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书评 >> 正文 >> 正文

聊斋志异书生为报知己之恩,不惜剜心头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24/3/8

书生为报知己之恩,不惜剜心头肉做药引。《聊斋志异》连城,一个令人感动不已的爱情故事。

唐朝年间,晋宁县有位姓乔的书生,年少成名,文采斐然,可惜的是二十多岁了依旧穷困潦倒,日子过得很艰难。

但是乔生品行高洁,为人正直,他有一好友,姓顾,英年早逝,留下孤儿寡母甚为可怜,乔生竭尽所能的接济他们,令人赞叹不已。

当地县令很欣赏乔生的文采,对他颇为器重,后来县令因病故去,家中孩子尚幼,一家人滞留在晋宁。

乔生变卖自己的房产,买了棺椁往返两千多里地,把县令一家送回老家安置,文人们更加敬重乔生,可乔生的日子也愈发贫穷。

彼时,有位姓史的举人,有一女儿名叫连城,知书达理,温婉秀美,绣工更是精湛,举人对自己的女儿视若珠宝,一次他拿出女儿绣的一幅“倦绣图”,以图题诗为由张榜,想在年轻的书生中挑选一位做自己的乘龙快婿。

乔生写两首献上,一首是:“慵鬟高髻绿婆娑,早向兰窗绣碧荷。刺到鸳鸯魂欲断,暗停针线蹙双蛾。”另一首专门称赞绣工的是:“绣线挑来似写生,幅中花鸟自天成。当年织锦非长技,幸把回文感圣明。”

连城见到这两首诗极为喜欢,便向父亲赞扬乔生的才华。可是史举人嫌弃乔生家境贫寒,再有文采,也不能当饭吃,怕委屈了自己的宝贝女儿,不愿意。

连城却情系乔生再也放不下,逢人便赞乔生,更是托自己的老妈子假借父亲的名义给乔生送银子,资助他读书。乔生感激不尽说连城是其知己,对她越发思慕。

可是天不遂人愿,不久,连城和盐商王化成的儿子定了婚,乔生大失所望,对连城更是魂牵梦绕,日思夜想个不停。

连城也百般不愿,急火攻心,不久就病了,卧床不起,一家人急得手足无措。一位从西域来的和尚,自称能治好连城的病,但是需要一钱男子胸口上的肉作为药引。

史举人派人告诉王化成这个消息,王化成说:“你的女儿是你的心头肉,我儿子是我的心头肉,为自己伤害别人,绝对不行。”

史举人听后,心中愤慨,于是说:“谁愿意把自己身上的肉割下来救我女儿,连城便嫁给他。”

乔生听后,回到家,把自己的肉剜下来交给和尚,自己却鲜血淋漓,和尚忙给他敷上药粉止血。

和尚把乔生的心头肉捣碎,和着其他药做成三个药丸给连城服下,果然,连城的病不久就好了。

史举人想信守承诺把连城嫁给乔生,王化成知道后大怒,要状告史举人一女想嫁二夫。

史举人害怕王家势力大,惹官司上身,就摆下丰盛的筵席请来乔生,还拿出一千两银子放在桌上说:“可能要辜负你对小女的救命之恩了,用这些银子略表寸心吧!”把毁约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乔生听完后目瞪口呆,生气地说:“我之所以割下心头肉,是为了报答知己,我又不是卖肉的!”说完拂袖而去。连城听说后,大为感动。

她托老妈子前去传话所:“以你的才华,不会久居人下,定能飞黄腾达,何愁没有美女投怀送抱,我近来做梦很不吉利,活不过三年,不要跟别人挣我这个薄命之人。”

乔生说:“士为知己者死,我做这些是为了报恩,不是因为她的美貌,如果她能明白我的一片苦心,不做夫妻又何妨?等我们相逢时她对我展颜一笑,我就死而无憾了。”

几天后,乔生外出,正好碰到连城从叔父家回来,两人四目相对,连城秋波送情,笑颜如花的看着他,乔生高兴地忘乎所以说:“连城真是我的知心人。”

不久,王化成托人到史举人家去商议婚期,连城听说后,又病了,这次再也回天乏力,药石罔医,几个月后,就死了。乔生前去吊唁,痛哭不已,因伤心过度,也魂归西去。

都说情深不寿,郎才女貌的一对痴心人,因为门第双双赴了黄泉,结局令人唏嘘不已。我们都喜欢圆满的结局,他们的后续故事如何?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sp/131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