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的一个除夕夜,坐在荒凉书斋里的蒲松龄,大呼“穷神”,万千感叹,写下了一篇《除日祭穷神文》:
图片来源网络如侵删“穷神,穷神,我与你有何亲,兴腾腾的门儿你不去寻,偏把我的门儿进?难道说,这是你的衙门,居住不动身?你就是世袭在此,也该别处权权印;我就是你贴身的家丁、护驾的将军,也该放假宽限施施恩。你为何步步把我跟,时时不离身,鳔粘胶合,却像个缠热了的情人?
穷神!自从你进了我的门,我受尽无限窘,万般不如意,百事不趁心,朋友不上门,居住在闹市无人问。
我纵有通天的手段,满腹的经纶,腰里无钱难撑棍。你着我包内无丝毫,你着我囊中无半文,你着我断困绝粮,衣服俱当尽,你着我客来难留饭,不觉的遍体生津,人情往往耽误,假装不知不闻。
明知债账是苦海,无奈何,上门打户去求人;开白、五分行息,说什么奉旨三分,到限期立时要完,不依欠下半文。无奈何,忍气吞声,背地里恨。
自沉吟:我想那前辈古人也受贫,你看那乞食的郑元和,休妻的朱买臣,住破窑的吕蒙正,锥刺股的苏秦。我只有他前半截的遭际,那有他后半截的时运?
可恨我终身酸丁,皆被你穷神混!难道说,你奉玉帝敕旨,佛爷的牒文,摆下了穷神阵把我困?若不然,那膏粱子弟,富贵儿孙,你怎么不敢去近?财神与我有何仇?我与足下有何亲?您二位易地皆然,我全不信。
今日一年尽,明朝是新春,化纸钱,烧金银,奠酒浆,把香焚。我央你离了我的门,不怪你弃旧迎新。”
这境遇,只有在深渊里挣扎过的人才懂吧!被穷神当初恋情人缠上了,求你也跟财神换个班,放我几天假,明年别来了啊!大咧咧的骂了穷神一通后,他又以穷神的名义,写了一篇“穷神答文”:
唉,的确怨不得人,可我也没坏心思,也没干坏事,还有一片好心呀。随后穷神还赠了份“致富经”:
“东君,你听我云,我有个“免穷歌”为你训:也不是五经四书,也不是大家古文,只要学勤苦,只要学鄙吝,只要学一毛不拔,只要学利己损人,只要学行乖弄巧,只要学奸诈虚文,只要学伤天害理,只要学瞒昧良心。
放利怎免怨,为富定不仁;处世不顾脸,哪管人议论;饿死休吃饭,黄土变成金;客来休久坐,假托有事因,调虎离山计,给他个不粘身。人情只用一张纸,不可轻费钱半文,“顿首拜”多写不妨,休要用“谨具奉申”。人来你不往,诓骗礼一份。
贺馆温居休随伙,赴席陪客当头阵,东君,要知道请人还席总是(左立人旁,右“品”字),若有来借贷的穷人,休等他开口,先说自己窘,给他个无想头,再不敢上门。又用小秤大斗,管什么背地良心。
说誓只当家常话,空中何能有灵神?阎王休嫌鬼瘦,雁过拔毛一根。如此十年,你就是个财神,黄的是金,白的是银,青铜大吊打成綑;盖高楼,修大门,治田园,长子孙。
那时节,我把穷字去了,做一个福禄星君,你转过脸来把我亲,还恐怕我离了你的门,宰猪羊,买果品,设供献,把香焚,立一座祠堂,叫我做正尊。
东君,我有句要紧的话儿听我云:那时节,百事不足虑,万事不求人,只怕那天火来烧,强盗进门。那其间,焦头烂额无人问,叫苦连天央四邻,只落得合庄快乐,一个个喜得都打滚!”
嗨,不要勤学苦读,只要心狠,卖乖,无情,手辣……学会这些道道便可免穷呀!
