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中国古代名著,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四大名著是最先跳进脑海的作品。
吴承恩的神魔小说《西游记》,四人一马的长途旅行;施耐庵的英雄小说《水浒传》,好汉轰轰烈烈的起义却失败收场。曹雪芹的《红楼梦》,一段木石姻缘的爱情悲剧;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三分天下,无数英才豪杰。
何况四大名著还是中学生中考必考的作品。多少个日夜里,无数中学生认真苦读,“头悬梁,锥刺股”的死记硬背就为了考试多那么几分,排名进那么几位。
可以说,四大名著在中国是众人皆知,影响深远。
不过在民国初,其实文学界认可的影响深刻的古典名著是有六部的。除了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还有两部在当初也是被评进六大名著的。
分别就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怪力乱神的志怪小说,狐狸妖鬼与凡人的爱恨情仇;还有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古代小说讽刺作品的佼佼者。相对于上面的四大名著,这两部作品的名声就没那么大了。
《聊斋志异》还因为各种改编的影视作品为人所知,人狐人鬼的爱情故事讨人喜欢,甜虐交加又催人落泪。
而《儒林外史》就没那么幸运了,改编成的影视作品又少。难得有一部电视剧《儒林外史之啼笑书香》,还是有之前因《白夜追凶》大火的潘粤明主演,可惜也因为种种原因,积压多年,都未能如愿上线播出。
至于为什么六大名著如今却是四大名著?
那是因为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发展文艺事业,丰富民众的文学生活,人民文学出版社响应国家号召,就从那六大名著中精心选择。最终就只留下《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这四部了。虽然《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不幸落选,但是这两部也是极其优秀的小说。
虽然错过扬名立万的机会,但是宝珠也不应蒙尘,还是应该广为推广才是。大家说是不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qj/13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