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鬼不是那个鬼,怪不是那个怪,牛鬼蛇神有时候比君子还有意思。郭沫若先生评价《聊斋志异》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从中学到大学的语文教材当中多有选择其中的一些名篇,比如《促织》《婴宁》。也有一些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像《画皮》《聂小倩》。除了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之外,《聊斋志异》当中其实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作品。
开个新窗,给大家讲一讲聊斋故事。在故事当中,品味生活。愿你欢喜!
懒人也会有懒福么
《聊斋志异》当中有一篇叫《王成》,说的是一个叫王成的男子,是山东平原旧时的官宦子弟,懒得要命,家里的日子是越过越穷,穷到夫妻两个睡觉连被子都没有,只能盖蓑衣。
夏天的时候,天气很炎热,村子外面有个周家园子荒废了,只有个凉亭还在。晚上,村里人经常结伴去那里乘凉,天一亮,大家都走了,就王成睡到日上三竿。
一天,他睡醒准备回家。忽然,看到草丛中有个金钗,捡起来一看,上面有“仪宾府造”的字样。“仪宾”是对亲王女婿的称呼,王成的爷爷恰好是仪王府的女婿,家里原来也是有些值钱的物件儿的,差不多就长这样,王成也是见过的。正当他犹犹豫豫不知该不该拿着的时候,有个老妇人来找金钗。王成这个人虽然穷,但人品还可以,立马就把金钗还给了老妇人。
这女人很高兴,感谢的话说了一箩筐,还说:“一支金钗其实值不了几个钱,只不过这是先夫的遗物。”
王成:“不知您的夫君是哪位呀?”
老妇答:“已故衡王府女婿王柬之。”
王成:“那不是我爷爷吗?”
老妇:“你就是王柬之的孙子?我是狐仙。一百年前,我跟你祖父情深义重。后来,你祖父过世了,我也就隐居避世了。这次正好路过这里,不小心丢了金钗,居然被你捡到了,这真是天意啊。”
王成其实早年前也听说过爷爷是有个狐妻的,于是就邀请她到家里去做客。
到了家里,王成叫老婆出来拜见奶奶。只见他老婆穿得破破烂烂,家里更是破锅冷灶。老妇人叹了口气,说:“没想到王柬之的孙子穷到这个地步了,怎么维持生活呢?”
老妇留下金钗给王妻,让她卖掉换米,约定三天后再来见。
过了三天,老妇人果然来了,送来了一些小麦和小米。她对王成说:“孙儿不要懒,做个小生意也好,不然坐吃山也空呀。”
王成说:“我也想做生意啊,就是没有本钱。”
老妇人:“你爷爷在的时候,金银绸缎都是随便我拿的。但我是世外之人,那些东西都是身外之物,从来不多拿。还剩了40两银子一直放在那里,我留着也没用,你拿去买些夏布运到京城去赚点差价吧。”
王成听从狐祖母的话,买了一批夏布,动身前往京城。
临出发前,老妇人叮嘱他:“一定不能偷懒,宁早勿晚,哪怕晚一天都可能会后悔的。”
王成恭敬地答应了,结果途中遇到下雨,就在旅店多住了两天。等他赶到京城,延误了商机,亏损了十几两银子才把这批夏布脱手。
卖了夏布,第二天早上,王成打算回老家,发现银子全不见了。他惊慌地告诉店主人。店主人也没办法。有人就劝他报官,让店主人赔偿。王成说:“这是我自己运气不好,跟店主有什么关系呢?”店主人听了,感激王成为人厚道,于是送了5两银子给他做盘缠。
王成自觉没有脸面回去见狐祖母,正在旅店门口徘徊来徘徊去、进退两难之际,看到门口有人在斗鹌鹑。王成心中一动,找店主人商议想要贩卖鹌鹑,店主人鼓励他贩鹌鹑,并且免了他的房租和饭钱。王成很高兴,立即启程去买了一担鹌鹑回到京城卖。谁知,又碰到连下了几天大雨,鹌鹑卖不出去,慢慢地都死了,最后只剩下一只鹌鹑了。王成寻思着:这钱也没了,回不了家,还不如死了算了。
店主人劝他:“这只鸟气度不凡,那些鸟说不定就是被它斗死的。你反正有空,不如驯驯它,要是真不是个凡鸟,你就拿它去斗也能养活自己呢。”
王成听了店主人的意见,靠斗鹌鹑,半年多时间就存下了二十几两银子。
城里的大亲王非常喜欢斗鹌鹑,每到正月十五,都会召集民间擅斗鹌鹑的人到王府参加比赛。店主人得到了这个消息,就对王成说:“现在有个发财的机会,就是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运气。”于是,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王成,并带他一起去了王府。嘱咐他说:“如果斗败了,你就自认倒霉吧。要是胜了,亲王一定会买你的鹌鹑,你不要答应。如果他一定要买,你等我点头了才能卖。”王成说:“好。”
这一斗,王成的鹌鹑果然就斗赢了。亲王把王成的鹌鹑拿过去,仔仔细细地看,问王成:“你的鹌鹑卖吗?”
