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精也曾被人崇拜过。现在,当我们谈论狐狸精时,它不是一个好词。这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诅咒。它被用来描述女人的诱惑,阴险、狡猾和轻率。但话虽这么说,你可能不相信历史上的狐狸精曾经是一个正面形象。狐狸精不是放荡和魅力的代表,而是一种被崇拜的吉祥物。这可能让很多人感到惊讶。所以,今天我将讲解一下狐狸精形象的演变过程。
在中国神话中,传说大禹的妻子是涂山的女妖,是一个狐族。事实上,她很可能是以狐狸为图腾的氏族后裔。这名女子被称为狐狸精,她为夏朝的创始人大禹生了一个儿子“启”。事实上,狐狸图腾崇拜在原始社会已经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比如纯狐家族和有苏氏家族,他们都以狐狸为图腾,而著名的苏妲己就是有苏氏的女子。在《山海经》中,狐狸是一种吉祥的瑞兽,所以最早的狐仙形象是作为吉祥的野瑞兽出现的,这最早记录在《周易》和《山海经》中。《周易》中有一则卦辞说,九二:田获三狐,得黄失,贞吉。这可能是把狐狸当作占卜预兆的最早记录。
在先秦两汉时期,狐狸有着崇高的地位。他与龙、麒麟、凤凰一起成为四大祥瑞。狐狸在当时还是一种瑞兽。据说,九尾白狐是一种罕见的祥瑞征兆,也就是所谓的“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证也”。因此,狐狸也成为了人们崇拜的五仙之一。这五位神仙分别是狐仙:狐狸,黄仙:黄鼠狼,白仙:刺猬,柳仙:蛇,灰仙:老鼠。所以在这个时候,狐狸精拥有无限的风光势头。而自汉朝末年起狐狸就受到贬低。
比如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在解读狐这个字时,就称之为“狐,妖兽,鬼所乘之”。再到魏晋以后,狐妖理论就更为普遍了,甚至被称为“妖魔鬼怪”。正是在这个时候,狐狸精正式成为诱惑男人的代名词。列如,东晋葛洪的抱补子中提到:狐狸、豺狼都能活到岁,当它们活到岁时,就可以变成人形。到此为止,狐狸形象已经完全固化,所以说狐狸精形象的转变,汉末魏晋是一个关键时期。到唐宋志怪小说开始发源并流行,狐狸精这个形象开始在历史舞台上演绎着越来越丰富的角色,比如酉阳杂俎,太平广记等书中都记载有不少关于狐狸精的故事,而清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更是描写了许多狐怪鬼仙,这就更加加深了我们对狐狸精的认识。事实上,狐狸精原本是一种吉祥的瑞兽,它的“变坏”只是后人小说演绎的结果。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关于狐狸精魅惑人的民间故事太多了,狐狸精的负面形象也越来越深入人心,这就是为什么狐狸精这个词现在被用作贬义词的原因。如今,这狐狸精特指那些善于与男人交往,以色诱人,性感美丽的女子,甚至成了女性第三者的代名词,再也翻不了身了。
说到这里,狐狸精的由来已经讲完了,你有什么不同得见解吗?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相互探讨。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w/12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