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聊斋
今天恰逢重阳
不能够像古人一样
登高、赏菊
但是
我们能够看看古代最好的
传奇故事
你看过聊斋吗
聊斋,中华文化当中的“奇葩”
蒲松龄是清初的人。
作为一个“少年天才”,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
但是后来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如此传奇人物,在描写鬼怪时,定有非凡魅力,聊斋写出后,同乡好友王士祯为《聊斋志异》题诗:“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
在小说诗歌盛行的大环境下,描写鬼怪的书十分罕见,其虽成书已久,开创先河,但是水平不亚于今天的很多奇幻小说,甚至于《哈利波特》。
《画皮》原文精选
遇一道士,顾生而愕。问:“何所遇?”答言:“无之。”道士曰:“君身邪气萦绕,何言无?”
生又力白。道士乃去,曰:“惑哉!世固有死将临而不悟者。”
生以其言异,颇疑女;转思明明丽人,何至为妖,意道士借魇禳以猎食者。无何,至斋门,门内杜,不得入。心疑所作,乃逾垝垣。则室门亦闭。
蹑迹而窗窥之,见一狞鬼,面翠色,齿巉巉如锯。铺人皮于榻上,执彩笔而绘之;已而掷笔,举皮,如振衣状,披于身,遂化为女子。睹此状,大惧,兽伏而出。
古代奇幻小说的高峰
《画皮》是《聊斋志异》中非常经典的一个篇目,特别是在文笔上、对恐怖元素的控制上、对场景的模拟上,抑或是情节的起伏上,都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
借《画皮》,我们不难看出,《聊斋志异》的魅力不仅仅在于文学价值,也在于今天的故事价值。
某些时候,编者认为与其花钱去鬼屋找吓,不如找本《聊斋志异》,看看古人的“恐怖奇幻世界”。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郭沫若
经典美
难得机会,
咱们畅聊斋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x/7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