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影响 >> 正文 >> 正文

洒蓝釉为何如此珍贵它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21/7/28
中医怎样治疗银屑病好得快 http://www.mxxshi.com/yxb/bj/m/6103.html

“洒蓝釉”首创于明宣德景德镇,因釉面犹如洒落的蓝水滴,故称“洒蓝”;又因透出的白釉地斑像雪花飘洒在蓝色的水面,故而又称“雪花蓝”。

洒蓝釉瓷碗洒蓝釉的制作工艺并不是简单的蘸釉,而是在烧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蓝釉汁水,吹于器表,形成厚薄不均、深浅不同的斑点;然后再上一层薄釉高温烧制而成。原本的白釉底色仿佛是飘落的雪花,隐露于蓝釉之中。关于洒蓝釉的诞生,竟然和宣德皇帝的一道“任性”的圣旨有关。宣德皇帝即朱瞻基(年或年-年),明朝的第五代皇帝。其在位期间,举贤任能,采取仁政措施,让百姓得以生息,后世也把这二位父子统治的时代,统称为仁宣之治。宣德帝朱瞻基而这位皇帝在繁忙的政务之余,抵挡不住玩乐之心。吕毖在《明朝小史》里记载:“帝酷好促织(蛐蛐)之戏,遣取之江南,其价腾贵,至十数金。”是说朱瞻基爱好蛐蛐,经常从江南获得,以至于蛐蛐身价百倍。蒲松龄在其《聊斋志异》中也提到:“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为了满足游戏需要,宣德皇帝专门让景德镇御窑厂为其烧制青花云龙纹蟋蟀罐。明宣德洒蓝釉云龙纹罐除了养鸟逗虫,宣德皇帝还迷上了掷色子的游戏,正是这一嗜好,成就了洒蓝釉这一瓷器品种。他下旨要求景德镇御窑厂烧制一种专门玩色子用的瓷器。御窑厂的工人接到圣旨不敢怠慢,经过艰苦研制,最终烧制出了这类洒蓝釉瓷器。明宣德蓝釉暗刻龙纹骰子碗看似简单,其实工艺十分复杂,因为要二次烧制,所以成功率很低。一般来说,由于做工精细程度不同,形成的瓷器效果也不同。如果器物满身吹釉,吹的不均匀,深浅不一,就是雪盖蓝。如果均匀地密布于瓷柸上,形成星星点点,才是真正的洒蓝釉。《陶冶图说》记载:“截径过寸竹筒,长七寸,口蒙细纱,蘸釉吹。吹数遍,视坯之大小与釉之等类而定,多则十七八遍,少则三四遍。”从记载中可见洒蓝釉烧制工艺非常复杂,成功率比较低,因此洒蓝釉瓷器在当时也是比较珍稀的一个品种。明宣德洒蓝釉暗刻龙纹碗年正月,宣德皇帝染上了不明之症,很快就驾崩死了,宣宗死后,掷骰的游戏不再流行,之后的皇帝也曾下令烧制过洒蓝釉瓷器,不过由于洒蓝釉工艺复杂,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太高,所以宣德之后,洒蓝釉就停烧了,于是这种洒蓝釉工艺也只存在了短短十年左右的时间。现存世的明宣德洒蓝釉瓷器数量非常少,极其珍贵。目前已知的仅有四件:首都博物收藏的宣德洒蓝釉钵;天津博物馆收藏的宣德款洒蓝釉暗花云龙纹钵;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洒蓝刻莲塘鱼藻纹碗;原仇焱之收藏的洒蓝釉钵。明宣德洒蓝釉钵清代康熙时期,康熙皇帝非常喜爱古代瓷器,觉得古朴精良的洒蓝釉瓷器工艺失传十分可惜,便要求景德镇御窑厂重新研制复烧洒蓝釉瓷器。清洒蓝釉描金瑞兽纹碗康熙之后,雍正、乾隆时期都有洒蓝釉瓷器精品问世。清朝的洒蓝釉瓷器呈色稳定,做工精细,很多辅以金彩装饰,也有少量辅以五彩和釉里红装饰。清代后期,洒蓝釉瓷器的烧造水平有所下降,胎和釉等方面都无法与清早期的器物相比。清光绪洒蓝釉留白龙纹碗洒蓝釉技术,不仅是当时烧制瓷器的巅峰之作,更是古代劳动人民辛勤与智慧的结晶,让后人对其推崇备至。到了现代,正宗宣德洒蓝釉的制作工艺已经失传,洒蓝釉瓷器的存世量极为稀少,作为不可再生之物,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温馨提示:图片、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

END

如有藏品要出手:

1.可直接扫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x/9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