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田荔裳字补云,是洛阳一带有名的孝廉。家中非常富有,有大片的田园。补云喜欢栽种牡丹花,有很多特异品种,如魏紫、姚黄,不计其数。春天,他常邀朋友来赏花。
一天晚上宴会结束,晨曦未现,大地上还洒满月光,隐隐约约听到花下有叹息之声,大家都感到惊异。
补云的妻子织云女史,出身名门,知书识字,能知天命。她给补云讲兴亡盛衰的征兆,盈亏消长的道理,说必须事先谨慎修身反省,才能避免不祥。补云也认为是这样。
这年秋天,院子里的桂树忽然枯萎,补云的妻子突然得病死去,他极其悲痛,在里屋睹物生悲,凄楚不能入睡,就搬到外屋,让别人都走开,一个人住在那里。
当时正值九月,重阳节已过,凄风苦雨,更加萧条凄冷。他夜里拨灯独坐,哀思自怀。
补云刚要打扫床铺,铺被睡觉,忽然听到窗外有吟诗的声音,细声细语,好像女子,心中犯疑。打开窗户仔细一看,隐隐约约见一位女子,高高的发髻,淡淡的服装,一个人在回廊里来回踱步。女子见窗户打开了,就迎上前来。
补云在灯下得见女子的美貌,真是绝代佳人,比天仙还美,不禁惊喜得后退一步。女子进屋来,向补云深施一礼,补云随即答礼,问道:“风雨这么大,又是深夜,您这样娇媚的身子、一个人远走不害怕吗?”女子微笑不答。
补云问她姓名,女子答道:“姓孙,字韵史,号莲仙、离您家只有几步之远,只是您不认识罢了。”
女子就坐在桌旁,翻阅书籍。看见补云写的那些悼念亡妻的诗作、说道:“为何这样缠绵悲哀呢?真让人不忍读下去,而您的夫人在黄泉之下特别快乐,恐怕不再想念您了。”
补云问:“您怎么知道?”
女子开始不回答,补云追问,她才说道:“现在阴曹地府在选女才子,您的夫人名列第一。本来准备让她到宫内教宫女读书,见您夫人的容貌在众才女之首,九王子特别喜欢,要选她做正妃,不久就要成婚了。”
补云听了这话,抽泣不已,对女子说:“我与妻子虽然结婚仅仅三年,但深知她的性情,她抱洁守贞,死而有灵,必不肯再嫁他人。您既然知道此事,求您替我打听一下确切消息,我自然会想法报答您。”女子答应了,约定明天晚上回信。
这时,窗外雨声淅淅沥沥,更加搅起补云的满怀愁绪。他调笑女子说:“您今晚不要回去了,何不就住在这里?”
女子说:“我平生不惯与人同床,一定要留我,请您住在下床,我住在上床。”
补云说:“可以。”于是把被褥分做两份,只是缺个枕头。
女子见桌上有补云从广东带来的磁枕,便说:“这个也可以用。”
补云睡在藤床上,很是舒适,但听女子翻来覆去,久久不能入睡。补云问女子为啥不睡,女子说。“我胆小害怕。”
补云穿鞋下床,径直来到女子床边说:“我和你作伴儿,怎么样?”
女子拉住背角害羞地转过身去,补云不禁心里为之一动。二人同床共枕,情意缠绵,第二天早晨女子便不再离去。补云就拿出妻子平时用的化妆品,供女子早晨梳妆用。早晨起来看那女子,只见她淡淡描眉,更加妩媚。补云深深地爱着女子,几乎半步不离。
女子在这里住了一个月,补云倍觉精神畅快,衣袖间香气袭人,于是猜疑她是仙女,便告诉家里人不要轻易传给别人。有人间女子从哪里来,就假说从城西谢家接来的,要娶做续妻。朋友中有来说媒的,补云都婉言谢绝了。
第二年,女子怀孕,啥也不吃,每天只喝甘蔗浆和杏仁露,身子越来越重了。谁知产后一看,是个肉球。肉球上一片一片的好像含苞待放的蓓蕾,撕开一看,里边有个男孩,哭声十分有力,全家欢庆。
孩子满月,摆设宴席,来贺喜的人盈门,大家都请女子出来相见。女子浓妆艳抹,站在屏风跟前,向众人盈盈一拜、风韵绝代,意态非凡,看的人都非常吃惊,认为人间没有这样的美女,不知补云得到这样的美女,是几世修来的艳福。于是外边议论纷纷,各种猜疑也随之而来。
一天,女子要回娘家看望父母,就请求补云派仆人准备车船。补云说:“您原来说家在邻近,今天说的为啥和以前不一样了?”
