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申力,笔名申维希,先后在《重庆工人作品选》、《重庆文艺》、《星星》诗刊、《重庆诗歌年鉴》、《作家》、《工人日报》、《诗空间》、《渝水》、《神州文艺》、《天山天池诗刊》、《东方诗人》、《现代诗歌》、《文学时代微刊》、《金陵文学》、《红烛文苑》、《东方散文》等报刊上发表作品数百篇,有《红月亮诗画艺术社》、《江南诗画艺术院》、《相约金话筒》、《笑傲文学》、《南极光文学》、《天涯明月美文美诵》、《三江文学》等多家平台朗诵诗文数百篇。
漫话《聊斋》与电影申力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有不少篇目被改篇成电影,早在一九二二年,商务印书绾活动影戏部就拍过《孝妇羹》(珊瑚故事,汪福庆主演),《清虚梦》(崂山道士,丁元一、包桂荣主演),建国前的二十余年间,上海及香港的影业公司已先后拍摄了《胭脂》《马介甫》《莲花公主》《田七郎》《恒娘》《莫负年华》等十部聊斋故事片。
解放后又拍了《姊妹易嫁》《花为媒》《胭脂》《墙头记》《一只鞋》,香港凤凰公司拍摄的《画皮》《湖山盟》《精变》。
《聊斋志异》篇目浩瀚,内容丰富,鲁迅先生说,它“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又或易调改弦,别叙畸人异行,顿入人间;偶述琐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
尽管蒲松龄的写作主旨,是借鬼狐抒孤愤,别善恶,明是非,在电影中,鬼狐故事却少之又少,聊斋电影的编剧者很少选择花仙孤女作为主人公,选取一些反映家庭伦理、世俗人情的人间故事进行改编,《孝妇羹》反映的是家庭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婆媳矛盾关系,以启迪妇女去争取男女平等,还有《田七郎》、《马介甫》、《清虚梦》等,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封建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
近几十年来,拍摄的聊斋电影,在编剧选材、立意、构思、人物刻划有了很大的艺术提高,但,还是避鬼狐、如《姊妹易嫁》《花为媒》《胭脂》《墙头记》等,还是以写人间现实生活为主,《聊斋志异》中大量出现的花妖狐仙的悲欢离合,构成曲折优美、寓意深邃的故事,在电影中表现得很少,蒲松龄写人间生活的作品不过七十余篇,多是写神仙妖异的故事,他笔下的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他们虽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人,却有人的思想感情、伦理道德观念、生活趣味和理想追求,在人的性格中融合了鬼狐的特征,是艺术形象的复合统一,才能显示《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最近的电影《画皮》,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对披着画皮的历鬼进行了充分的表现,还是很有看头的。
《聊斋志异》中叙写神仙鬼怪,妖异精灵故事的篇章,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对于聊斋电影来说,是珍贵的宝藏,有待于去开发。
总编:红烛心曲主编:温文馨语编委:大海放歌、新源飞语群管:小贝壳
特约作家:红烛强子投稿须知一、作者自行校对文字、古诗检测合韵,拒绝一稿多投,文责自负!投稿时请注明原创首发,绝对禁止同题再单独投稿,朋友圈发过的文字一律不收!
二、题材不限,诗歌(现代诗、古体诗词、散文诗)、散文、小说、随笔等等。
(杜绝拼凑整合文字,网络大量引用摘抄)
三、投稿邮箱:
qq.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zz/9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