王成说:“小人没有固定职业,就靠它维持生活,不想卖。”
亲王说:“大不了多给你些钱嘛,你要多少?让你一夜到中产如何?”
王成想了想,说:“我本来不想卖,不过既然王爷您这么喜欢这只鸟,只要王爷给的价钱能够保障我的吃穿,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亲王说:“行,那你出个价。”
王成:“我想要一千两银子。”
亲王笑起来:“你不是傻了吧,这个鸟能值一千两?”
王成:“王爷您可能不觉得它是个宝贝,可对于我来说,它就是价值连城,是我的衣食保障。”
亲王:“我也不亏你,给你二百两银子。”
王成不同意。
亲王又加了一百两,王成看看店主,店主没反应。
王成对亲王说:“王爷想买,小人不敢不卖,这样我也减一点,就两好了。”
亲王说:“那算了吧,一只鸟而已,哪里能值两。”
于是,王成把鹌鹑装进袋子,就准备往外走。
亲王连忙招呼:“斗鹌鹑的回来。这样吧,也不多说,给你两,想卖就卖,不卖就算了。”
王成看看店主人,店主人还是不动声色。
王成怕失了机会,就说:“按这个价卖我是真的不情愿,但是王爷想要,如果我不卖,也是不给王爷脸,谨遵王命。”
亲王很高兴,马上就付了银子给王成。王成拿到银子,磕头叩谢,和店主人一起回旅店。
路上,店主人埋怨王成:“你怎么就那么着急卖呢?你再熬一熬,八百两就到手了。”
王成回到旅店,把银子都丢到桌上,让店主人随便拿,店主人不肯,只拿了王成应交的饭钱。
王成得了卖鹌鹑的银子,随后打点行装回到了家乡,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庆祝了一番。
老妇人让王成用这笔钱买了亩良田,修了新房子,一时之间,王成家也一跃成为富贵人家了。从此,老妇人每天督促王成夫妇耕田织布。再过了三年,王成家更有钱了,这时候老妇人就告辞离开了。
异史氏说:“都说勤劳致富,就这个王成是因为懒惰致富,这可是个新鲜事儿。他真是因为懒惰致富吗?”
君子安贫,成功靠人品
一个人本没有根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遇到的困难和障碍都会很多,除了自身的努力,机遇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品。
王成作为一个破落贵族,因为懒而家业日渐衰微,他已故爷爷的老情人狐奶奶给他出主意,又提供了40两银子的启动资金,他才得以走上创业之路。
王成第一次做生意,一败一成,赚了两银子,又在狐奶奶的提点下,买田盖房,勤恳劳作,终成一方富豪。
“异史氏”最后说,王成是“懒中求富贵”,又说他“至性不移”,到底哪个才是他成功的关键呢?应该还在于他的品性。
再穷不能没骨气,所以他没有偷偷藏起金钗,得以和投资人狐祖母相识;再穷不能讹人,所以他没有叫店主人赔偿失银,遇到了事业上的第二个引路人——店主人;再穷也不能贪心,所以他知足卖掉了鹌鹑,钱财成功落袋。
懒惰当中没有富贵,懒汉穷汉王成之所以有了这些机遇,是因为他人穷志不穷,品行很好,上天赏他饭吃。
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王成的创业故事也说明了天无绝人之路。有时候上天给你关上一扇门,或许就另外有个窗为你开着。人生其实有很多机会,在于你会不会看到它。很多时候,即使你努力了,也未必一定成功,可能也会遭遇失败,但愿意折腾,总能成功。
从《王成》的故事里,你看到了什么?
漂亮妈妈调皮孩商城打造属于你和孩子的专属美好??文案
慧
编辑
彤
图片
部分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w/8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