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译文 >> 正文 >> 正文

聊斋全图水莽草祝生寇女毒草结缘,尽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25/3/10
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http://www.znlvye.com/

《聊斋全图》是按照清代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原作故事而绘制的彩绘连环画,全套90余册,大约在清代光绪年间完成。

现今已知的仅存23册,且已散佚于世界各地,其中奥地利国家图书馆收藏了其中17册,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扫描版,书中夹有德文说明,表明该书是在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被俄国军官维列察金带到欧洲的。瑞士日内瓦马丁博德默基金图书馆藏有第28册。私人收藏的第24册、39册及67册出现在年的美国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第55册在年6月由德国纳高拍卖公司拍出。另有一册于年3月由纽约邦瀚斯公司以2万美元成交,册次不明。

此书大部分遗失是我们中国文化传承上的一大遗憾!

《水莽草》收录在《聊斋志异》原书卷二,是一个关于水莽草的故事,详细叙述了主人公祝生与寇三娘因水莽草而结缘,继而结为夫妻,积善行德,终得好报的幻异故事。

有人说,《水莽草》是《聊斋志异》中最反映人心和最突出人性的作品,这一点我很认同。

主人公之一的祝生是一个具备多重性格的复杂形象,但不管祝生身体里暗藏着多少隐秘的角落,他最大的人性之光足以盖住那些阴暗面。因此,祝生的善终是蒲松龄的期待,更是一种对“好人一生平安”的渴望。

主人公之二的寇三娘,害人者终害己,心怀慈悲得善终。因为害死了祝生,寇三娘才被捉住不能入轮回。又因为她的善良本性,最终与祝生飞升为仙。

总之,“水莽草”非常考验人性,故事中设置的人物,充斥着人性善与恶对立面的丰富人格。在《水莽草》的故事中,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

在《聊斋全图》绘本中,《水莽草》收录在第十一册,现馆藏于奥地利国家图书馆。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湖北桃花江一带,流传这样一个民间传说。人如果误食了“水莽”这种毒草,就会毒发身亡,变成让人闻之色变的水莽鬼。

传说水莽鬼是不能进入投胎轮回的,称为“魅”,除非他引诱其他人吃下水莽草,成为自己的替死鬼,他才能解脱去投生。不然,只能日复一日承受毒发身亡的痛苦,不得超生。所以,在水莽草遍生的桃花江,当地的水莽鬼特别多。

湖北有一个习俗,就是称呼同龄人为“同年”,同年之间互投拜帖,互称庚兄庚弟,他们的下一辈则称他们为庚伯。

有一天,一个姓祝的书生去拜访他的同年,走到半路,口渴难耐,看到路旁有一个老婆婆搭着凉棚,供应免费茶水,就走上前讨茶喝。

老婆婆热情地将他迎入凉棚,殷勤地递上茶水。祝生闻了闻,觉得茶水有股异味,顿时心生警惕,没敢喝,放下茶杯就要走出茶棚。

老婆婆急忙拦住他,朝里屋喊到:“三娘!快给这位公子端一杯好茶来!”随着“哎”的一声清脆的回答,从里屋走出一个袅袅婷婷的少女,大概十四五岁的年纪,华服美衣,姿容艳绝,指上的戒指、腕上的镯子,光亮得能照见人影。

祝生忍不住神魂飘荡,从少女手上结过茶盏,闻了闻,芳香扑鼻,他立即一饮而尽,又忍不住向少女讨要第二杯。

见老婆婆不在旁边,祝生就想和少女戏谑玩笑一番。他一把抓住姑娘的纤纤玉手,从她手指上脱下一枚戒指。少女脸颊绯红,微微而笑。祝生更加六神无主了,便询问起她的家世。

少女说:“郎君晚上再来茶棚吧,我就住在茶棚。”祝生大喜,向她讨要了一小撮茶叶,连带着戒指一并藏好,就走了。

到了同年家后,祝生忽然感觉恶心难受,他怀疑在茶棚里喝的茶有问题,便把半路上讨喝茶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同年。

同年听了大骇,说道:“坏了,一定是水莽鬼!我的父亲就死在水莽鬼手里。这种毒无药可救,可怎么办呢?”

祝生惊惶万状,拿出茶叶一看,果然是水莽草,又掏出戒指,把那姑娘的神态容貌形容了一番。

同年思忖了片刻,说:“肯定是寇三娘!”

祝生一听这个名字与老婆婆叫“三娘”的称呼一样,忙问同年是怎么知道的。

同年说:“她是南村财主寇家的女儿,生得天生丽质,貌美如花,远近皆知。几年前因误食水莽草而死,现在化作魅在此害人!”

坊间传闻,被魅惑的人如果知道水莽鬼的姓名,只要拿到其生前穿过的旧裤子,煮水喝了,就可以痊愈。

同年让祝生在他家休息,自己则急忙赶到寇家,对寇三娘父母叙述详情,长跪哀恳。可是,寇家双亲因为有人给女儿当替身,为了让女儿解脱,坚决不给同年旧裤子。

同年愤然而归。祝生听说寇家父母不愿意救他,气得咬牙切齿,恨恨说道:“我如果死了,也绝不让他们的女儿投生!”

