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作者 >> 正文 >> 正文

很多人问我,老刘,你古文写的好,学的是什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23/4/25

我为什么能顺溜地用古文写作

很多人问我,老刘,你古文写的好,学的是什么教材?

我古文写得并不好,只是传播得稍微广,但在技术上并没有什么说服力。

至于学的什么教材。

我不是有些朋友想象的那样学富五车,饱览诗书,我连四书五经都没读全,大学中庸读过二十来遍,论语一直读得断断续续。其中最喜欢孟子,想发奋背下来,这个决心,到现在都还在下,希望能实现,今年五十岁的我。

至于诸子百家,老子读过几十遍,不是因为好,而是欺负他短。还有庄子,也是发誓要熟读,这个决心如今还在下。

其他还有史记,大学时候将其中三四十篇读过几遍,还抄写过注释。

促使我读史记的,是大学时候的贺益德先生,他的观点是:“一个文史类大学生,如果把史记读个十遍八遍,他差劲不到哪里去”。

但是,史记里的其他部分,例如书啊,表啊,到现在都没怎么去碰过。

读得这样零零碎碎,我的古文功底到底从哪里来?

答曰:“资治通鉴”。

记得贺益德先生曾经跟我说,做人要像样一点,最好能好好读一读“资治通鉴”,中国人的成败都写在上面了。

我做人的败笔很多的,于是下定决心要读“资治通鉴”,把自己改造得像样一点。

我大概是从年的秋季,开始阅读“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章,三百多万字,原来计划一天一万字,三百天看完,哎,老刘啊,你还是太年轻了!

接着是减到一千字,一千字还是不行,最后妥协到一天哪怕一百字也行,坚持总比没坚持好。

当时我是广州日报的编辑,上班规律是:下午三点左右上班,紧张地看稿、修改、排版,到清样出来,能够去印刷,大概是零点左右。

这算运气好的,如果遇上有什么变化,弃掉重来,那就可能熬到凌晨两点。

例如有关部门忽然半夜给你送个大礼包:降息了啊。

于是捧着这个大礼包,撤掉原来的新闻,重开炉灶,无怨无悔。

打完收工,下班走人之际,忽然发现一个事实:喔呦呦,资治通鉴正在云端里对着我冷笑。

于是打开电脑,上网搜到网络版,草草地瞄两眼,也算是读过了。

就这样,从年到年左右,硬饭硬吃,把资治通鉴啃了两遍。

当年以为我的同县老乡曾国藩骑着战马,晒着月光,读着资治通鉴,一定很爽。

后来用自己的经历去想,估计曾宝宝心理苦得一匹。

据说,“资治通鉴”刚出来的时候,真正能通读一遍的,只有五个人,把个司马光气得半死。我算是对得起司马温公了。

“资治通鉴”并没有让我做人很精彩,我还是犯浑,属于领导夹菜我转盘,领导开门我上车的那种,干啥啥不行,跟领导吵架第一名,一点经天纬地之才都没有学到。

所以,对于“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我是森森地怀疑。

然而,我没有料到的是:

我由此积累了厚实的文言文阅读经历。

你想想啊,三百多万字,我一字一句地都看过了,虽然历史知识没有记住,但起码文字过了两遍,而且为了弄懂一些疑难字句,我还会三遍五遍甚至十遍地去重复,这样的阅读经历我觉得比读两遍“红楼梦”还牛,其实际阅读体量可能相当于读十遍“红楼梦”。

虽然是一部浩浩巨著,其实其中的句式、语法、字词是大量重复的。例如你读过了西汉部分,里面的细节、人物没有记住,但你进入后汉部分时,同样的句式、语法、字词又来骚扰你,刺激你,你记不住文字所要表述的内容,但是你记住了文字的模式。

这就跟读外语一样,海量阅读外语名著,因为句式语法的大量重复,反复刺激你的语言接受系统,于是,你就跟这些外语混熟了。

混熟了就怎么地?

当然是顺手拈来。

因此,当有人很虔诚地拿着一些历史典故,生僻字来问我时,我真的是惶惶恐恐,几乎什么都不知道,“阙如也”。

我所擅长的是语言,是模仿,而不是学问。

老刘我是个文学大叔,梦想着要以小说立世,结果因为资治通鉴读得熟,遇上自媒体,于是用古文写现代时评,一时间也小小地火了。

我可能是一个被古文耽误了的小说家。

阅读“资治通鉴”的时间经历,让我领悟到:语言阅读需要大部头著作,写作功力的培养也如此。

想要古文好,读两遍通鉴;想要英文好,通读英文名著若干部;想要写作好,把莎士比亚戏剧、曹雪芹从头到尾读。

阅读写作跟体育艺术一样,要训练,有体量上的要求。

幻想着找到阅读技巧,能够将文言文驯服得服服帖帖的,恐怕不太现实。

有家长问我,孩子的阅读技巧,写作水平,怎么去提高,我也很惶惑,因为我自身没什么说服力,而且,我知道,如果建议大家都去像我那样通读两遍资治通鉴,也太不现实了。就算从高一开始,放下一切去读资治通鉴,也得一年,转眼高二,你的数理化英语政治咋办?

学习语言,非得大部头不可,但现实如此骨感,根本容不下熟读大部头的梦,咋办?

我倒是有个建议,读一部分的资治通鉴,大概三万字以内。在三万字的篇幅以内,很多文言文句式也是有较高重复频率的。

另外,也可以考虑“聊斋志异”。

为什么选择“聊斋志异”呢?一来是神鬼故事,学生比较感兴趣,为了故事,你总得想尽办法去弄清楚字词的意思,这个叫有动力。

二来呢,聊斋故事比较完整,同时又篇幅适中,最长的故事也就两千字,首尾浑然成一体,相当于一部史记人物传记。

你们应该知道,蒲松龄是司马迁的死忠粉。

当然,还有一个理由:写得好!

这个还用我来废话吗?

至于聊斋志异学习的篇章,建议选择以下:

青凤、婴宁、画皮、娇娜、叶生、王成、向杲、夜叉国、红玉、促织、莲花公主、陆判、伍秋月、西湖主、席方平、梦狼、葛巾。

不多不多,加起来不到资治通鉴三章的量。

至于为什么要选这些篇章,看了以后你就知道了。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晋武帝司马炎,做的最愚蠢选择,使得西晋王朝短时间就渡江东去

古文老师刘备我祖大揭秘:《前赤壁赋》其实是一部科幻小说

古代从来没有人说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臧克家的诗歌“有的人”其实在古代早就有了

史记《李焕英传》:父母子女不可择,然可无悔!唯有珍惜善待眼前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zz/127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