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译文 >> 正文 >> 正文

聊斋志异荞中怪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21/3/16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 http://pf.39.net/bdfyy/qsnbdf

不劳而获的人自古就有,现在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样的人少了很多。可仍然还是有这样的人。现在管这样的人叫寄生虫。其实翻译成白话,就是土匪。

01原文

长山安翁者,性喜操农功。秋间荞熟,刈堆陇畔。时近村有盗稼者,因命佃人,乘月辇运登场;俟其装载归,而自留逻守。遂枕戈露卧。

故事发生在长山县,这个地方在今天的山东淄博市,蒲松龄很多故事都是发生在这个地方。

说这个地方有个姓安的老头,给他起了个姓,让他姓安,是不是说这老头安份守已的意思。

这个安老头就喜欢种地,地地道道的农民,以种地为生。过去士农工商,农民的社会地位仅次于当兵的。过去是农耕社会,以农为本。

安老头种地,到了秋天,就是个收获的季节。他种了很多的荞麦,都熟了。都收割完了,堆在地边上,等着慢慢拉回家。

可最近听说附近有偷庄稼的,这就是那些不种地的人,看别人种了一年,收获了,他来偷取别人的劳动果实。

这种事,一向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安老头听到这个消息,就命令下面的佃户,连夜的往回运庄稼。

