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往事》栏目旨在将淄博的历史风貌展现出来,内容涵盖史海钩沉、峥嵘岁月、人物春秋、文物古迹等各个方面。让一个老建筑,一个老物件、一个旧模样还原那些岁月里的淄博记忆。
笔下写传奇的人,其一生也必将成为后人眼中的传奇!
本期,让我们一起来细读“聊斋先生”蒲松龄的故事。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出生于明崇祯十三年(公元),卒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蒲松龄幼时家道中落,其父蒲槃请不起教书先生,只好弃儒从商,亲自教四个儿子读书。蒲松龄自幼聪慧过人,经史过目能了,深得父亲喜爱。他十八岁时,即以县、府、道三第一考中秀才,得到当时的山东学政、著名诗人施愚山的赏识。年少时,踌躇满志的蒲松龄与同窗好友张笃庆、李希梅、王鹿瞻等共结“郢中诗社”,以风雅道义相劘切。
然而,蒲松龄中秀才后,却屡试不第,遭遇坎坷,家庭也陷入极度贫困。为了养家糊口,蒲松龄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设帐生涯。其中,康熙六年,蒲松龄曾应同邑好友、江苏宝应县令孙蕙之聘,前往为其做幕宾,但因厌倦官场生活,只一年便辞幕返乡。
南游归来后,蒲松龄即到王村西铺毕家设帐授徒,他在毕家度过了三十年的时光,除授徒外,还担负着馆中繁琐的文事杂务,闲暇时便专心于《聊斋志异》的创作,直到七十岁才撤帐归里。康熙五十四年蒲松龄与世长辞,享年七十六岁。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在一次次考场失意和现实生活的困苦交叠中,蒲松龄对科考制度有了深刻的认识。
聊斋志异中的《叶生》可谓蒲松龄自作小传,主人公叶生“文章词赋,冠绝当时”,却屡试不第,郁闷而死,死后自己的鬼魂帮助知己之子考中了举人。
他的好友孙蕙在治河上因爱护民力而得罪了上级,他在《三月三日呈孙树百,时得大计邸抄》中写道“怛余白发无公道,只恐东风亦世情。我自蹉跎君偃蹇,两人踪迹可怜生”。表明他对世道的愤慨,对友人的同情和支持。而当孙惠放纵族人横行乡里时,蒲松龄不怕得罪官僚友人而写信忠告。
他以文人身份结识了像王渔洋(刑部尚书)、汪如龙(淄川知县)、张石年(淄川知县),山东按察使喻成龙(后任兵部尚书)等达官贵人,但从未拜托他们来谋求一官半职。由此可见蒲松龄刚正不阿、心怀社稷的光辉人格。
而科举的失落、精神的困厄以及现实的黑暗,使蒲松龄的思想深处产生了激烈地碰撞。已届不惑之年的他穿越于异域冥界,他巧借谈鬼说狐,以笔为刃,针砭现实,抒写孤愤,把满腹的才华和愤懑之情,倾泻于笔端,“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疑冰”,苦心人,天不负,他“集腋为裘”,铸造了彪炳青史的著作《聊斋志异》。虽然生前得不到世人的理解和公正的评价,仙逝后他却以一部《聊斋志异》蜚声海内外。
聊斋俚曲传至今
除《聊斋志异》之外,蒲松龄还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文、赋、杂著,以及用当地方言土语创作的14种聊斋俚曲。
如今,被誉为“明清俗曲活化石”的聊斋俚曲已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聊斋志异》一雅一俗,成为蒲松龄创作之奇葩。还有为方便百姓识字、种田、养蚕、医病而编写的《日用俗字》、《历字文》、《农桑经》、《药祟书》等文化技术普及读物。
与此同时,《聊斋志异》还对其他各种艺术门类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中尤以戏曲、影视剧为最。据不完全统计,从年清代剧作家钱惟乔根据《阿宝》改编出第一部聊斋戏《鹦鹉媒》,迄今为止,《聊斋志异》中已约有86篇被改编成戏曲(包括被多次改编者),其中涉及京剧、川剧、评剧、昆剧、吕剧等近40个剧种,成为中国戏曲重要的题材源泉。从中国电影、电视发展伊始,聊斋题材就与中国影视剧结下了不解之缘,特别是近些年越来越受到青睐,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从年诞生的第一部聊斋题材影片《孝妇羹》至年的《画皮》,共拍摄聊斋题材电影30余部;从年拍摄的大型《聊斋》系列剧到近期热播的《新聊斋》,共拍摄聊斋题材电视剧10余部,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影视史上独具魅力的一道风景线。
蒲松龄去世后,故居一直由其他人居住,年毁于战火,仅剩残墙四堵。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山东省政府于年派专员修复蒲松龄故居。年,蒲松龄故居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破四旧”的浪潮冲击了蒲家庄,淄博四中的红卫兵查封了蒲松龄故居,蒲松龄墓园也未免劫难,红卫兵不仅砸毁了清雍正三年张元撰文的《柳泉蒲先生墓表》石碑及年新建的碑亭,而且还挖掘了蒲松龄墓,其随葬品被洗劫一空。蒲玉水同志,排除各种艰难险阻,把从墓里挖出并流失的四枚印章及旱烟袋、锡酒壶、酒杯、铜镜、香炉、灯台等,从民间一一收回,年,故居被重新收回。是年,对原有房舍进行了修缮和整理。年,山东省革命委员会重新公布蒲松龄故居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故居旧址,附属展室、柳泉、墓园)。淄博市政府于年以蒲松龄故居为主体成立了蒲松龄纪念馆。经过三十多年的完善,蒲松龄纪念馆已扩建形成七个院落,八个陈列展厅。年,蒲松龄故居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以蒲松龄故居所在地蒲家庄为中心、以蒲松龄故居及其附属保护遗址柳泉与蒲松龄墓园为看点的聊斋文化旅游景点,以及当年蒲松龄坐馆的西铺毕家(现以蒲松龄纪念馆分馆的名义命名为蒲松龄书馆)、王村西铺等古村落、《聊斋志异》中出现过山蜃奇观的奂山、蒲松龄游览过并在其诗文中大加赞美的豹山、黉山、青云寺等多处景观,与淄博境内众多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若聊斋先生在天有灵,看到志异的世代传承和故居的保护发展,定不怕辜负生前的寂寞了吧。
END
(资料来源:蒲松龄纪念馆)
(特别感谢:吴兴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jq/9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