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生轻浮放荡爱酗酒。一天早晨路遇一红衣少女,傍晚醉醺醺地经过一座破庙,红衣少女也在,冯生连忙跟了上去。
庙内一片荒凉,一白发老翁上前,问客从哪里来?冯生答我只是随便转转。老翁邀请冯生去后院坐坐。院内陈设典雅,香气袭人。冯生趁着酒意问道,听说你有个女儿尚未婚配,能否允许我献上聘礼?老翁说这事要和老伴商量。
不一会老翁从内室出来,不作声。冯生追问,老翁推诿,说嫁女儿的事全凭老伴做主的。冯生说,做不成夫妻,看一眼也是好的。话刚落音,撩起门帘,红衣少女大惊,老翁大怒,命人把冯生丢了出去。月黑风高,野狼奔走,猫头鹰哀鸣,冯生踉跄前行。
远处黑树林隐约有灯光,冯生走过去敲门。屋内一个老妇人端坐上位,开口说,你不是冯公子的孙子吗?那你就是我的外甥了。冯生答,我没见过你呢。老妇人又问,你为何深夜至此。冯生把路上经历说了一遍。老妇人笑道,你若真有此愿,我替你办了就是。
原来红衣少女姓辛,排行十四,人称辛十四娘。老妇人弄清情况后派人把十四娘叫来。闲话几句,便提起要给外甥保媒的事。辛十四娘说这事要回去告诉爹娘。老妇人应允,拔下她的一根头钗交给冯生,让他回去择吉日成亲。
事成冯生离去,一回头房舍全无,一座座高坟耸立。这才想起,刚那座是祖母弟弟薛尚书的坟墓,所以薛老太太称他为外甥。冯生回到家中,心神不安又跑回寺庙,问了附近的人,都说庙内从未住过人,只有狐狸出没。
转眼到了吉日,冯生等到半夜,门外喧哗。丫鬟扶辛十四娘下车,仆人把嫁妆放到屋内。晚上冯生问辛十四娘为何那么听薛家的话?辛十四娘答,薛尚书现任五都巡环使,百里内的鬼狐都供他役使。冯生感慨,地上地下都一个样子。
冯生带着美味珍馐拜祭薛家,回来时发现案几上有锦帛,辛十四娘说是薛老太太的贺礼。
同县楚银台官人有个公子,打小和冯生相识,经常约冯生喝酒。辛十四娘得知后,告诫冯生,楚公子猿眼鹰鼻,不宜久处。后来县里考试,楚公子名列榜首,冯生得了个第二。楚公子大摆酒席庆贺,席间拿出卷子供众人阅览,冯生不服,开口说道,你真以为,你是凭好文章考第一的吗?楚公子又羞又怒,众人见状纷纷离席。
冯生溜回家跟辛十四娘说了这事,辛十四娘说,你这般轻率失礼,离大难不远了,我们分道扬镳吧。冯生苦苦挽留,承诺今后断绝交游,不再酗酒,辛十四娘这才留了下来。
一天冯生去城里吊丧,在丧家偶遇楚公子,楚公子连劝带拉把冯生带回了家。命人摆上酒席弹筝奏乐,冯生酒性大发,不管不顾,酩酊大醉。等到酒醒,脚下碰到一软绵物体,用手一摸,没了气息。冯生拔腿就跑,楚公子破门而入,一口咬定冯生杀了人,扭送到广平知府。
原来楚妻狠毒,棒打丫鬟致死。楚公子因冯生讥笑怀恨在心,夫妻二人借此嫁祸。楚父又在知府任职,冯生更是没地申诉,每每过堂,皮开肉绽。
辛十四娘来看冯生,冯生痛哭流涕,后悔不听妻子的劝。硬撑无用,辛十四娘劝冯生暂且招认,再作计议。冯生认下酒后误杀丫鬟的罪名,被判绞刑,秋后处决。辛十四娘不惊不慌,打发了随身丫鬟,又买了个叫禄儿的姑娘,同吃同住。
一天监狱来传辛十四娘,与冯生诀别。刚动身,辛十四娘的随身丫鬟回来了,辛十四娘大喜。不一会,街上传来楚银台被革职的消息。平阳观察正奉皇帝旨意,重审冯生案。楚公子被捕,一审就供出了实情。
冯生被释放,回到家抱着辛十四娘泪流滚滚。哭完便问是怎么翻案的。辛十四指着随身丫鬟答,恩人在此。原来辛十四娘派丫鬟进京告御状,京城守卫森严,丫鬟便在皇帝狩猎场苦等,终于等来皇帝,说明了始末。冯生跪拜了丫鬟。
辛十四娘感慨,你入狱时,我往来奔走无人援助。那时的酸楚,真让人没法说。若不是顾念情分,又怎会平添这尘世间的烦恼。说完把禄儿介绍给冯生,转身离开。冯生伏地大哭不止,辛十四娘只好作罢。一个月后,辛十四娘渐渐衰老。半年后干瘪如柴面似靴皮,冯生对她愈发敬重,端饭煎药,如待父母。没多久,辛十四娘病故。冯生重金厚葬。
冯生接受了禄儿。因为连年歉收,生活日渐潦倒。冯生忽然想起辛十四娘放在墙角的钱罐,辛十四娘纺线织布做买卖,每有盈余,就把钱投进钱罐。冯生搬来钱罐,里面存满了钱,冯家一下子富了起来,时常念着辛十四娘的好。后来冯家后人听说,辛十四娘已经位列仙班。
大路朝天,各走两边,同一条路,辛十四娘就被放荡子冯生惦记上了。破庙再遇,开口就要联姻,没点头,顺手就撩门帘往里瞅。借了祖上的光,抱得美人归。不听人劝,放荡轻浮,嗜酒如命,口不择言,惹来灭顶之灾。辛十四娘婚后攒钱持家,力劝丈夫收心养性,大难来时,拔丁抽楔,远离俗尘前还替冯生谋划,找好媳妇留下钱财,仁至义尽。夫妻本是同林鸟,有人大难来时各自飞,有人大难来时齐上阵。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jq/12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