女子说:“原来住在亲戚家,所以那么说,今天要回老家,一水相隔,非船不能渡过。伊川东边,我家就在哪里,您何不与我同去呢?”
避,女子去了三个月才回来,带来了一个妹妹。妹妹字韵秋,号蓉仙,年龄只有十四五岁,出落得眉目含情,姿态婀娜。与补云刚一见面,两腮就现出红晕,问答之间,羞羞答答说不出一句话。
补云见她幼稚可爱,也不再和她说别的,就让她住在西院,让婢女红于和她作伴。到了晚上,蓉仙却不肯到那里去住,一定要跟姐姐住在一起。怎么劝,她也不去。每天晚上跟姐姐睡在一块。补云反倒被排斥在外。
一天晚上,补云很晚才回来,喝得颇有些醉意,头朝里躺在女子的床上睡着了,推也推不动,没办法,姐俩把他夹在中间睡了。
补云睡到半夜,酒醒了、他暗中摸索,分不清是谁,只觉得丰满浑圆,柔软得好像没长骨头,一缕清香,直扑鼻间而来。幔帐的缝里微微露出点亮光,贴近一看,是妹妹蓉仙。只见她两眼合着,喘气匀称,睡得正香。补云不忍心惊动她,就把她搂在怀里。
天亮了、蓉仙才发觉,推开补云,起来哭着对姐姐说:“我今天一定要回去,怎么能受这种污辱呢?”
补云极力解释,对蓉仙说:“我只是亲近亲近你,并没有把你怎样,你是个聪明人,难道连这个也不知道吗?”
蓉仙低着头,用手摆弄衣上的飘带,细想昨天晚上的情景,也就不再说什么了。从此蓉仙分开住在外屋,仍然和红于作伴儿,她睡的床与姐姐的绣房仅隔一道墙。
蓉仙见到补云,也不回避,经常靠在他的身边,拿书请教。奇字疑义,反复辨析,补云也难不住她,赞叹道:“这是个聪明善辩的姑娘,将来与人对诗,一定能替小女婿解围。”
一天,补云为前妻过三周年,请高僧来念经,饶拔钟罄,满屋喧噪;又到另一个寺庙去念《梁皇忏》四十九天。补云回忆起与前妻以前的恩恩爱爱,潸然泪下。
于是对女子说:“以前托您探听的事,为什么至今无一回音,莫非那时您故意说谎吗?”
女子说:“所以没对您说,是恐怕您伤心。当时您的夫人被九王子看中,王子打发媒人,拿着聘礼,前去提亲,谁知刚说九王子求婚一事,您夫人大怒,把聘礼摔在地上,说:‘到宫中教读的重任,我不敢推辞,倘要对我无礼,我死也不会答应。况且我人间燕雀,怎能配得上天上的鸾凤呢?如不答应,火坑血湖,刀山剑岭,都是我的葬身之地,任凭他们怎样处置,有什么可怕的!”
