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测试题(一)
常识测试题(二)
常识测试题(三)
1、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落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的总结、独创于世。在十二时辰中,()指的是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
A.丑时
B.子时
C.申时
D.亥时
C。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民俗知识。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由此可知,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是申时。故C项当选。A项:丑时为1~3时,A项不符合题意。B项:子时为23~1时,C项不符合题意。D项:亥时为21~23时,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2、()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和唐诗、宋词一起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A.小说
B.元曲
C.戏剧
D.散文
B。解析:本题考查文学知识。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故B项当选。A项: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A项不符合题意。C项: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C项不符合题意。D项: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年12月-年11月)时期。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3、我国下列机构与其性质对应正确的是()。
A.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人民团体
B.医院——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C.公立小学——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D.中国红十字总会——民间公益组织
A。解析:本题考查事业单位常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简称中国残联,是由残疾人及其亲友和残疾人工作者组成的人民团体。A项正确,当选。B项:公益一类是指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单位或机构,医院属于公益二类,不属于公益一类。B项错误,不当选。C项:公益二类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按照政府确定的公益服务价格收取费用,其资源在一定区域或程度上可通过市场配置。如普通高等教育机构、非营利医疗机构等。公立小学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属于公立一类,不属于公益二类。C项错误,不当选。D项: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领导、联系的,不属于民间公益组织。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性质是社会团体。D项错误,不当选。故本题选A。
4、中山装前襟四只口袋代表立国的四维是()。
A.礼义廉耻
B.智信勇仁
C.温良恭让
D.礼仪孝悌
A。解析:本题考查人文知识。中山装是孙中山先生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的基础上,综合了日式学生服装(诘襟服)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立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被世人称为中山装。中山装由于孙中山的提倡,也由于它的简便,实用;自辛亥革命起便和西服一起开始流行。中山装造型根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其中,衣服前脸四个兜各代表礼、仪、廉、耻。故本题选A。
5、“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史知识。题干“五色”是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又称五族共和旗,启用于年1月10日,是中华民国第一面法定国旗。旗面按顺序为红、黄、蓝、白、黑的五色横条,分别表示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所选用的五色为五个民族传统上所喜爱的颜色,象征着这五族共和。所以最有可能出现在辛亥革命时期。故B项当选。A项: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从年6月11日开始实施。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天的变法失败。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对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A项错误。B项: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B项错误。D项: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抗战时间从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年8月15日结束,共14年抗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D项错误。故本题选B。
6、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年,中国继续张开双臂拥抱世界。我们主办了(),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文明、开放、包容的中国。(多选题)
A.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B.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
C.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D.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时政知识。年,中国继续张开双臂拥抱世界。我们主办了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文明、开放、包容的中国。我同很多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晤,分享了中国主张,增进了友谊,深化了共识。世界上又有一些国家同我国建交,我国建交国达到个。故本题选ABCD。
7、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上提出:7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敦煌人秉承“()”的莫高精神,在极其艰苦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在敦煌石窟资料整理和保护修复、敦煌文化艺术研究弘扬、文化旅游开发和遗址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重要研究成果。(多选题)
A.坚守大漠
B.甘于奉献
C.勇于担当
D.开拓进取
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时政知识。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提出:7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敦煌人秉承“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在极其艰苦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在敦煌石窟资料整理和保护修复、敦煌文化艺术研究弘扬、文化旅游开发和遗址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重要研究成果。故本题选ABCD。
8、21世纪以来第17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于年2月5日发布。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文件确定()两大重点任务,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多选题)
A.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
B.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
C.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
D.扎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A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时政知识。21世纪以来第17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年2月5日发布。时政。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文件确定,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政近日推出一号文件专项试题,敬请期待。故本题选AB。
9、领导人曾说这样一句古语“禁微则易,救末者难”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下列与“禁微则易,救末者难”所蕴含哲理相似的是()。(多选题)
A.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
B.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C.一叶知秋,见微知著
