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男子蛮横,见邻居家的桃树丰收,就心生歹意,想霸占过来,还扬言要去官府告邻居。邻居忍气吞声,将桃树拱手让给了他,男子得意洋洋,没想到,第二天他就死在了家里。
男子叫施伍,既蛮横又暴躁,是个恶霸,乡邻们都十分害怕他,不敢与他有任何瓜葛。
他的几亩地紧挨着孙前的田地,孙前勤劳肯干,在地里种了好几棵桃树,到了丰收的季节,树上结满了桃子。
孙前的儿子爬到树上,去摘桃子,施伍就气冲冲地到树下骂他,还说那些桃树都是他种的。
孙前的儿子辩解,施伍就要伸手打他,他吓哭了,赶紧跑回去告诉孙前。
孙前听儿子这么一说,正感到惊讶,施伍就骂骂咧咧地上门了,还威胁孙前,如果不把桃树还给他,就要到衙门去告状。
孙前不敢惹他,对他好言好语,施伍却更加得势了,嘴里叽里咕噜地念叨着离开了。
回家后不久,施伍就拿着一张状纸进城了。半路上,他遇到德高望重的同乡,同乡看他气势汹汹,连忙拦住他,问了个究竟。
同乡说:“你的名声,大家都有所耳闻,但我与孙前有过来往,他为人和善,从不与人积怨,你不会是恶人先告状吧!”
说罢,同乡把状纸叠好,收到了自己的口袋里,还说有事好商量,要帮他和孙前两人讲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可施伍死活不肯罢休,在那胡搅蛮缠,孙前听乡邻说看到施伍拿着状纸出了门,就连忙往衙门追来,路上正好碰到了同乡和施伍。
同乡有意劝解,便将孙前喊到一边,让他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好好讲了一下。
孙前对同乡说:“我这辈子都没见过当官的,只想守着我的几亩田,本本分分过日子,不想与人有纷争,更不愿闹到官府去。几棵桃树罢了,他要占为己有,送给他便是。”
同乡把孙前让步的意思告诉施伍,施伍这才得意洋洋地笑着离开了。
施伍走后,同乡问孙前:“你为何如此忍让?宁愿将自己辛苦种的桃树拱手让给他?”
孙前叹叹气说:“善恶到头终有报,他一向作恶多端,肯定没好下场的。你不必为我担心,我多吃点苦,再重新种几棵桃树就好了。”
第二天一大早,有人来敲施伍的门,却发现门是虚掩着的,那人进屋一看,竟发现施伍已经死在家中了。
一时间,施伍去世的消息就传开了,乡邻们都觉得大快人心,拍手叫好。之前劝解的那位同乡,得知施伍去世后,也叹了一口气,连连摇头。
过了两天,同乡出门做买卖,远远看见一个人拄着拐杖走了过来。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还以为见到鬼了,那人不是旁人,正是施伍。
没想到,施伍还很热情,邀请同乡去自己家里做客。同乡壮着胆子问:“你是人是鬼?不是前两天去世了吗?”
施伍笑着说:“这话说来话长,传言不假,不过,我没死成。”
同乡一脸疑惑,施伍接着说:“那天我得了桃树,高兴地回了家,当天晚上,就有两个官差敲我家的门。”
我一开门,那两人就说要抓我去官府问罪。我问他们所为何事,他们却一声不吭。
我想,去就去吧,这么多年了,衙门我也是去惯了的,不怕见官,便跟着他们去了。
没想到,堂上坐着判官,判官对我厉声喝道:“你就是施伍?你作恶多端,不知悔改,还将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像你这样的人,扔到油锅里都便宜你了!”
我本以为小命不保了,谁料,旁边的差役翻了一下手里的簿子,说道:“这个人倒是做过一次善事,罪不至死。”
判官不相信,接过簿子一看才说:“还算积了一点德,暂且放他回去吧,若是再继续为恶,定饶不了他!”
我自己都不记得做过善事,便追着问簿子上记了什么,判官没好气地说:“若是没有这一条,今日你命就该绝了,投胎了也是变成牲畜。”
差役将我原路送回家,还说我当年用文钱救活了一对夫妻。
我平生确实做的都是恶事,听他这么一说,我大梦初醒,猛然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竟然躺在床上,又想起了年少时的那件事。
那时,我还留在祖籍,老家闹了饥荒,好在我祖上还是攒了些钱财的,所以才能勉强度日。
有一次,我看到一对夫妻衣衫破旧,站在一间铺子前,哭着跪地,一直在哀求。
我便走过去询问,丈夫说:“我们才成婚不久,就遇到了这种天灾,如今粮食这么贵,我也养不活妻子了,只好将她卖了,起码这样,我们才都有可能活下去。”
那铺子老板回:“你这卖价也太高了,多个人多张嘴,这年头,谁还花文讨个人回去!你们赶紧给我离开!”
我看他们夫妻可怜,就劝那丈夫别卖妻子了,又掏出文钱给了他们,让他们解一解燃眉之急。夫妻俩给我磕了几个头,连连道谢。
同乡听施伍讲了这件事,直夸他当年侠义。此后,施伍改头换面,痛改前非,再也不作恶事了,一直到70多岁,身体还很健壮。
这篇故事改编自《聊斋志异》之施伍,施伍恶贯满盈,本是难逃一死,只因做过善事,才起死回生,从鬼门关捡回了一条性命。
他也是受到感化后,自知罪孽深重,才重新做人,从此积累善行。看来,做好事,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童书推荐:《聊斋志异青少版》。《聊斋志异》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短篇小说之王,原著是文言文,可能小学生读起来有些费力,所以,建议小学生读白话版聊斋,到了中学再尝试读原著。不过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小学阶段也可以尝试读文言版,因为现在语文学习,加大了古文的分量,多读文言文,有利于培养古文语感。所以,可以购买原文加译文的青少年版本。我上小学的时候就非常喜欢读《白话聊斋》,那时还以为这就是书名呢,大一点才知道这是蒲松龄《聊斋志异》的白话版而已。因为家里已有原著版,所以我给孩子买的是白话版的。如果家里没有文言版的,可以考虑注释译文版。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x/14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