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影响 >> 正文 >> 正文

马未都谈马尔克斯要是蒲松龄活到现在,诺贝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24/4/7
市场营销求职招聘交流QQ群 http://www.dashoubi.org.cn/e/wap/show.php?classid=3&id=268429

马未都年轻时,在中国青年出版社作文学编辑,全社年龄最小,每天早上卫生打扫完毕,八点准时坐在办公桌前,手持剪刀,剪开一天的来稿,码齐,从头阅起。来稿是个宝藏,随时都可能出现影响当时社会的小说。后来许多文坛大腕,比如王朔,莫言,余华,刘震云等人,都是编辑部的常客。

当时许多作家以谈论外国小说为荣,以谈论自己的小说为耻。早年谈论的外国文学比如《安娜·卡列妮娜》、《红与黑》等等,后来发展到要谈就谈当代的,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成为招展的旗帜。

尤其马尔克斯,拉美文学的主要代表,其社会文化背景与我国有几分相似,加上其创作手法被称之“魔幻现实主义”,更合中国人尤其中国作家的口味,于是魔幻与现实成为话题中的话题,许多作家标榜或被标榜是“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简单地说就是“将真事隐去”,用魔幻离奇现实生活不一定存在又可能存在的事物反映真实生活。《聊斋志异》就算开山鼻祖,可惜蒲松龄时代诺贝尔先生还未出生,否则他老人家一定顶替马尔克斯成为魔幻现实主义作家。

马尔克斯曾经通俗易懂地讲过什么叫“魔幻现实主义”。

比如你出生在拉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每天除了没日没夜地干活,就是躺在大地上仰望天空。你看到白云一片一片,一会儿成为一只羊,一会儿成为一条狗,慢慢地,你觉得自己就是那只羊,那条狗,上了天,跟着风一起被吹走了。如果你每天这么想,每天这么感觉,时日一长,你就会分不清魔幻和现实的区别,你就会不知道什么是确实发生的,什么是臆想出来的。

他还讲了一个例子,他的隔壁,一个女孩跟人私奔了,女孩父母耻于其行,逢人就说,一天早上,女孩正坐在毯子上梳头,忽然吹来一阵风,把女孩卷上天空,飞走了。这位母亲不厌其烦地说,时间一长,村里人也就恍惚了,感觉她说的好像确有其事,女孩真的不是跟人私奔了,而是坐着毯子飞走了。

马未都说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就是说,蒲松龄的许多故事都是想象出来的,但他分不清到底真是自己想出来的,还是实有其事,举个我们熟知的狐狸精的故事。

有个书生名叫王子服,爸爸很早去世了,和妈妈相依为命。他的生活非常简单,每天在家读书。有一年元宵节,王子服来到街上看花灯,正逛着,突然看到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姑娘,不知不觉看呆了,没想到被姑娘发现了。

姑娘嗔怒:你这人真没有礼貌!谁让你这么直勾勾地看人的?王子服:对不起啊姑娘!实在是因为你长得太漂亮了,我才忍不住多看了几眼。恕我冒昧了,不知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呀?姑娘羞恼:你还有脸问,真没羞!

说完这句话,姑娘气呼呼跑开了,不小心把手里的花掉在了地上。王子服眼看着姑娘离开,感到很失落,他捡起姑娘掉落的花,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吃饭,也不说话,只是拿着那朵花,每天傻傻地看,可把他妈妈给吓坏了。

其母后来托人找到了姑娘,姑娘原来是个狐狸精,她看到王子服一片痴情,便动了凡心,嫁给了他,两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还生了两个孩子。村里人都知道婴宁是狐狸精,也都见怪不怪。

在这个故事里,婴宁毫无疑问是想象出来的,或者说,她的身世是编造出来的,因为世界上不存在狐狸精,但是人们都愿意相信她是真实存在的。换言之,魔幻和现实傻傻分不清楚。

我们从蒲松龄的角度来说,一个穷书生,一辈子没考上秀才,临死人们可怜他,给他捐了个贡生。从现实功利而言,他的一生是失败的,是没有意义的。一个读书人没有功名,就如一个女人没有节操,是低人一等的,是无地自容的。他的人生唯一的价值,就是写作,就是幻想。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蒲松龄坐在窗前,一灯如豆,正在苦思冥想,忽然门开了,进来一位美女,绝色容颜,曼妙多姿,她款款走在蒲松龄身边,声线如水,郎君,不早了,歇息吧。此时此刻,蒲松龄也就恍惚起来,不知自己究竟身在梦境,还是确有其事。翌日清晨,蒲松龄睁开眼睛,仿佛闻到空气中飘散着美人残留的香气。

这就叫魔幻现实主义。

莫言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他有一年回家,有点晚,过村里一条小河。挽起裤腿正要涉水,忽然水面上浮出很多一尺高的小人,叽叽喳喳地说,太吵了,太吵了。莫言于是停了下来,过会儿又要下水,小人又浮出来,又叫。如是再三,莫言遂罢,就在岸边呆了一夜,第二天才过去。如果你问莫言这是真实发生的还是臆想出来的,估计他会跟你说,这些都是幻觉。但是就在那个晚上,这是他亲身经历的。

马尔克斯说,魔幻源于孤独。一个人孤独到了极致,脑海里就会生出许多幻象,并且真假不分。马尔克斯不止一次地向人们指出“孤独”的症结:用他人的模式来解释我们的生活现实,只能使我们显得更加陌生,只能使我们越发感到孤独。

马尔克斯说,无知会造成孤独,自私会造成孤独,竞争会造成孤独,贫穷更是一种孤独,是孤独中最刻骨铭心的一种。孤独是文明真正的敌人,不管它是来自主观还是客观。

《百年孤独》用大量笔墨阐释孤独的根源,证明了弗洛伊德“文明就是压抑和控制本能欲望”的观点。

《百年孤独》用一句话定义就是:一个生命的运动景象,这景象是以自我消亡为结局。

马尔克斯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唯一没有争议的一位。

这本《百年孤独》介绍给大家,喜欢的朋友可以看看,点击下方链接即可直接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x/132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