看来他种的地还挺多,还雇了不少短工。

收获的庄稼挺多的,一趟也运不完,安老头就在这看着,那边装完一车拉家去,他自己在这巡逻。

拿着个长矛,来回遛哒几趟,枕着长矛,就躺庄稼上了。安老头成儿童团了。

02原文

目稍瞑,忽闻有人践荞根,咋咋作响。心疑暴客。急举首,则一大鬼,高丈余,赤发鬡须,去身已近。大怖,不遑他计,踊身暴起,狠刺之。

安老头刚躺下,想眯一会儿,白天干了一天活,晚上再值夜班,不睡觉盯不住。

刚要睡,就听见声音,象是人踩荞麦根的声音,咯吱咯吱的响声。

这一定是有人过来了,踩在上收割完的庄稼杆上。安老头听到这种声音很敏感,想着这肯定是来偷庄稼的了。

这下不睡了,拿着长矛直接举起来就要打,结果站起来面对面一看,对面是一个大鬼,高一丈余。红头发,胡子乱七八糟的。到跟前了。这鬼还挺‘杀马特’风格。

本来安老头想着是有人偷庄稼,结果正面一看,根本不是人类。安老头心里很恐惧。

郭德纲说:人恐怖到极点就是愤怒。这时候的安老头就这样,都疯了。也来不及想别的办法了。

安老头直接跳起来,拿着长矛就跟这鬼拼了。反正也是一死,万一赢了呢。

03原文

鬼鸣如雷而逝。恐其复来,荷戈而归。迎佃人于途,告以所见,且戒勿往。众未深信。

安老头这一玩命,鬼也没想到这还藏着个人。冷不丁的挨了一下。也疼啊。

大叫一声,跟打雷一样,鬼就跑了。看来不光是人,鬼也一样,挨打也疼,喝多了也吐。

安老头胜利了,得条活命,自己也知道怎么回事。怕鬼再回来,自己肯定没有再跟鬼拼命的勇气了,刚才就是瞬间的潜能暴发。

安老头赶紧扛着矛就跑了,也顾不上庄稼了。命比庄稼重要得多。

往回跑,半路上碰上拉庄稼的佃户们,告诉他们刚才碰见鬼的这事。告诉大家先歇歇吧,别去了,再出什么危险。可大家都不怎么信。

这个也是常理,现在要是过来一人告诉你,说那边有鬼,你肯定也不信,没准得说这人是疯子。毕竟谁也没见过鬼。

这鬼也是,偷庄稼干什么,难道是个食草的鬼吗?估计是个过路的。好好的挨了安老头一下。

04原文

越日,曝麦于场,忽闻空际有声。翁骇曰:“鬼物来矣!”乃奔,众亦奔。移时复聚,翁命多设弓弩以俟之。

转天,把庄稼运回来,到广场上,庄稼得晒。有个脱水的过程。

忽然听见天上有动静,安老头很害怕:鬼来了。喊了一句就跑了。

有一个跑,何况还是这帮佃户的领导。他跑,大家就跟着跑,可半天也没动静。大家再聚在一起的时候,发现没事。

安老头让下面的人多准备弓箭,弩箭。准备这些远程攻击的武器。

两回了,大家也没看见鬼,估计下面的人对安老头都失去信任了。

05原文

翼日,果复来。数矢齐发,物惧而遁。二三日竟不复来。麦既登仓,禾?杂遝,翁命收积为垛,而亲登践实之,高至数尺。

过了几天,果然鬼又来了,大家提前有准备了,拿着准备的武器一通发射,把鬼给吓跑了。

这回两三天没再来。这边也加紧工作,庄稼就都收到仓库里去了。

剩下的散碎的,安老头就让下面人都扫到一堆,这种就不能当粮食,就是下脚料了,也就当饲料用了。

剩下的扫成一堆,也堆了有好几尺高。安老头站在上面往边上看,那意思看看鬼还来不来。

06原文

忽遥望骇曰:“鬼物至矣!”众急觅弓矢,物已奔翁。翁仆,龁其额而去。共登视,则去额骨如掌,昏不知人。负至家中,遂卒。后不复见。不知其何怪也。

安老头站在几尺高的堆上,站得高,看得远。忽然就看见那大鬼又来了。

安老头第一时间发出警报,说鬼来了。大家有过以前的战斗经验,都去找弓箭。

就在大家找武器的这个时候,鬼已经跑到安老头眼前了。直接上去就是一口,把安老头的脸咬掉一半,跑了。

大家赶紧过来看安老头,脸没了一半,人也昏死过去了。不知道是疼的,还是吓的。

大家把安老头背到家里,安老头也就死了。

后来再没见过这个大鬼,大家也不知道是谁把安老头咬死的。

故事到这儿就结束了。故事里讲的很象现在的一种社会现象。

在村里包一块地,种树也好,养鱼也好。没人管你。大家都在边上看着你折腾,都在边上说闲话,说你肯定不行。

可等到你要丰收的时候,能产出了,村里人就都来偷。有的一个人来,有的三五成群的来。

都是乡里乡亲的,还不好说什么。可越这样,偷得越厉害,到最后就开着车来明抢。

可你要是象故事里这安老头一样,一上来就拼命。导致最后的结果,就是他们得不着劳动成果,也让你得不着。

你的劳动果实,肯定让那些眼红的人都弄坏了。他就认为你种的东西就应该给他,你不让他拿,他就祸害你。让你一年白干。

这种新闻屡见不鲜。真抓住他,他宁可做牢,也没钱赔你。

故事里这安老头,碰到的是大鬼,就是大偷啊,有组织有后台的。估计这鬼每年到这时候都来抢。

一直挺顺利的,没想到这回碰上反抗的了。结果一开始吓跑了。他也没想到今年跟往年不一样。

后来又来侦察了一下,结果发现地方武装保护了。

最后只能改偷袭,把这个领头的安老头给弄死了,这就是坏人的思想理论,你妨碍我抢你,我就弄死你。弄出人命,人也就跑了,他也怕警察。

好人辛辛苦苦一年,最后落个白死。过去也没监控,警察也不那么管事,也就这样了。

当然现在一般都能抓到,可抓到能怎么样呢?判他几年,好人的损失还是得不到赔偿,没准还得挨他家人的报复。他的家人就认识是你害得他儿子坐牢的。

这还是好的结果,不好的结果就是抓到一帮人,法不责众,一和稀泥,不疼不痒的,也就不了了之了。

—WeAreOriginal—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系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土豆

“聊斋土豆说”是土豆在阅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过程中的一点感悟,纯属土豆个人观点。

更多。。。

more

聊斋志异:堪舆

聊斋志异:钱流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w/74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