“九王子听到这话,特别愤怒,把她关进寒冰狱里。您夫人说:‘这里正好锻炼我的玉骨。九王子又下令把她投入熔炉。您夫人说:‘铁心石肠,经历再久也不熔化!’九王子见她不屈服,开始泄气了,但还不死心。这事很快被王爷知道了,告诫九王子,不准再折磨她,让她到苏州投胎、做富贵人家的女儿,来生仍然与您结为夫妇。现在已经出生三年了,您现在可转悲为喜了。”
补云问在苏州什么地方。女子说:“缘分到了、自然就知道。记住十三年后,有五羊使者来访,这就是时机。”补云于是把这话记在本子上。
正说话间,守门人进来禀报,说有个从海南来的人,随从很多,看样子像是个大官,说一定要面见主人。补云看他的名片,并不认识,就出去和他交谈。
那人长得特别魁梧,谈吐不凡,他自己说:“刚免去增城县令的官,现在要去京城另有任用。我的亲戚孙笠舫是盐运使,现在住在广东,他与您有亲戚关系。有书信要您给她女儿孙韵史,顺便给您带了信。”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一封信给补云,匆匆忙忙就走了。
补云把信拿到屋里,给韵史看。信中说:“阿秋已经长大,应当为她找个女婿。如心中没有可意的人,就效仿娥皇女英那样也无不可。找个媒人,就和你一个女婿,也没有什么。”
韵史同补云商量这件事。补云开始假装不行,笑道:“恐怕是醋娘子要吃酸梅汤,您想从哪里寻找黄莺羹呢?”
韵史说:“美男子何等狡猾呀!欲取姑舍,欲擒故纵,足见您的心肠!我无妒意,何必如此呢?”
过了一年,蓉仙已经十七岁了。元宵节赏灯之后,就让二人择日完婚。一时礼仪之盛大、家俱之豪华,服装之美丽,使远近来观看的人,无不啧啧赞美。宾客盈门,大小官员都到场,过去纳妾的,远不能与他相比,人们都称赞韵史的德范好。
补云打算参加会试,北上进京赶考。韵史和蓉仙一齐劝阻他,说:“您现在左边对着美女,右边对着佳人,屋里藏着美酒,园里栽着名花,每当良辰美景,或者二月十五花朝节,七月初七夜牛女相会,摆酒共饮、怡然同乐,失倡妇随,岂不是天地间针大快事吗?恐怕阆苑中的神仙,也没有这般乐趣,何必在路上奔波,再做别样之梦呢?即使入了翰林,搬进豪华的宅第,也不过是人世间的浮荣,何足轻重?如您一定要去,就说明您身上真有俗气!况且我们姐妹陪您寝卧,也要变作短期姻缘了,将来您恐怕要悔之晚矣!”补云这才打消了赶考的念头。
一天,院子里牡丹花开放,花朵都像盆那么大,清香鲜艳,光彩夺目。补云正与二女举杯劝酒,忽然报告说以前那个增城县令又来了,补云就出去相见。
县令说:“我已经做了广州太守,现在已经提拔为道员,因为要进京城面见皇帝,绕道来看看您。”
第二天,补云设盛宴,招待他一同赏牡丹。县令赞不绝口,尤其盛赞魏紫、姚黄是群花之冠,再三向补云要这两盆,想带回去。补云难以拒绝,不得已,分个杈栽到盆里送给他,自己认为这比赠送宝玉的厚礼还重。
没想到,县令走后,补云进屋去看韵史和蓉仙,两人都病了,犹如月光惨淡,鲜花打蔫儿,面容憔悴,呻吟之声,不绝于耳。
栏前花枯,屋里人亡,补云哀痛欲绝,拿出所有的金银珠宝殉葬。入殓后,抬起棺材,轻飘飘的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补云从此不想在家,出游江苏浙江一带,借此消愁。
偶然经过苏州城,在那暂住几天。朋友邀他一起到留园划船。那里划船的一个接着一个,美女如云。补云特别欣赏沈金兰,认为她在苏州城独一无二。
在园中补云又见到一个女子,举止风度,好像他的亡妻织云女史,不禁注目细着,女子回头看看补云,也仿佛似曾相识,见补云盯着她,转眸一笑,便姗姗远去。
补云托人访问是哪家女子,知是大户人家的国秀。他托媒聘娶,在苏州成亲住下。婚后偶尔与那女子说起织云女史的往事,女子茫然无知,不能回答。
参考资料《后聊斋志异》
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还想看:
聊斋故事|崔绍地府奇遇
聊斋故事|花子
聊斋故事|守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x/9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