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译文 >> 正文 >> 正文

聊斋故事骆蓉初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21/8/1

裘仲良是江西的名士,家里一向很富裕。仲良的妻子也是世家大族的女儿,夫妻和睦,夫唱妇随,特别快乐。仲良的哥哥叫伯年,科举考试名列第一,出任汉阳刺史。仲良想去探望哥哥,正好哥哥也来信让他去,于是他就整装前去。

到了汉阳,住在衙门的西楼。三间房子,布置得很雅致,仲良本来不喜欢与外界交往,除了自己游山玩水外,很少到外边去。衙门里的人,各行其职,也不经常往来。

一天,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位客人。这人身材英俊魁梧,气宇轩昂。二人相见,非常投缘。此后,客人经常到仲良处闲谈。他自己说是燕地人,姓骆,字蓉初,多年读书没有成就,就弃书学剑,得到师傅真传,精通剑术。

仲良也时常到蓉初房中,见蓉初房里除行李琴盒之外,没有别的东西,就说:“您自己说能击剑,一定有干将莫邪之类的宝剑,能不能拿出来试一试?”

客人说:“我铸的剑,不是世间的刀剑可比的。”说着,拍拍自己的脖颈说:“我的宝剑精光寸许,就藏在这里边,你要保守秘密,切莫让他人知道。”仲良始终笑而不信。

有次仲良得了一场小病,非常想家,正好蓉初来看他。仲良于是问蓉初道:“古时的人中,如列子有乘风之术,羊权有缩地之法,片刻之间能往返千里,并不劳累,这才叫做真仙啊。”

蓉初笑道:“这不过是仙家的小法术罢了,不足为奇。现在您想往哪里去,我可为您效劳。”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一块手帕,交给仲良说:“您试着站在我的手帕上,它会腾空飞行,您想到哪里就能到哪里。”

仲良两脚刚踏上手帕,就连人带帕冉冉升起,行走如飞,只听耳边有风涛之声,向下界一看,房屋树木,参差不齐,历历可数,不一会儿,帕停身落,已到了村子西头,离自已家仅有几十步远。

他步行回家,走进屋里,妻子还没卸下晚妆,惊得起身迎接仲良说:“您为啥不早来个信儿?昨天收到您的信,还说三四年才能回来,而一夜间就相见了,使我的心特别宽慰。自从您离家后,我肚子里经常颤动,好像怀孕的征兆、正担心您不回来,谁照顾我呢?”

仲良说:“这是喜事,您为啥不早说呢?”

妻子说:“这事哪好用笔墨写出?不好意思说出口,所以等到现在。”

这天晚上,仲良和妻子住在一起,久别重逢,那如胶似漆、情意缠绵的劲儿是可想而知的。

第二天早晨,仲良起身,看见有只白鹤落在院子里,嘴里衔着张纸,纸上写道:“衙门里有事,请立即返回。”

仲良正拣起纸看,那白鹤忽然钻到他的胯下,振翅而飞,直上云天。仲良十分害怕,大声喊叫。他妻子正对着镜子梳头,紧忙跑出来,见仲良已在云彩里,向下看着她说:“我走了。”刹时淹没在云层之外。

仲良的妻子心神恍惚,怀疑是在做梦。哭哭啼啼回到屋里,见丈夫的衣裳还挂在杆上,扇子还放在桌上。过了半个月,她接到仲良的来信,才知道是术士干的,这才放心。

仲良回来,蓉初笑道:“为何恋家,使人望眼欲穿啊!这块手帕昨天就已经飞出来了,今天把它送给您,留着以后用吧。”

从此仲良与蓉初交往一天比一天密切,仲良有什么疑难都去问蓉初,蓉初分析透彻,分毫不差。

一天,官吏正要用印,谁知印忽然不见了。整个衙门都慌张起来,折腾了一夜,到底也没找到。

蓉初说:“为啥不把井淘干净找找?”