祝生惶惶归家,刚到家门口就倒地而亡。祝母悲痛号哭,葬了祝生。祝生的儿子刚满一岁,而祝生的妻子不愿意守寡,祝生去世半年后,就改嫁了。

祝生的老母亲年老体弱,独自艰难地养育着小孙儿,心力交瘁,朝夕悲啼。

一天,祝生的老母亲正抱着孙儿在屋里悲哭,祝生竟悄然而入。老母亲大骇,忙问他怎么回来的?祝生流泪回答道:“儿子在九泉之下听到母亲悲哭,心里非常难过,所以打算回来供养母亲。虽然我死了,但在阴间娶了老婆,我就是带着儿媳回来分担母亲的辛劳的,母亲千万莫要再悲伤了!”

祝母问:“儿媳是谁呀?”

祝生答道:“当初,寇家父母见死不救,眼睁睁看着我死,我非常恨他们,我死后即刻去寻寇三娘报仇,却不知道她在哪里,幸亏遇到庚伯,他告诉我寇三娘已经去任侍郎家投生了,我急忙赶到任侍郎家,把她强行抓走。现在寇三娘已经嫁给儿子为妻,夫唱妇随。“

祝生话音刚落,从门外进来一个美艳的女子,伏地跪拜祝母,祝生对母亲说:“这就是寇三娘。”

虽然两人都是鬼,祝母心里也颇感安慰。

祝生便开始差遣三娘干活。三娘虽然不擅长家务活,但温顺听话,让人心生怜爱。

从此,寇三娘就和祝生在祝家隐居了下来。

有一天,三娘思念娘家父母,就求婆婆去她娘家捎个信儿,让她爹娘过来看看她。祝生恨三娘的父母,不让母亲去,母亲心疼三娘,悄悄去寇家报了信。寇家父母听了祝母的话,大为惊骇,赶紧动身坐马车来到祝家看望女儿,一看果然是三娘,相对抱头痛哭。

寇母看到祝生家贫如洗,更是心疼女儿。寇三娘说:“女儿已非生人,嫌贫爱富还有何用?只要郎君和婆婆待我好,我就心满意足了。”

寇母又问三娘:“那个摆茶摊的老婆婆是谁?”三娘说:“那老婆婆姓倪,因为不能魅惑路人,所以求我给她帮忙。现在倪婆婆已经投生到郡城一户卖酒的人家里去了。”

三娘回完母亲的话,又对祝生说:“你既然是我寇家的女婿,为何不拜见岳父岳母,你让我现在很是尴尬啊!”

祝生听了三娘的话,连忙拜见寇爸寇妈。

随后,三娘亲自做饭做菜招待爹娘。寇家老两口看了很是心酸,回家后,立即派来两个丫鬟来祝家帮忙干活,还送来一百两银子,数十匹布,还经常送来酒肉和美食。

寇家父母想念女儿,有时会悄悄把三娘接回娘家居住。但是三娘在娘家住几天就会要求回夫家,说:“家里没人,我应该早些回去。”寇家还给祝生盖了新房子,华丽宽敞,所需物品一应俱全。但是祝生仍然记恨着寇家当初的绝情,从来不去岳父岳母家。

一天,村里有人中了水莽草的毒,死后又复活了,人们惊异不已,争相传说,都认为是怪事。

祝生说:“这是我救活的,我把作怪的鬼魅给赶跑了。”

祝母问他:“你为什么不找个替死鬼呢?”

祝生回答道:“儿子最恨那些找替死鬼的,我要将他们全部赶跑,哪里能干这种勾当呢?况且,儿子侍候母亲很高兴,不愿再另外投生了。”

从此,凡是中了水莽草毒的人,他的家人都备好丰盛的筵席,到祝家院子里祈求帮助,无不灵验。

又过了十几年,祝母去世了。祝生和三娘悲恸欲绝,但不接待来吊丧的客人,有客人来吊孝,他们就叫儿子披麻戴孝,给奶奶代为尽礼,哭哀守灵。

又过了两年,三娘夫妇给儿子娶了个媳妇,是任侍郎的孙女。当初,任侍郎听说三娘投生到自己家被祝生捉回这件奇异的事,专门驱车赶到祝家,和祝生订了翁婿之仪。到如今,任侍郎又将孙女嫁给了祝生的儿子,两家来往更加密切。

有一天,祝生对儿子说:“玉帝看到我对人世有功,册封我为‘四渎牧龙君’,现在就要去赴任了。”

话音刚落,就见庭院里出现四匹马,驾着一辆黄帷车,马的四条腿长满鳞甲。祝生夫妇盛装而出,同登马车。儿子、媳妇都哭拜在地,马车转瞬即消失不见。

祝生的儿子名叫祝鹗,字离尘。在征得寇家的同意后,他将三娘的尸骨与父亲的尸骨合葬在了一起。

.

