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译文 >> 正文 >> 正文

红楼梦水浒传聊斋还原经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17/8/23

书评君已推送年中书赏入围书单《新京报书评周刊“年中好书”本入围书目》和终极书单《新京报书评周刊“年中好书”终极书单》两份书目。

在接下来这段时间,我们将每天向你介绍3本入选终极书单的好书。

今天的主题为“文心雕龙”。诗评家江弱水的《诗的八堂课》围绕博弈、滋味、声文、肌理、玄思、情色、乡愁、死亡八个话题展开,为我们如何读诗、品诗、感受诗提供了绝好的借鉴,毕飞宇的小说课则告诉我们,他的私人阅读经验及感悟,很有启发性。而《现代艺术年》则以细致入微的场景还原的方式,将艺术史上若干重要事件和发展流派按照时间顺序,向读者娓娓道来。

除上述三本之外,书评君同时在每本评语之后各添列了两本延伸阅读书目,或有相同的主题,或有相同的思考维度。

《诗的八堂课》

作者:江弱水

版本:商务印书馆年1月

  

诗应该怎么读?一个真正的诗人,不但要通晓字词的涵义,还要明白字句的声音、颜色、温度、嗅味,能像身体感官感受冷暖痛痒那样理解和体悟诗句。《诗的八堂课》为我们如何读诗、品诗、感受诗提供了绝好的借鉴。所谓“八堂课”,即围绕博弈、滋味、声文、肌理、玄思、情色、乡愁、死亡八个话题展开,纵横古今中外之诗文,挑拣、萃取诗句,烹饪成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诗的盛宴。自《古典诗的现代性》起,江弱水便从现代诗学的观点出发,用“抽思织锦”的方式,重读与阐释中国古典诗词,试图打破时空的桎梏,建构以汉语古典诗学观念为核心的普适诗学观念。“假设我愿意称自己是批评家的话,我愿意把我的文字写得很漂亮,这个漂亮不是美,而是到位。”作者似一游侠,穿梭于中西文理的茂林之间,颉取古今中外之锦囊,言语精当,出手审慎,摘叶飞花,皆可伤人。“诗歌就是唤起你对日常事物所拥有的魅力的重新发现。读诗读多了,事实上是让我们拥有更多情感表达的方式和能力。”从这一维度来看,《诗的八堂课》恰是在尝试唤起沉睡于我们基因中的文化记忆。“诗是招魂的声音,是宽纵和亲昵的音乐,是引领我们回家的路。”在一轮又一轮“诗词热”和层出不穷的诗歌比赛备受瞩目的当下,将诗交还给诗本身,安静地品诗,这很难得。(张畅)

  

延伸阅读

《春秋来信》

作者:张枣

版本:新经典文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年2月

“只要一想起一生中最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张枣和他的诗,没有呐喊,没有宣告,没有地狱,没有呼号,有的只是轻盈地存在于世间,供人品读、琢磨。这是他生前唯一出版的诗集,像语言的一把钥匙,开启隽永的诗情与柔软的心。

《我们时代的诗人》

作者:陈东东

版本:东方出版中心年4月

作者相信,现代汉语诗歌的归根复命,就是能够在一个更大的范围里,跟历来的全部文学构筑起共时并存的整体,成为这个整体里的传统。陈东东笔下的诗人们一边搏击于生存洪流,一边让精神世界自我升华。这本书关于诗人与诗作,也关于时代与生命。

 

《现代艺术年》

作者:(英)威尔·贡培兹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年3月

如何欣赏现代艺术?现代艺术馆或博物馆里的抽象艺术品意义何在?英国艺术评论家威尔·贡培兹的《现代艺术年》可以解惑。“我写作此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和这些精深的大部头著作相抗衡——我也没这个能力——而是提供一些不同的东西:一本个人化的、充满趣闻的、有信息量的书,按时间顺序,讲述从印象派至今的现代艺术故事。”贡培兹以细致入微的场景还原的方式,将艺术史上若干重要事件和发展流派按照时间顺序,向读者娓娓道来。“我不认为,评判一件崭新的当代艺术品是好是坏是关键所在——时间会替我们完成这项工作。更重要的是,理解它在何处、何以融入现代艺术史。”贡培兹时而将观看的视角拉近,聚焦于一件现代艺术品;时而将视线放远,从艺术史的维度分析某一流派或某位艺术家何以被铭记。李洋评价该书:“现代艺术的发生和发展始终是艺术史上最为复杂的一段历史,而全书以现代艺术的各个流派和关键人物作为章节,以谨慎、轻松、深入浅出的写作风格,在艺术史的文献和作品之间穿针引线,举重若轻,把现代艺术不同流派之间的渊源关系、艺术特征和相互影响,讲得清楚明白。”(张畅)