大家按他说的做了,果然在井里找到了官印,大伙都以为他是神仙,对他十分敬重,用特殊礼节对待他。

仲良的哥哥因为审定案子到省里去,衙门里的大小公事都委托属员代管。仲良没事可干,经常与蓉初到外面游玩。偶尔来到一座庙里休息。这庙原来是汉口一座有名的大佛寺。这天正赶上盛大的庙会,成年男女都来赶庙会,和尚们几乎应接不暇。

和尚一看仲良是达官贵人子弟、赶上前来热情接待。钟楼旁边有几间精致的房舍,周围花木疏朗,假山倒映池中,显得非常幽静、风景与尘世大不相同。仲良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不多一会儿,有两三个女子走来,都梳着高高的发髻,身着淡妆。仲良猜想,一定是大家宅眷。其中那个年龄最小的长得最美,有沉鱼落雁之貌。

少女猛然看见仲良,吓得后退一步,不再进来,径直到了钟楼,爬完七级台阶靠着栏杆往下看。少女光彩照人,微风吹衣,真像天仙一般。

仲良眼花缭乱,神魂颠倒,倾慕备至,对蓉初说:“这真是国色啊,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美女!恐怕是汉水神女卸妆下凡吧?”

蓉初讥笑道:“你的眼界怎么这么狭小呢?今天蓬莱岛上韵兰仙子大摆‘冰桃会,邀请众仙人作投壶下棋的游戏。您要看美人,何不同我到那儿一游?但要与您约法三章:只许两眼平视,不能回首作态,不能眉目传情。”

仲良答应说:“好吧。”

蓉初说:“过去那块手帕还在您怀里吗?可踏着它登天。”说完把拂尘抛出,化作一条龙,他骑龙腾空而起。

仲良与他同行。下方云雾茫茫,什么也看不见。大约走了一个时辰,忽然有个红色鹦鹉从东方飞来,扑入蓉初怀里。

蓉初说:“这是我家养的,今天怎么自己出笼飞到这里来了呢?”

话没说完,一个小丫鬟拿着笼子追来,看见蓉初,施了一礼,告诉他说,“瑶花娘子让我带这鹦鹉送给董双成,路过玉池,它要求洗一次澡,刚一打开笼子,它就跑没了,现在怎么飞到您这里了?”

鹦鹉露出娇羞的神态,摇着头对丫鬟说:“我不愿到他家去,如不略施小计,怎能逃出樊笼呢?今天愿和主人一块儿回去。”

蓉初对丫鬟说:“告诉娘子,这鹦鹉很聪明,我们就自己养着,不要送给别人。”于是告诉鹦鹉再回到笼子里,带它回家。

鹦鹉看着仲良说:“这个书生还是凡胎,主人为何不用上清玉真膏给他治一下?”

蓉初呵斥道:“赶快回去,不要多嘴!”

他们在云里行了数十里,才开始看到下面是一片汪洋大海,浩渺无边。慢慢盘旋下落,看见有无数大小岛屿,星罗棋布。

蓉初指着东方的一座山说:“这就是蓬莱仙岛。”

渐渐靠近蓬莱,只觉林木茂密,绿意扑人。再行近一点,就有楼台殿阁,恍恍惚惚,如在眼前。

蓉初和仲良一齐下来,说:“从此脚踏实地了。”

他们走进一座花园,园子非常宽敞,仲良见那扁额上写道:“真灵栖息之囿”。

又蜿蜒曲折,走了三四里路,只见石上爬满藤萝,小溪两岸长满香草,翠柏参天,香花夹道,清风徐来,异香扑鼻。他俩先到一个地方,叫“延青阁”。阁中空无一人,桌上笔墨砚台,无所不全。

蓉初说:“这是云和夫人练字的地方。我们来得太早,众位仙人还没有来,我们先去找韵兰仙子,在她那里游逛一下吧。”

走出延青阁,转而向南,有五块大石头在前面并排耸立,扁额上写着“五丈人峰”,每块石头都有自己的名字。从石头的空隙穿过去,道路特别曲折。又到了一个地方,叫“浮眉楼”。浮眉楼四周,群峰耸立,一片青绿。楼房共有十所屋子州屋里为绢书套,牙签玉轴,堆满左右,这是藏书的地方,仲良抽出一两册看看,全讲的是长生不老之术。楼正中有一架琴,蓉初弹奏了一曲《梅花三弄》。

他还没有弹完,只见很多仙人乘风驾鸾,陆陆续续降落到院子里,个个都是绝顶漂亮的女子,年龄都在十六七岁上下,像月亮那样明净,像花儿那样美丽,简直无与伦比。她们一一向蓉初问候,虽然都看见了仲良,但态度冷淡,都不施礼。