D.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AD。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知识。“禁微则易,救末者难”出自《后汉书?丁鸿传》,意思是要抑制不良事务的发展,在它刚萌芽时是很容易做到的,到酿成大祸时再来挽救就很困难。这句话告诉我们要防微杜渐。“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出自《后汉书?陈忠传》,意思是微小的事物往往是严重事物的开端,比喻忽视细微处容易酿成大祸。“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出自《刘子?崇学》,意思是凿井的人从挖很浅的土坑开始,最终会挖成极深的井,喻指从极细微的积累开始,只要坚持不懈,必然会成功。“禁微则易,救末者难”与“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所蕴含的哲理相似。故A、D项当选。B项:“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意思为下棋时关键的一步一旦走错,整盘棋就输了。比喻在做事情的时候一个关键问题处理不当,会导致整个结果的失败,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C项:“一叶知秋,见微知著”是说一片叶子落下就知道秋天来,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比喻通过细微的迹象就能看到实质。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故本题选AD。
10、正确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论断有()。(多选题)
A.“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B.天体运动是由于“精通力学和几何学的上帝所给予的切线力推动的初速度,才在万引力作用下运行”
C.“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都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
D.“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事物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运动”
AC。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A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认为,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题干中,“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意思是,静的时候更能衬托出动(风定花犹落),动的时候也特别体现了静(鸟鸣山更幽)。这正确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中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A项正确,因此当选。C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都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这正确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中运动的绝对性。C项正确,因此当选。唯心主义运动观总是把各种运动形式归结为精神的运动,认为精神是产生物质和运动的根源。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1)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独立存在着一种客观精神,它是世界的本源,世界万物是由它产生(派生)出来的。其著名代表人物,有中国的朱熹、古希腊的柏拉图和德国的黑格尔等。(2)主观唯心主义是把人的主观精神(意识、观念等)作为认识世界的出发点,存在主观精神之中的是认知上的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而并非真正客观上的世界。B项:天体运动是由于“精通力学和几何学的上帝所给予的切线力推动的初速度,才在万有引力作用下运行”。此观点认为万有引力之所以发生作用是因为现实世界之外的上帝所给予的力量。这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不能正确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B项错误,因此不当选。D项:“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事物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运动”。此观点认为思维是运动的主体,运动只在概念中运动,事物是不存在的。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运动观,不能正确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D项错误,因此不当选。故本题选AC。
11、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在路边设立茶摊,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这说明()。(多选题)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C.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D.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BCD。解析: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知识。精神财富,是指人们从事智力活动所取得的成就。如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科技成果权以及发明权等。他是一个无形的东西,即:除物质上的财富,就是精神财富。精神财富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贬值或遗失。物质财富是人的根本财富,包括食物、衣服、住房等物质基础的富有。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在路边设立茶摊,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根据题意,我们可以看出《聊斋志异》的创作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聊斋志异》属于精神财富。B、C项正确,因此当选。蒲松龄作为普通群众中的一员,创作了《聊斋志异》,说明了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D项正确,因此当选。A项: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这句话表述正确,但题干表述的是“精神财富”。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故本题选BCD。
12、下列句子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是()。(多选题)
A.我思故我在
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C.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D.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ABD。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唯心主义的基本含义,是在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这个哲学本体上,认为精神(意识)是世界的第一性质,物质是世界的第二性质。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独立存在着一种客观精神,它是世界的本源,世界万物是由它产生(派生)出来的。其著名代表人物,有中国的朱熹、古希腊的柏拉图和德国的黑格尔等。主观唯心主义是把人的主观精神(意识、观念等)作为认识世界的出发点,存在主观精神之中的是认知上的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而并非真正客观上的世界。主要代表人物,有中国的陆九渊和王守仁,英国的贝克莱和德国的费希特等。A项:“我思故我在”直译为“我思考,所以我存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A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B项: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意思是说“人的理性”主宰着整个自然界,为自然界划分秩序,规定着自然界的发展。这一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认为自然界的规律由人们的悟性规定。B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D项:“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是王阳明的观点,意思是眼睛睁开,花就开了,眼睛闭上,花就谢了。这是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意思是世界的本源。D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C项:王充针对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批判地吸取了老子的自然无为的思想,发挥了“自然之义”的观点,提出了“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自然篇》)的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故本题选ABD。
记录每天的进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x/8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