 

延伸阅读

《图画史》

作者:(英)大卫·霍克尼、马丁·盖福德版本: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年1月

平面上的笔痕为什么会有意义?如何在静态图画中呈现运动?古今图画制作者都面临一个共同难题:如何将时空压缩进一幅静态的图像?这部图画史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类如何观看世界,以及如何理解自身。

《浪漫主义革命》

作者:(英)蒂莫西·C·W·布莱宁版本: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年4月

18、19世纪间,当启蒙运动用理性和功利压制了人们挥洒个性、表达情感的本性,卢梭、歌德等巨匠领衔了一场文艺狂飙。

  

《小说课》

作者:毕飞宇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年2月

  

作家毕飞宇把小说看得很重。抛开作家身份,他对于做一个理想读者的兴趣同样浓烈。他有火眼金睛,也有“草蛇灰线”的基本功,在《聊斋志异》《红楼梦》《水浒传》中像一条细蛇那样沉潜穿行,也带着“喜欢别人家东西的滋味”这样复杂的心情深入哈代、海明威、奈保尔这些西方文学大师的小说细部。他够深邃,从《水浒传》的林冲“出庙门东头去”和《红楼梦》的王熙凤“一步步行来赞赏”里,读出人性中最克制的绝望和最令人不寒而栗的冷酷;他够慈悲,从莫泊桑《项链》的寓意里,居然就品出了在那个作家纷纷批判资本物欲横流的时代,尚存于社会基底的“契约”与“耐心”;他够敏感,用温度冷热去判断一本小说的质地——他说鲁迅小说的基础体温是冷的,但他的火候刚刚好;他够耐心,海明威一篇《杀手》,他慢吞吞如放纪录片一般,渐渐渗透出作家赋予文本人物对话之间蕴含的杀气,他是那个真正看见了海面下冰山一角的人。毕飞宇还原经典之为经典的理由,用最笨的功夫——对于小说人物的原型、家世甚至八卦,全都不着心力。他坐在讲台中间,气运丹田,先稳住自己,再稳住台下的人,徐徐讲述构成一部伟大小说的配方。文学的魅力,语言的力量,在这个“说小说的人”的唇齿间,穿透了时空的虚无边际,荡漾开“花间一壶酒”的意境。(柏琳)

延伸阅读

  

《不负责任的自我》

作者:(英)詹姆斯·伍德版本:河南大学出版社年5月

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在摆脱了“学院”的文学话语系统后,他满怀热情地投入到莎士比亚等大师的世界中,以诚与真,开展炽热的文学想象。

《J.M.库切文学评论集》

作者:(南非)J.M.库切版本:浙江文艺出版社年3月

年诺奖得主库切在这套融汇其20年文学阅读和评论的辑录中,冷静地切入里尔克、卡夫卡这些现代主义德语作家的内里,同时不忘剖析奥兹、莱辛等20世纪文学巨匠的秘密。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编辑:孔雪;张进。欢迎转发分享朋友圈,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新京报书评周刊“年中好书”终极书单

新京报书评周刊“年中好书”本入围书目

直接点击关键词查看以往的精彩~

女德

梅贻琦

林奕含

女性与饭局

钱理群

畅销书

高考恢复40年

周作人

衡水中学

读书日

不想工作

人民的名义

平庸之恶

假课文

养猫

自闭症

法律与舆论

春日赏花

原生家庭

婚外恋

性教育

古典诗词

刷热点

安·兰德

“爱国主义”

共享单车

胡适

国学低俗化

弟子规

年度好书

人生无意义

朋友圈

黄永玉

高房价

篡改历史

抑郁症

沈石溪

心灵鸡汤

扫描







































白癜风的药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w/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