一会儿,有个美女梳着云髻,穿着霓裳,翩翩而来,看见蓉初,说道:“您来一次真不容易啊,听说偕同贵友光临,当非凡人。”

蓉初让仲良上前施礼,介绍说:“这就是韵兰仙子。”

谈了一会儿,来人络绎不绝,个个雪肤花貌,玉骨冰肌,身段苗条,体态轻盈、举止优美。

韵兰仙子特在中楼摆下长长的饭桌,众位仙人分坐两边,共有二十二人,只有伸良与蓉初是男子。院里轻歌曼舞的人,八人一列,分作两行,弹琵琶,吹笙箫,挥长袖,移金莲,歌声婉转,翩翩起舞,合乎韵律。

她们用水晶盘托着蟠桃,每人一个。仙桃结得比往常大好多,甘甜可口,满嘴芳香。仲良感到蟠桃冰牙,吃完把桃核揣在怀里。

众仙齐声称赞说:“这桃树三千年结一次果,现在又晚结二百年,更加成熟甘美。裘仲良遇此盛会,可称有缘,福分也不浅啊!”

蓉初说:“我在瑶池吃过多次蟠桃了,但终因拘于礼节,不像今天这样尽情欢乐。韵兰仙子真是我平生的知己啊!”

韵兰仙子问蓉初说:“瑶花娘子为何不光临此盛会?”

蓉初回答说:“听说昨天二爱仙人招她到‘天瘦阁’商量订“花谱’,不久申江又有十二位花神,要确定她们在青楼里的名次。”

杜兰香说:“这些人虽然是名花化身,但是降谪在不干净的尘世,四处漂泊,实在可怜。她们中不昧灵根,最终能返回仙界的,能有几人呢?”

侍姬歌舞完毕,一齐捧酒前来祝贺,走到仲良面前,仲良一饮而尽,拿壶再斟,连干三杯。仲良觉得侍姬腋下,香气沁人肺腑。看那侍姬的臂,戴的是珊瑚串儿,猜想可能是捣碎麝香做成的,就拽住人家的胳膊细看,侍姬也不拒绝。侍姬滑腻的皮肤,使仲良神魂颠倒。

蓉初笑道:“轻狂的仲良动情了。”侍姬两颊顿现红晕,十分害羞地退回行列。仲良看那侍姬,红裙绿袄,妖艳无比。

这天晚上,仲良住在竹轩,那个侍姬来陪他睡觉。仲良问她怎么回事,她说蓉初让她来的。侍姬名叫宝儿,才十五岁,说自己最善于弹琵琶。于是转轴拨弦,为仲良弹奏了《湘江烟雨曲》。

夜深人静之时,二人倍加亲昵。天快亮了,仲良仍然睡不着,对月长叹。他对侍姬说:“您住在天上,我住在人间,一夜缘分,此生已了,但此后一生相思,让人怎么忍受呢?”

侍姬说:“听了您的话,我也要跟您下凡啊。”

仲良说:“这样,我和您订下终身,后会有期。将来相逢,用什么做信物呢?”

他脱下侍姬的珊瑚手镯,又把自己的宝玉手镯给了侍姬,说:“以此作为相见的信物,希望不要忘记。”

天亮了,蓉初到来,说道:“这里不可久留,还是回去休息吧。”

这一年,仲良的哥哥因事被免职,蓉初也离去了,于是仲良想要回家去。路过浔阳江畔,忽然听到远处有琵琶声,哀怨缠绵,使人不忍听下去。

仲良惊讶地说:“多么像宝姬弹的曲调啊!”

把船靠近拜访,在枫叶和芦花的深处,找到了弹琵琶的女子。招呼女子过来,灯下细看、果然是宝姬。他捋起袖子,露出了手镯。宝姬一看,惊喜激动,几乎哭得失声。

船尾一个老妈妈过来说:“蓉初让我把女子送来,现在你们已经相会,我的事完成了。”她掉过船头、驶向烟波浩渺的湖水深处,很快就不见了踪影。

仲良带着宝姬一起回家,宝姬与仲良的妻子相处得很和睦。仲良的妻子已经生下一个儿子,长得非常像蓉初。仲良为了感谢骆蓉初的恩德,给儿子起名“怀骆”,字叫“念蓉”,以志不忘。

参考资料《后聊斋志异》

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还想看:

聊斋故事|真“假”父亲

聊斋故事|老跛牛

聊斋故事|食古不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w/9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