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斯鸠曾言:“我从未知道过有什么烦恼是不能为一小时的读书所排遣的。”
所谓经典阅读,即我们从书本中找到可以把自己引到灵魂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自己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11月12日晚,澄典书屋二楼举办了第九期经典阅读小组中刘廷乾老师带领的小组见面会。一个半小时的沟通交流,为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搭建起了文学的桥梁,绚烂多姿的文学梦想在这里碰撞。
见面会伊始,小澄子们首先进行了一轮内容丰富的自我介绍。从自身阅读兴趣、最近阅读的书籍,到选择自己理想书目的原因,大家对于书籍的理解和感悟总是让人耳目一新。
而对于此次经典阅读的确定书籍《聊斋志异》,小澄子们更是各抒己见,从故事内容、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等方方面面阐释自身的独特感悟,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于此次阅读的期待和渴望。
而后,刘廷乾老师对同学们精彩的发言做出评价。
老师认为,大家的发言及感悟,充分展现出了深厚的阅读积累。而大家所提出的人物大多都在《聊斋志异》当中极具典型代表性,有容华绝代、笑容可掬的婴宁;深受压迫,却又向善安良的聂小倩;侠骨柔情,深明大义的侠女等等。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让人不禁佩服蒲松龄先生造诣之深厚,想象之宽广。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征,而现如今的我们,穿越百年时空,汇聚一堂,共谈聊斋,这是偶然,更是必然。作为一部明清小说,《聊斋志异》能够从冗杂繁芜的书籍世界中脱颖而出,必具备其自身的独特优势。
首先,趣味性则是其必不可少的一点。作为一部文言文作品,聊斋摆脱了传统的叙事模式,采用人物对话的方式将故事娓娓道来,这在极大程度上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给人带来轻松愉悦的享受。读浅,我们是在听故事;读深,我们是在品生活。
其次,我们不得不谈《聊斋志异》这本书的一大特点,短。蒲松龄先生舍弃了传统长篇大论的谈调,去叙述一段段短小精悍的鬼怪之事,组成一部故事集锦。这为读者阅读增添了极大便利,让读者在工作学习之余,随手便可翻阅,在琐碎的时间里实现文学素养的提升。
最后,则是一字:纯。蒲松龄先生所著的小说皆具一大特点:单纯。我们去阅读他的文章,不必绞尽脑汁的去思考它到底要表现揭示什么社会现象或者人生道理,我们只是在读一个故事,真正把故事当做故事,让阅读成为阅读。
交流过程中,刘廷乾老师也提出了自己对于《聊斋志异》这本书的见解和感受。
《聊斋志异》这本书与《西游记》等明清小说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有现实人的参与,由现实生活中的人类来开启故事,引导发展,甚至担任主角。在具体的故事演绎中,人类和鬼神妖魔,两类角色一个故事,这不失为一大创作难题。“现实与人间”的底色不变,“时间与空间”的平行保持,“现实人”的活动参与,这是高超之外的伟大创造。
“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聊斋志异》:“使花妖狐媚多具人情”,可见其人物的狡黠灵动。蒲松龄先生越过高高的门槛,以文言语言写人物对话,典雅的语言却表现出颇具灵性的人物魅力,让文言语言美的恰到好处。
”现如今的我们,常常在现实中迷失自己,策马扬鞭,追名逐利,觥筹交错,心力俱疲。我们难以静下心来真正品读一部文学作品,我们阅读网络小说,所谓的心灵鸡汤、青春畅销、穿越架构、玄幻重生。不可否认,当中会有精品,然而当我们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些虚无之上的时候,还有谁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x/7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