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译文 >> 正文 >> 正文

故事练习聊斋middot鸦头1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19/8/22

故事但凡和仙神带点亲故的,总是越久远越可信,越是古旧不得查证,越是神秘而叫人敬畏;和鬼怪沾了边的,不必太老,过去百把两百年就行,凭口头一路传下来,若是人物还和听者带点可追溯的关系,便更易在眼前形成一种真切的印象。故事含了道理的则道理更明晓,带了训诫的则训诫入人心,就是没什么别的意思,这样一种光怪的闲谈也足以引起夏日歇凉冬日围炉的兴趣。这一则恰是没什么意义的,请君就权且听听吧。

这事,我是听我爷爷讲的,打爷爷之前又经传了几代,问起源头,正是那个流行鬼怪轶事或许也正盛行鬼怪的年代。前村口王家秀才王文,携了童子出门远游,在六河镇街头赶集恰碰上故乡旧时,赵东楼。两人擦身而过,起先王文并不留意,倒是赵东楼即刻返身截住了他。“哟,公子请留步,你不认识我了?”王文懵了一阵,才回神道:“哎呀,是赵表兄啊,想不到会在此与表兄幸会呀!”两人略微寒暄,便由赵引去“寒舍叙叙旧情”。

原来那赵东楼在外经商,已假此而居多年,如今虽不是家财万贯,也算是地方上的富商了。他家住六河镇西边一栋大宅,门面并不堂皇,里头却开阔,花圃园林,碧湖假山,亭台楼阁,统统是大户宅院的气派。王文流连之间不禁感叹道“好一个优雅去处!”心头唯一件事不解:为何院里偶见男女依偎嬉笑而过,亲昵之状无所顾忌。一问才知,此处乃勾栏之地,便欲速速辞了离去,却又让赵热情留下。

正当厅堂里坐着,只见一女眷从一侧的珠帘后探出身来,问声“姐姐”,赵只道“妮子准备酒菜去了”,她便又回身上楼去了。这一下,叫王文看得痴了。他目不转睛望着那女眷方才出现又离去的地方,一脸神往,问道:“这位佳丽不知姓甚名谁?”赵见他那副痴相,便立刻心领神会,笑答道:“这便是本院嬷嬷的次女丫头,方圆百里是绝无仅有,真可算是玉容花貌绝代佳人,多少王孙阔少想重金迎娶她都不从,所以至今仍独守闺房。”

上了饭菜,席间赵问起家乡二三事,王文却王魂不守舍,只半搭不理。赵东楼便道:“贤弟倘若真心有意,表兄我愿牵月下红线,如何?”“表兄美意,小弟感激之至,无奈囊空如洗啊!”“贤弟不必为难,东楼可助十五两黄金。”“多谢表兄!”“不必不必啦。”

待到厅堂里和嬷嬷一提,没想到,那嬷嬷啄了一口茶,只瞥了一眼,扔下一句“就这么点啊,还不够丫头的脂粉钱”,便扬长而去了。这话倒叫藏在帘子后头的丫头听见了。这一边,王文又从童子那里哄了预备度日的盘缠,道是“只管今夜,哪管明朝”,那一边,赵东楼竟让丫头给叫了住,帕子里裹了三锭金元宝给他。这前前后后凑一起全摆在在嬷嬷面前,赵东楼又讲了些好话,丫头亦撒娇乞求道:“娘,昔日你责备我不愿意做你的摇钱树,今天女儿初学做人,圆了却母亲的心愿”,那嬷嬷才勉为其难答应了。

夜里昏黄烛灯下,丫头倚坐在床头,王文对着她坐在床栏上,两人只是痴痴地互望着,既不言语,也无其他动作。眼看窗外月色似一分分明亮起来,丫头才终于挑起话端。

“公子,你倾囊而出,就为这一夜之欢,现已三更,可你……”

“看着你的音容花貌,望着你的樱唇玉靥,这就是我的一夜之欢。”

“公子……”丫头深情嗔道。

“爱卿为何流入风尘?”

“皆因母亲所迫……”说着,丫头细细地哭起来了。

“我欲赎你从良,可又身无分文。”

“若有公子这样称心之人可以相托,我愿与你半夜私奔,逃出勾栏。”

“当真?”

“嗯!”丫头坚定点头,两人遂抱作一起。

两人赶忙收拾了,下楼到另一屋去叫童子。三人正欲逃出门去,只见那丫头摇身一变,瞬息间换作了一身男儿打扮。王文与童子不觉“啊!”的一声惊叫。

“你是人是鬼?”王文惊恐道。

“妾并非人类,而是狐仙。”

“啊,相公,咱们今天必死无疑啊。”童子立刻闪退至一旁的假山后面。

王文以为今夜果真难逃一死,只恨不该贪恋美色,不想丫头并无凶恶相,反而楚楚地小声啼哭起来:“公子,我因母亲贪财,已心灰意冷,今日幸脱苦海,本想与公子结百年之好,若是公子嫌弃,妾身只好就此自尽而死。”说着欲以头撞石。

王文见状,赶忙迎上去,“别别别,万万使不得啊!”丫头未碰上山石,一头撞在王文胸口,便顺势投入他怀里,枕在肩上。

“相公!”

“娘子!”

两人遂抱作一团。

“可我家徒四壁,出逃后如何生活呢?”

“相公何须烦恼,我们自食其力,恩爱相伴,总可以糊口度日。”

童子这时也胆大了起来,管他是人是鬼,只当自家相公寻了个娘子便是了。他却又一脸愁苦道:“哎,相公,这深更半夜,我们怎么走啊!”丫头回道:“切身自有办法。”只见她长袖一挥,忽的凭空生出许多白雾,待浓雾渐渐散去,那勾栏早已不见,眼前只有一幢简朴大方的黄土屋。

从此三人便在此地住下了。丫头磨豆子肩酸,王文便给她按摩,她夜里灯下刺绣,他见了便给她披上防寒的衣裳,她不仔细给绣花针刺了手,他便慌张给她吮了血,两人十分恩爱;他在院子里劈柴,童子便欢喜给他抱柴,她在一旁往竹竿上晾晒衣物,见此状不觉露出笑意,日子好生惬意。

这天夜里她又在侧屋里磨豆子,他在房里点了灯读书。一时间妖风四起。

(未完待续)

内容来源:

蒲松龄《聊斋志异·鸦头》

电视剧《聊斋》(87年版)第一集《鸦头》

cheerselephant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看白癜风到中科白癜风医院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w/4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