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作者 >> 正文 >> 正文

灾难面前如果牺牲别人的生命能换取自己的平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23/4/3

灾难之所以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不仅仅只是其破坏力,还因为在灾难和危险面前人心、人性便会暴露无遗,是善是恶此时完全的泾渭分明,不可能掩饰。在蒲松龄的小说集《聊斋志异》里,也有这样的篇章,比如《地震》、《斫蟒》等,《孙必振》也属于这样的文章,而且这篇小说比其他的更给人以震撼。因为它不像《地震》那样只写人们在灾难面前惊慌失措的样子,也不像《斫蟒》那样写手足的情分,它更指向人心、人性的问题,蒲松龄借此谴责人们在遭遇灾难的时候所表现出的自私自利,更能引人深思。

全文很短,只有一百多字,也比较的简单,我们不妨将之全录于此:

孙必振渡江,值大风雷,舟船荡摇,同舟大恐。忽见金甲神立云中,手持金字牌,下示诸人。共仰视之,上书“孙必振”三字甚真。众谓:“孙必振有犯天谴,请自为一舟,舞相累。”孙尚无言,众不待其肯可,视旁有小舟,共推置其上。孙既登舟,回视,则前舟覆矣。

这里蒲松龄所写的孙必振是实有其人的,他字孟起,号卧云,山东诸城人,顺治十六年进士,曾任河南怀庆府推官、山西陵川知县、左都御史等职,一生为官清廉,颇得时人赞许。据说他曾和众人同乘一条船渡江,不幸遇上了大风雷,船眼看就要倾覆。这时候金甲神出现在了云中,手中拿着个金字牌,牌上竟写着“孙必振”三字,于是众人都以为是这个孙必振得罪了上天,要遭受天谴,而他们都是无辜的,所以他们一起把孙推置到了小舟上,可孙刚登上小舟,大船就沉没了,船上的人也都遭受到了灭顶之灾。面对灾难,船上的人绝情的把孙必振抛下了小舟来躲避灾难,不料孙恰恰就是金甲神要保护的对象,如果他们和孙站在一起的话,说不定他们都还可以逃过一劫。但他们的举动把自己推上了绝路,他们为自己的无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们姑且按照善恶果报的思路来看,整条船上的人未必都该被惩罚的,我们不妨将之看做这乃是金甲神对人心、人性的一次试探,看他们在遭遇危险的时候会对自己的同胞做出怎样的反应。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结果肯定非常的令人失望,他们为了保全自己而置他人的生死于不顾,表现得非常的自私和绝情。这才是人性的真正体现,这才是人心的可怕,即使他们以前没有罪恶,但在把孙必振推下大船的刹那,他们已经萌生了罪恶,甚至可以说是杀人之心,所以他们马上就遭受到了惩罚。这很现实,并不完全是迷信,因为他涉及到的,是人性的问题,更值得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zz/12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