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译文 >> 正文 >> 正文

百草散文李三峰诗书从来滋味长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19/3/8

“仁厚心,海天量,笑谈世事茶水淡;布衣暖,菜根香,诗书从来滋味长。”这是正挂在父亲客厅墙上的一幅字,是父亲的良师益友温暖先生亲自编撰书写送给父亲的。这幅字不仅巧妙地嵌入了父亲的名字,而且形象地刻画出父亲淡泊名利、甘于清贫、严谨治学的风格。

父亲只有初中文化,但在四十多年的工作生涯中,从未放弃读书、思考、写作,父亲爱学勤学善学的好习惯一直保持到如今近八十高龄,深深影响了不仅我们姊妹,还有我的一双儿女。

记得我八九岁时,正是八十年代初期,家里生活条件渐渐好转,就计划把村里一棵老榆树打掉做家具。家具做好了,除了必须的两张床和沙发外,硕大的书柜和写字台显得格外气派。特别是上了锁的书柜更像是阿里巴巴的宝库一样让我感到神秘,我经常偷偷地翻弄父亲的书柜,都是些看不懂的中外名著。父亲很宠爱我,发现书被动过的痕迹也并未责骂,只是在工作之余,将难懂的文言文《聊斋志异》里的一篇翻成白话文,让刚能认一些字的我磕磕绊绊地居然看懂了习方平。

兴趣从此一发不可收,那时很难找到可读的书,就催着逼着让父亲写故事。每晚书桌前,父亲写写划划,我等得迫不及待,就这样居然把一本鬼怪狐仙看完了。印象很深的还有父亲写历史剧本《易水寒》,写到激动时,他时而神情激昂,时而表情凝重,还给我们姊妹反复表演秦王从背后拔剑的动作,荆轲刺秦王的悲壮那时就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中了。父亲的文人情怀与生俱来,出差从西安回来,写了一篇《无字碑》,文章很简短,当时看不大懂,只是让我记住了有个任后人评说的一代女皇武则天。兴趣的种子渐渐发芽,等到上初中时,自己的作文竟写得像模像样了。有一次,学习英雄池越忠的文章被张贴在学校宣传栏,也小小满足了一下那个年龄孩子的虚荣心。

父亲工作很忙,但闲暇之时从不虚度。儿时记忆中父亲的样子不是伏案疾书就是抽着烟皱眉思考,要不就是看书看报。父亲文风朴实,喜欢写发生在身边的事,善于从琐碎的生活中发现人性的闪光点。在体委工作时他写了以运动员为主角的小说《峰与谷》,崭露头角。在农委工作时,写了农村题材的小说《渠长老六》,反响不俗。每个时代他都在写作,都在思考。他常说,文章合为时而著,不观照现实生活、格调不高的文章纵然辞藻华丽,终究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所以在父亲的文章中总能找到时代的影子,总能读到一份责任和担当。

退休后,父亲的文字生涯才真正开始了。这次,他将目光转向了挖掘整理本土文史。父亲治学严谨,实地考察、走访调查是必不可少的,每每遇到史书中提到的地名,他总是在不同资料中印证,反复比对,然后在一次次现场考证中提出自己的观点,总担心由于自己一时的疏忽引起后世的讹传。阴地关是灵石历史上一个古关口,围绕阴地关,五代十国时曾发生过无数场搏杀,就这样一个著名的古战场,光县志记载就反复在南关和仁义之间改动,年在仁义发现的一通元代石碑终于印证了父亲的推断,阴地关确在仁义无疑,这次他鼓励我将此写成文章,一次次帮着修改后发表在《灵石文史》。十年时间,父亲不仅撰写出了《钟灵毓秀石膏山》《千古悲歌韩信岭》《南河集》三本地方文史,还总撰了《统战史》《政协志》,为西许村指导撰写了《西许村志》。几百万字的文稿,不会使用电脑的父亲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就,写过的手稿摞起来比人还高。酷热的夏天,为了不被打断思路,他把自己关在屋里写作,常常为一个标题、一段话推敲个没完。可以说,退休后的十多年父亲过得充实而有意义。今年,七十六岁高龄的老父亲又带着浓浓的家乡情结为故乡撰写村志,正如给父亲书写藏头联的温暖老师所言:“仁海退休后,越发老夫聊发少年狂,不须扬鞭自奋蹄”。

因为城市拆迁,父亲搬过好几次家,但每搬到一处,书柜是必不可少的,孩子们到姥姥家,书柜就是他们的精神乐园。填报大学志愿时,问到女儿的志向,她说:“我要致力于中华文化向世界的传播,做一个文化使者。”最后如愿以偿地被录取到西南交大传播学专业,如今走出国门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儿子今年初三,父亲的书柜已满足不了他的兴趣和需求,他已经将目光投向了更多未知的领域,小学以来每次的作文就被老师当作范文传阅。父亲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深深影响了他们姐弟俩,儿子常说,姥爷都七十多岁了还在学习,我们没理由虚度时光;他说,姥爷是我作文不竭的素材,每次写人叙事,第一个想起的就是姥爷。他还说,等我长大了,让姥爷当我的入党介绍人……

原来,诗书真正滋味长,值得我们世代去品味。

天石百草园

主编:张静静

责编:张旭蕊

协编:郭亚珍

校稿:申华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晚期能治愈吗
春天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w/3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