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影响 >> 正文 >> 正文

民间故事贪嘴伤天理,惊雷劈怪蛇,因果循环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24/5/24

民间文化源远流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地方文化,流传着曲折动人的故事传说。

在荆山深处,有一条溪水,至山而下汇集而成,水域蜿蜒约有数里,最后汇流入漳河。因为水质清澈甘甜,人们称其为“清水河”。

清水河两岸长满了翠竹,每到春秋之季,两岸盛开着各种颜色艳丽的野花,溪水中更有鱼儿悠哉游来游去,环境雅致,幽静清寂。时常有村民在此捕鱼抓虾。

当地有个名叫刘三的汉子,喜欢吃河鲜,时常带着渔网地笼沿着河边捕捉各类鱼虾,以饱口福。

这一天午后,刘三又带着渔具来到清水河,寻觅猎物。

没过多久,刘三看见水中有一阴影缓缓游弋,以为是一条大鱼,用尽全身力气,将鱼叉扔了过去。

水面上顿时激起浪花,“大鱼”被鱼叉刺中后用力挣扎,瞬间河水被搅得一团浑浊,什么也看不见。

刘三挽起裤腿,准备下河捞鱼,不料,一条大蛇从水中窜出,白色的蛇身上有黑色的花纹,头大得像头颅,更可怕的是头顶上翘起一块红色的肉瘤,双眼如电,忽闪忽闪。

刘三先是一震,而后拔腿就跑。巨蛇跟着他紧追,舌头鲜红如彩霞,行走如飞,飒然生风,不过瞬间的功夫,已经窜到了刘三的前面,挡住了去路。

巨蛇吐着舌头,冷冷地看着刘三,喷出来的腥臭难闻。

刘三知道自己逃不脱了,连忙跪在地上朝大蛇磕头,说自己从此知悔改过,发誓不再残害生物。

大蛇好像懂他的话,收回了舌头,目光闪烁,在地上盘起身子,盯着刘三紧紧不放。

刘三想往右逃,大蛇似乎知他心意,立刻向右侧过身子,向左挪动了几步,大蛇又往左侧。身体虽然保持不动,但左右摇摆,始终阻挡着刘三。

刘三无奈,只得闭目低头听天由命。可过了好一会儿,周围静悄悄的,听不到任何声息,这才壮着胆子,略微睁开眼缝,发现大蛇早不知到哪儿去了。

刘三慌忙逃回了家,向别人诉说发生的一切,身子止不住发抖。

大家听完之后,十分惊奇,有见多识广的老人说那条巨蛇是大山的守护神,很多年前就听长辈们说过。吸日月精华,采天地之灵气,早已成精百年。

据老人说,那条大蛇头上的肉瘤就是他的元神所在,当肉瘤长到婴儿大小,就是他飞升成仙之时。

更加奇怪的是,这条大蛇虽然外形丑陋凶恶,但百年间从未伤过人,也很少有人见过他。刘三贪食河鲜,逼得大蛇现形,虽是咎由自取,但之后是福还是祸,谁也说不清楚。

大家惶恐不安,相互嘱咐不要到清水河,以防不测。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当地一直风平浪静,大蛇一直没有出现。刘三又犯起了贪吃的毛病,思前想后壮着胆子,又带着渔具来到了清水河。

上次的事情历历在目,刘三先是站得远远的,朝着河里扔了几个石头。清澈的水面荡起层层涟漪,将成群的鱼虾吓散,可没过多久,又聚在一起在水里游弋,看不出什么异常。

刘三左右张望一下,确定没有异常,缓缓淌入河中,抄起渔网开始捕捉鱼虾。

因为长期没有人来,所以溪水里的鱼虾非常密集,没过多久,刘三已经装了半鱼筐。一日之用绰绰有余。

贪心不足蛇吞象,刘三并没有停手,胆子越来越大,沿着溪水逆水而上,将沿途的鱼虾打捞得干干净净。

不一会儿,水底突然冒出了巨大的水泡,紧接着河水像沸腾一样,发出“咕咕”的声音,无数的水花从水底冒出,形成蔼蔼白雾。

刘三吓得脸色煞白,心知不妙。连忙背起鱼筐就往回跑。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那条大蛇再次从河底跃出,张开血盆大口,又挡住了刘三的去路。

和上次一样,刘三跪在了地上苦苦求饶。心想这次说不定也能混过去。

大蛇瞅着刘三,一动不动。刘三试着往左挪动了一下,大蛇还是没动。

刘三心中窃喜,连忙站起身准备绕过大蛇。可不料,大蛇居然嘴巴一张,将他整个吞了下去。

有人站在远处,看到这一诡异的情景,吓得两腿发软,连忙往村里跑,把这事告知了大家。

老人家听说后,连连叹息,“命中劫数呀!”

这天夜里,天边突然雷声滚滚,震耳欲聋。无数霹雳落在了清水河,持续了近一刻钟,方才消停。

第二天,大家惊骇地发现,那条大蛇躺在河边,被劈得遍体焦黑,没了气息。

老人说,刘三犯了贪念,被大蛇吃了是因果,大蛇被雷劈了,则是犯了杀戒,同样也是报应。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没人知道,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清水河从此干涸,再也没有鱼虾了。

故事讲完了,如果大家喜欢听类似离奇的民间故事,强烈推荐《聊斋志异》,这本书鼎鼎大名,然而很多人从未完整看过。建议大家通过以下链接购买,细细品读民间故事的魅力。

聊斋志异原著正版淘宝¥98¥购买已下架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x/134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