附《水莽草》原文:

水莽,毒草也。蔓生似葛,花紫类扁豆,误食之立死,即为水莽鬼。俗传此鬼不得轮回,必再有毒死者始代之。以故楚中桃花江一带,此鬼尤多云。

楚人以同岁生者为同年,投刺相谒,呼庚兄庚弟,子侄呼庚伯,习俗然也。有祝生造其同年某,中途燥渴思饮。俄见道旁一媪,张棚施饮,趋之。媪承迎入棚,给奉甚殷。嗅之有异味,不类茶茗,置不饮,起而出。媪止客,急唤:“三娘,可将好茶一杯来。”俄有少女,捧茶自棚后出。年约十四五,姿容艳绝,指环臂钏,晶莹鉴影。生受盏神驰,嗅其茶,芳烈无伦,吸尽复索。觑媪出,戏捉纤腕,脱指环一枚。女赪颊微笑,生益惑。略诘门户。女云:“郎暮来,妾犹在此也。”生求茶叶一撮,并藏指环而去。至同年家,觉心头作恶,疑茶为患,以情告某。某骇曰:“殆矣!此水莽鬼也!先君死于是。是不可救,奈何?”生大惧,出茶叶验之,真水莽草也。又出指环,兼述女子情状。某悬想曰:“此必寇三娘也!”生以其名确符,问何故知。曰:“南村富室寇氏女夙有艳名,数年前误食水莽而死,必此为魅。”或言受魅者若知鬼之姓氏,求其故裆煮服可痊。某急诣寇所,实告以故,长跪哀恳。寇以其将代女死故,靳不与。某忿而返。以告生,生亦切齿恨之,曰:“我死,必不令彼女脱生!”某舁之归,将至家门而卒。母号啼,葬之。遗一子甫周岁。妻不能守,半年改醮去。母留孤自哺,劬瘁不堪,朝夕悲啼。一日方抱儿哭室中,生悄然忽入。母大骇,挥涕问之。答云:“儿地下闻母哭,甚怆于怀,故来奉晨昏耳。儿虽死,已有家室,即同来分母劳,母其勿悲。”母问:“儿妇何人?”曰:“寇氏坐听儿死,儿深恨之。死后欲寻三娘,而不知其处,近遇庚伯,始相指示。儿往,则三娘已投生任侍郎家,儿驰去,强捉之来。今为儿妇,亦相得,颇无苦。”移时门外一女子入,华妆艳丽,伏地拜母。生曰:“此寇三娘也。”虽非生人,母视之,情怀差慰。生便遣三娘操作,三娘雅不习惯,然承顺殊怜人。由此居故室,遂留不去。女请母告诸家。生意欲勿告,而母承女意,卒告之。寇家媪翁,闻而大骇,命车疾至,视之果三娘,相向哭失声。女劝止之。媪视生家良贫,意甚悼。女曰:“人已鬼,又何厌贫?祝郎母子,情意拳拳,儿固已安之矣。”因问:“茶媪谁也?”曰:“彼倪姓。自惭不能惑行人,故求儿助之耳。今已生于郡城卖浆者之家。”因顾生曰:“既婿矣,而不拜岳,妾复何心?”生乃投拜。女便入厨下,代母执炊供客。翁媪视之怆心,既归,即遣两婢来,为之服役;金百斤、布帛数十匹,酒胾不时馈送,小阜祝母矣。寇亦时招归宁。居数日,辄曰:“家中无人,宜早送儿还。”或故稽之,则飘然自归。翁乃代生起夏屋,营备臻至。然生终未尝至翁家。

一日村中有中水莽草毒者,死而复苏,竞传为异。生曰:“是我活之也。彼为李九所害,我为之驱其鬼而去之。”母曰:“汝何不取人以自代?”曰:“儿深恨此等辈,方将尽驱除之,何屑为此?且儿事母最乐,不愿生也。”由是中毒者,往往具丰筵祷祝其庭,辄有效。

积十余年母死。生夫妇哀毁,但不对客,惟命儿缞麻擗踊,教以礼义而已。葬母后又二年余,为儿娶妇。妇,任侍郎之孙女也。先是,任公妾生女数月而殇。后闻祝生之异,遂命驾其家,订翁婿焉。至是,遂以孙女妻其子,往来不绝矣。一日谓子曰:“上帝以我有功人世,策为‘四渎牧龙君’。今行矣。”俄见庭下有四马,驾黄幨车,马四股皆鳞甲。夫妻盛装出,同登一舆。子及妇皆泣拜,瞬息而渺。是日,寇家见女来,拜别翁媪,亦如生言。媪泣挽留。女曰:“祝郎先去矣。”出门遂不复见。其子名鹗,字离尘,请寇翁,以三娘骸骨与生合葬焉。

#长假读书清单#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w/14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