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就准备翻译《聊斋志异》,好学习蒲松龄的讲故事的方法与套路,且能完成写作任务,亦能了解一些古字词的用法。这是一石三鸟呀!
这样的好事,当然是要干的。可自己的古文功底实在不敢恭维,无法完全看懂,还谈什么翻译,就这样搁置了。今天,无意中,在《简书》看到一个叫池风晓的笔友,翻译了《聊斋》,相当的流畅。不用说,她的古文功底比我好的多;同样,不可否定的是白话文也是超过我的。
知耻而后进,明知自己的不足,且自己的想法,可能还早过她。但人家已经有了行动,而自己考虑自己的文字的水平,就一拖再拖。真是惭愧的很。
最好学习古文的方式,就是自己偿试翻译。而古文的用词很是精简,白话它的同时,也会让自己冗长、不通的文字,在潜移默化中变得简短、精准。
我常常的写不出文章来,而白白无效的思考,的确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不如定下心来翻译。考虑翻译不了,也是一种过份的担心。不懂的字词,完全可以请求搜索引擎。
不记得什么时间,可能是年初,可能是去年。也见一个笔友在翻译宋词的同时,结合自己家乡的风俗人情,写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山水散文来。当时,我就有点惊讶,这是文学上的二次创作,没有试过,不知道难度怎么样。但至少,那也是一种练笔的方式,是值得我借鉴的。
我知道,当我真正行动起来。凭着自己现有的文学水平,面对古诗词,白话它们,的确有相当大的难度。可我不能再等了,有难度进步得才叫快,你们说是不是。只是白话后,可能就变了味,我原谅我自己,也请笔友们原谅我翻译的不够准确。
在准备翻译前,有一个搞笑的想法,我不得不说。好象在去年,我试图翻译史记。那真的是有着大无畏的精神。我在想,是不是越无知的人,胆子越大。如果凭着他无知的胆大精神,起个头,在受罪地努力下去,相信那收获是惊人的。可那种苦,我能吃得消吗?
好了,不切实际的想法,在冷静过后,也算是放弃了。可《聊斋》,我是一定要翻译的。因为我喜欢神鬼狐精的故事。
希望我有意志翻译下去,更希望在翻译的同时,能写出新的,具有吴氏特色的狐狐狸精来。
这么的胡扯几句,仅作吴版的《白话聊斋》前言。
相关事宜请
芜湖缘起心理咨询中心
思无邪心理工作室
思无邪心理白癜风最佳治疗方法百癜疯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w/3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