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录音:刘姝雅
咚!咚!咚!
快接收文章啦!
这是微感动获奖文章第一篇
快往下看
很精彩的呦
中文系的她
--写给《花田半亩》的作者
田维
大家都叫她叫“田田”,取自《江南》里很喜欢的一句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很美。正如她本人认为,莲,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生命无限延伸的状态;她唯一的一本书——《花田半亩》,书名取自南宋哲学家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也很美,那是她的一方花田。
她
喜欢的花是龙胆花,花语是:爱上忧伤的你。龙胆花的根如龙胆般苦,如何不忧伤?只是那独有的蓝色,分明是不屈的人,对生命的绚丽呐喊和抗争,像她一样不凡的绚丽,像她的《花田半亩》一样清新的绚丽。因此,书里那枚画着龙胆花的书签,一直被我珍藏着。
她
的文字纯美而清秀、诗意而舒适,给人的感觉就像在书店的角落初见她本人,安静、不争、诗书气质,眼角挂着病态却掩饰不了眼睛里的灵气,分明有故事却纯白。
有人说字如其人,我想是她文如其人。走进《花田半亩》,就像走进乡间的油菜花田,泥土飘香,蜂蝶自来;走进晨间的森林,晨雾缭绕、泉水自流。干净的文字,来自纯粹的内心。田田,是这样的人。
她的日记
她
的文字来自她的日记,她的日记来自她的博客。七年如一日,笔耕不缀。那本叫做《花田半亩》的日记在枕边,每晚睡前读一篇,陪我度过了整个高三、走过了各种生活的起伏。日记不止有对生活的记录,也有对文学的探讨、对灵感的创作、对生活的感恩。
她写《聊斋志异》之《婴宁》,说她新婚像婴儿一般在花间笑着;她写雨天晴天,一定离不了一番关于生命的思考;她写妈妈,说多希望她再孕育她一次,以获得健康的身体;她写阿菲,一定会认真的把歌词抄录下来;她写朋友,先会快乐的分享再是感恩的自语。
蝶儿飞走了
她
从人间飞走时21岁,跟我一般年龄。她也曾为高考奋斗,来到能够实现自己梦想的首都语言大学。她做到了,成了梁晓声老师的学生。他欣赏她,认为她有不凡的文学悟性。可还是没留住她,他说:“花田仍在,蝶儿飞走了。”
曾无数次想起她在长着紫色野花的花海里灿烂的笑容。我想,她也曾期待未来、也曾欢喜于生命的每个场景、并对未知事物准备好了探索吧……所以她热爱着一切:写作、绘画、摄影、养花、写影评、读书、学习。
她就读于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跟阿盈谈起田田时我突然想起,她们都是中文系。阿盈不止一次跟我说:“你不该读法学,应该跟我一起来中文系。”第一次我说:“中文系你替我读,我下辈子”;第二次我说:“很遗憾,不过……既来之,则安之。”
找到自己的方式
不
是选择了妥协,而是找到了自己的方式。世界上的事物有很多打开方式,没有此一定非彼不可。《傲慢与偏见》里的伊丽莎白仍然是女神级的偶像;《飘》里的郝思嘉仍然令人想起可悲可叹也可理解;《红楼梦》和《金粉世家》里林黛玉和冷清秋的相关之处仍然可以探究;《京华烟云》姚木兰与父亲的家国大义仍然令人肃然起敬……
董卿曾引用过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名言:“上帝给了我一双看不见的眼睛,我依然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平凡的世界》依然平凡,世界里的小人物却平凡的不平凡着;《挪威的森林》不是一个接近大自然的动人森林,是世界这个大森林里众生的美与丑;《穆斯林的葬礼》的确是一场盛大的葬礼,在埋葬的同时也在新生;《变形计》赤裸的撕扯着人性,却是为了去寻找更为美好的东西……相反的方向有相反之美丽。
渴望
田田用21岁的年华与故事告诉我:没有不可前行的力量,只有失去热情与初衷的自己。世界上有很多绝症患者,愿意与之抗争的人很少,田田是其中之一,也是特别的那一个。在人间她是天使,在天堂她也是。
读她的日记,感觉像是自己经历了一场浩劫,是自己刚写好准备读读的作品,又好像是她在同自己对话……也许是因为风格太相似,令自己不由衷地对这个女孩子惺惺相惜。不同的是,我不及她坚持,也没有她勇敢。是的,田田,虽然来不及遇见你,但你让我看到了另一个自己。
《花田》只有“半亩”,不过对一个渴望种花的人而言,已经足够。花的盛开就像生命的盛开,她喜欢种花,因为热爱生命。花开的时候大多是春天,而她的笑与声,能让花田里的花时时开放。因为花会败,时间可以凝固。
“蝶儿飞走了”,花田常在。成千上万的蝶儿又会飞来,欣赏她姹紫嫣红的杰作,我是其中之一。
中文系的田,天堂的田
愿你安好
你的日记想必还想继续写下去
我来替你执笔
你的花田仍为一方,我们来另辟阡陌
天堂也能听见阿菲的歌吧?
愿你安好……
这只是第一篇
想了解更多获奖的优秀的文章
请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jq/9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