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书评 >> 正文 >> 正文

浅论02从婴宁看蒲松龄的自然观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22/5/15

力匕

从《婴宁》看蒲松龄的自然观·上

花笑钟灵毓自然

《婴宁》出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此篇不仅描写了狐女婴宁与王子服的爱情,更刻画出了生活在人迹罕至的山野间,质朴美丽的自然环境所孕育出的、婴宁那单纯天真、爱花爱笑的性格。“自然精灵”化身的婴宁也成为了作者情志的理想寄托。

自然生万物

万物有灵光

(壹)质朴明丽的生存环境描写

“自然的美”

蒲松龄对婴宁生活环境的花草树木着墨众多。狐狸生、鬼母养大的婴宁自幼生活在乡野之间,原始美丽的自然孕育出婴宁天真烂漫的性格,生机盎然的自然与作为自然之子的婴宁相互统一,共同凝结着作者情物相看,内外通融的自然观。

对环境的描绘在淡化情节冲突、着重刻画婴宁形象的《婴宁》小说中具有重要作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删稿》中讲到:“一切景语皆情语”,婴宁生活的自然环境不仅衬托主人公诗意的性格,更包含蒲翁对自然世界的感情。

目光所及,是翠山、白石、红花、粉壁,高饱和度的笔墨将自然界点染上温馨怡人的暖色调;从远处重峦叠嶂的山、谷底寂静无人的鸟道,再至花木四合的茅草屋、干净整洁的几塌,作者以广角镜头与素描手法,将婴宁居处的原始纯朴尽收笔中。丝柳、桃杏、豆棚花、海棠、细草、杨花、修竹等丰富而清新的植物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清新画卷,配以天空中习习鸟鸣,营造出世俗社会不具备的清朗幽雅的诗意氛围,让读者心生向往。

蒲松龄打破小说与诗歌意境创作的疆界,但不事雕琢,而尽可能展现自然的真实,使我们切真感受到《婴宁》内在风格的自然精神与作者别具匠心的情感寄托。与《婴宁》类似,《晚霞》让读者神游在十亩莲花并开的壮阔美景中;《王桂庵》芸娘的亭园,仅以红蕉与绿篱相协调的寥寥数笔,便隐见一幅古朴、清淡、闲适的画面。

蒲松龄笔下的自然环境视野广阔、色彩雅丽,素描的笔触却将丰富意象融合为恬静柔和的氛围,在《聊斋志异》中成功搭建起一个个空灵自由、活力四射、纯朴美丽、万物可爱的花狐世界,自然和人物的品质达到由内而外的完美统一。

(西游记上与婴宁下)

在塑造了众多妖怪形象的名著《西游记》中,令人战栗的狂风、枯树败草与飞禽走兽等意象淋漓尽致地渲染妖怪的阴森可怖。同样的妖怪的居处,而蒲松龄的描写却大有不同。虽然婴宁居住在静寂荒芜、人烟稀少的山野中,作者并未将原始环境事无巨细地描摹出来,而是有所内化,单以风光旖旎、春和景明的环境展现出作者对生态美好的设置,衬托人物自然天性。

不同的自然环境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虽然蒲翁交待了婴宁“狐生鬼养”的身世,但归根到底,婴宁还是自然所孕育的灵秀,外界的自然环境与狐女内外兼美的特征合融互通,形成整体。

圣境寓真情

物我齐相一

(贰)纯真痴美的人物形象塑造

“自然的美”

《聊斋志异》对“自然美”的展现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是少见的存在。婴宁的自然美不仅是与自然界呼应的审美关照,更指这一组形象所展示出的自然人性之美——蕴含着纯真、健康、生机的天性,是我们探访蒲松龄至性存真、物我齐一自然观的窗口。

从外貌看,年轻貌美、风华正茂的婴宁宛如自然灵秀孕育的精灵,她的美是无可置疑的。婴宁初登场发生在料峭的早春,沉睡的万物正待复苏,作者以“容华绝代,笑容可掬”描绘婴宁的姣姣容颜,仅一面之缘,饱读圣贤书的秀才竟对她一见钟情;路过的西邻子偶然一见,便为之倾倒。蒲翁还把婴宁容貌与自然界美丽的花联系起来,娇嫩的杏花、似锦的海棠、灼灼的碧桃再现了婴宁青春的年纪与蓬勃的生命,渲染出婴宁外貌中“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

从内在性格看,婴宁具有灵动纯真的自然美。爱笑成憨与爱花成痴,是婴宁性格最为直接的展示,这两大特征贯穿全文,成为作者自然审美理想的化身。与传统审美不同,婴宁的笑是不受拘束的——她欢快地笑、痴狂地笑、嗤讽地笑,肆意的笑容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流露出绝不作伪装的真实。善笑成痴让婴宁与四邻“打成一片”,给沉闷的人世社会带来欢乐,疗解忧愁。婴宁爱花成痴。在自然世界的婴宁总是伴着各种花儿出现,所居之处繁花缤纷,姹紫嫣红。来到王家后,婴宁她仍不改爱花性格,甚至“窃典金钗,购佳种”,阶砌藩溷,无非花者。婴宁爱花成痴,正是她至性天真的自然流露,更是蒲翁顺应自然这一信念的外化。

除至纯至善的性情外,婴宁这一角色还被作者赋予了超越自然、高洁无暇的人性情感。婴宁这只“狐女”不仅具有无拘无束的自然之性,更有作者所赋予更加丰满的人性。婴宁孝顺善良、乐于助人且能明辨是非,对哺养自己多年的鬼母,她心怀感恩;对家人邻里,她与之为善;对心怀不轨的西邻子,她明辨善恶。异史氏称,婴宁似一株“笑矣乎”的山中小草,一嗅其味便会发笑不可遏,以草而非以花喻人,更见其态,草木只可生长于山野之间,非远离喧嚣处无可焕发生机,终究在尘世重现生机。

婴宁宛如自然界孕育的精灵,她纯真之情冲击着当时封建腐朽、氛围沉闷的社会风气,高洁之性使形象完美与鲜活。自然美化身的狐女是蒲松龄自然审美的理想形象,也是他对现实社会的期望。通过作者寓言式叙事,这一象征性人物,成为蒲翁对自然亲近之心、自身理想审美与崇高追求的寄托。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sp/113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