抱怨归抱怨,自黑归自黑,可他怎么也做不了那损人利己,行乖卖巧,昧瞒良心的人,如果真做了那为富不仁,狡诈虚伪,伤天害理之事,即便富了,“百事不足虑,万事不求人”,也难免引火烧身,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啊。
所以他还是选择了寒窗苦读,越挫越勇,屡败屡战。
图片来源网络如侵删蒲松龄山东淄博人,出生于年,离明朝灭亡也就差4年的时间了,整个王朝都风雨飘摇了,家境也好不到哪去。别人都想把自己的身世美化,而他写了个故事说自己是苦行僧转世。
蒲松龄是兄弟五个中最爱读书的那一个,19岁第一次考秀才,异常顺利,他的答卷主考官非常欣赏,拔得头筹,随后三场,在乡里、县里、道里都是第一名,类似于山东省高考状元,轰动了十里八乡。
如此看来,这位青年才子一定前程远大,可从这之后,命运之神再也没有眷顾过他。
有一次,他第一场的答卷就相当出色,考官也极为欣赏,甚至内定他为头名人选,不成想蒲松龄突发急症,无法继续参加考试,前功尽弃。
48岁那年,蒲松龄费劲心思求来了一份推荐信,而且那年的考题恰好是他擅长的,他文采大发,只顾洋洋洒洒奋笔疾书,好不痛快,突然,他发现文字写到答卷外面去了,越幅了,这规犯的可不小,是要取消考试资格的,蒲松龄如五雷轰顶,三年苦读又白瞎了。
图片来源网络如侵删挫败,惊愕,茫然,痛悔也无力回天,在他后来四十多年的人生里,参加过十几次科考,每次满怀希望而去,垂头丧气而归,发榜时就像受酷刑一般煎熬,每一次被落榜的大棒当头打下,他也会咬牙切齿的发誓再也不考了,可3年后考期一到,他心里又蠢蠢欲动,忘了落败之痛,继续应考。一直到72岁古稀之年,他才混了个“贡生”的名号。
想要突破的心始终如一,然碌碌无为又是何其煎熬,这样的精神到底是可悲还是可赞呢?
穷了读不起书,不读书又是穷路一条,蒲松龄陷入了这样的死循环,备受贫穷折磨的蒲松龄给乡绅富豪打过零工,做过私塾先生,当过县长秘书,在户部尚书家做过家庭教师,他一个人要负责八个学生,上完课还负责尚书府的文案和接待工作,身兼数职。
也只有尚书府这份工作是他一生中仅有的相对体面且安稳的时光,虽然不足以改变家庭贫困的状态,他一干就是30年。也就是这段时间,他一边工作一边备考,还写下了《聊斋志异》。
图片来源网络如侵删这位给部级官员家孩子当过老师的人,却把自己的一生都砸在了赶考上,对他来说,大不幸。可万幸的也正是他科考不中而为后世留下了伟大的《聊斋志异》。
郭沫若评价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科举取人才,而蒲松龄是天才。落落天才未得志,挥笔染墨写红尘,在他的文章里,天顺人意,爱憎分明,只有花妖鬼狐理解他的心意。世情冷暖,恩爱悲欢,嬉笑怒骂皆溢然于纸上。
蒲松龄一生挣扎在贫困线上,自己倾尽一生的著作《聊斋》也无人敢为他背书站台,自己也无钱印行。
蒲松龄怎么也不会想到,就是在当时被认为鬼狐精怪上不了台面的作品,在此后一百多年后,读书人私底下却疯狂的传抄,19世纪更是传到了海外。
图片来源网络如侵删多年后的今天,一位叫刀郎的音乐人,又将《聊斋》中的《罗刹海市》等故事唱进了亿万民众的心,这些能否平了蒲松龄当年的意难平呢?时间在大浪里淘沙,民心会在沙里淘金,时间总会给出公正的答案。世间难免“罗刹”,“海市”始终值得追寻。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zz/13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