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译文 >> 正文 >> 正文

聊斋志异中除了鬼怪,还有什么呢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25/4/19
子曰:“子不语怪力乱神”,这出自于《论语·述而》,意思就是要对鬼神敬而远之。中国自古以来就对鬼神之说充满敬畏与好奇,因为好奇,所以想象,因为想象,所以创作。众所周知,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可谓一部内容丰富奇绝的文言文志怪小说集。聊斋志异里的大部分故事都是蒲松龄根据民间传说改编而成的,里面的故事多是以人间为背景,描写人与精灵怪力的各种纠缠。电视剧《聊斋》我们小时候大概都看过,提到《聊斋》我们总会想到《画皮》中那个天天把美女的皮囊贴在自己脸上去吃人的恶鬼,各种狐狼精怪,以及阴森恐怖的配乐。然而,《聊斋志异》若被仅仅视为狐精鬼怪之作,那未免太小看蒲松龄了。鲁迅曾这样评价:虽亦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屈,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换之状,如在眼前,又或易调改弦,别叙畸人异行,出于幻域,顿入人间,偶述锁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在蒲松龄的笔下,不仅描述出了另一个更繁杂的世界体系,更是将人性习气以及社会样貌细腻地呈现了出来。聊斋虽是文言,但把人写得极其传神,生动丰满,通而不俗,而未受到语体的束缚。冯镇峦评价其为“文章皆如锦绣”。而关于其题材的怪异性,构思的奇幻性,寓意的深广性,都构成了这部奇书独有的特征。形成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独特创造。《聊斋志异》不仅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还大量取材于有关神仙鬼狐、蛇虫鱼鸟、花草树木乃至烟云泉石的各种传说。既有凄风苦雨的人间,又有琼楼玉宇的天堂,既有昏天黑地的地狱,又有晶莹碧透的龙宫。蒲松龄个人坎坷的成长经历、时代背景、学识阅历和社会经验,都让他对所处的人世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因而写出的文章包含人间疾苦,兴衰荣辱等等,对人性的刻画也很深刻。《聊斋》赋予了其中的妖怪以丰富的人性,例如追求爱情富有正义感的狐狸精。其中对爱情的真挚追求,对邪恶势力的抗争反击,代表了人性中追求美好反抗邪恶的愿望。表面上是在写鬼狐,实际上是在写人,庖析人性,写得入木三分。同时,蒲松龄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官场的腐败、百姓生活的艰辛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郭沫若这样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通过《聊斋志异》,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妖怪与人之间纠缠的二三事,更了解了其对忠贞与人性之美的追求。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w/142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