地了解情况,带去大米1吨,扶贫贷款70万元,已落实。

2月16日—18日自治区院李旭明、扶贫队员马翔鹏到扶贫点慰问贫困大学生,带去慰问金2.1万元。

3月6日,扎赉特旗政府关于阿尔本格勒巴彦套海嘎查街巷硬化项目的请示,马检察长已批办发改委。

3月17日,到扎旗政府与姜旗长、邱旗长、季旗长、倪旗长对接,落实马检察长到扶贫点调研时,杜盟长答应的相关项目,并与邱旗长协调直径10公分的树苗颗用于绿化村屯。之后到旗交通局、国土局对接工作,落实年的土地整理、村屯路面硬化项目。

3月19日,到兴安盟国土局、扶贫办对接工作。

3月26日,召开村委会,讨论养殖小区的落实情况,参会人员一致同意在古力古台屯东北沟西山坡建养殖小区。

3月30日,唐主任参加自治区帮扶扎赉特旗联席工作会议。对今年的扶贫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出抓“十个全覆盖”工作。自治区院领导十分重视,提出我院的工作思路,并积极争取项目。

4月2日,扎旗阿书记、姜旗长拟到检察院与主要领导汇报工作,由于主要领导开会,没能接见。

4月3日,与自治区发改委马翔宇处长联系4.5公里的水泥路的落实情况。

4月4日,阿尔本格勒伊全副镇长按照旗林业局协调意见到哈尔滨考察树苗。

4月10日—14日,到旗委沟通巴彦套海的扶贫项目。

4月15日,上午,副旗长纪红梅到巴彦套海现场确定今年拟开展的工作。下午,内蒙古电视台到巴彦套海采访扶贫工作。

4月16日,与姜旗长沟通茅草房改造的部分基础材料和畜牧繁殖小区的前期开工情况。与镇党委书记确定22户无能力解决自筹部分的村民建42平米砖房。交通局设计院到古力古台设计4.4公里的水泥路。

4月25日,22户危草房改造开工。

5月,开始种树。

6月,改造村委会,铺设彩砖,修筑院墙

7月25日,22户危草房竣工。

8月1日,22户贫困户全部入住新砖瓦房。

8月15日,巴彦套海畜殖园区选址。

8月20日,修砂石路(养殖牧园区路)。

9月2日,养殖园区拉电。

9月5日,养殖园区平整地基。

9月10日,养殖园区开工。

10月10日,给巴彦套海嘎查送来3台电脑。

10月18日,小流域治理开工。

11月,土地整理项目竣工

11月20日,小流域治理竣工。

12月20日,慰问贫困户10户,每户发慰问金元。

看到马翔鹏的工作记录,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的扶贫干部放弃大城市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从省城来到农村,和乡村干部一起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想办法、谋思路,不仅要引领贫困村嘎查一步一步的走出贫困,还要为未来的发展做打算,为贫困户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呕心沥血,四处奔忙。我问马翔鹏,这几年在这里扶贫,有什么收获?他说:最大的收获就是帮助这里的老百姓脱贫了,这是最高兴的一件事,再就是收获了老百姓的信任,第三个收获,就是增加了自信,通过扶贫证明自己还能干点事儿。

马翔鹏在帮扶工作中的优秀表现得到了单位和同志们的认可,到年他连续三年年终考核被评为优秀等次,年荣立三等功。他的出色表现也得到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自治区扶贫办的认可,被评为帮扶工作先进个人。

后记——

我感叹,有这样一个单位、这样一群人以这样的一种方式让我心潮澎湃,激动不已,让我忍不住的要写,急切的想表达。

自治区检察院的帮扶工作,不只是帮扶工作队在做,是全员在做。他们是我看一眼就记得住的名字:马永胜,李琪林、曲云青、赵力、王永强、邰玉花、马翔鹏、王军......他们好像就站在我面前,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事儿。

王军说,如今,看着巴彦套海嘎查发生可喜变化,农牧民的生活有了极大改观,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就觉得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从村里出来时,一道彩虹呈现在南边天际,恰好跨在一座红顶白墙的机电井上方。雨后的玉米郁郁葱葱、红色的机井房像大地的一个配饰,彩虹装点了灰白色的天空,一幅多美的画卷啊!

“不经风雨怎会见彩虹”。检察院9年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帮扶干部艰辛的付出、真心的帮扶,才换来彩虹一样美丽的巴彦套海。巴彦套海深情的土地上留下了帮扶干部坚定的足迹,巴彦套海脱贫攻坚的档案里记下了检察院以及帮扶干部的辛勤努力和倾力付出,历史会记住检察院对巴彦套海的一片深情。

车子沿着来时那条笔直的水泥路驶出巴彦套海时,天彻底放晴了,我回望巴彦套海,夕阳给它镀上了一层金色,整个村庄安静、祥和,清秀、美丽,像深山里的一块碧玉。路旁的庄稼像一道道风景,今年,一定又是丰收年。我决定,秋天还来,来看看这里丰收的景象,看看农牧民丰收的笑脸,来看看没有贫困户的巴彦套海幸福的新生活。

(作者系内蒙作协会员、兴安盟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兴安盟司法局副调研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w/106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