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代,传奇小说呈现出兴盛的势头,形成与宋元话本小说雅俗并行的局面。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最富有创造性、文学成就最高的以志怪传奇为特征的文言小说。
《聊斋志异》总共近五百篇,体式、题材、作法和风格多种多样。书中绝大部分篇章书写的是神仙狐鬼精魅故事,有的是异类化入人间,有的是人化入幻境幻狱,也有人、物互变的内容,具有超现实的虚幻性、奇异性,即使是写现实生活的篇章,如《田七郎》、《王贵庵》等,也往往添加一些虚幻之比,在现实的基础上涂抹上奇异的色彩。
《聊斋志异》里的神仙狐媚故事,都是出自于他个人心灵的创造,是其有意识地结撰奇异故事,个中有所寄托、寓意。《聊斋志异》虽然谈狐说鬼,但却最贴近社会人生,具有一种既宽广而又集中的独具的视角。
联系蒲松龄的一生境遇和他言志抒情的诗篇,则不难感知他笔下的狐鬼世界大部分是由他个人的生活感受生发出来的,表现了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憧憬,凝聚着他大半生的苦乐。他十九岁进学,却屡应乡试不中,断绝了功名之路。他饱受着考试的折磨,一次次名落孙山,沮丧、悲哀、愤懑不仅倾注在诗词里,也借助他笔下的狐鬼世界说出来。《叶生》中,叶生怀才不遇,抑郁而死,死不瞑目,幻形流于世上,将生前的制艺文传授给一个年轻人,同样的文章,那个青年却皆试皆捷,顺利步入仕途,这正是蒲松龄“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困于名场”的生动写照。
但是蒲松龄没有将自己的小说创作局限于仅有的个人的境遇而发,只写个人的失意、落寞。在那个时代,官绅为富不仁,压榨、欺凌百姓是普遍的现象,而蒲松龄则有着一副关心世道、关怀民苦的热心肠,仗义执言,刺贪刺虐。如《促织》就表现了一个严肃的主题:“天子以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表现了蒲松龄关心民间疾苦的精神。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sp/12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