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译文 >> 正文 >> 正文

小学阶段能不能读四大名著,怎么读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20/10/14
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www.wxlianghong.com/

本文字数:字

阅读时间:19分钟

中国古典文学书单

这个月广告接得少,于是偷偷懒,更新少一点,网友们就天天吵闹,心好累。

之前写过了绘本书单、儿童文学书单、科普书单、神话书单、世界文学名著书单、古诗文背诵书单、民国散文书单,一张小学阶段阅读的大拼图实际上差不多只缺一块了,就是大家一直催促的“中国古典文学”书单。

说实话聊这个心里没底儿,我是学哲学的,确切说是学神学的,中文并不是我的专业。经过跟群里大咖们简单讨论,觉得因小学阶段孩子的阅读能力有限,而中国古典名著的门槛相对较高,孩子们又远远比我们小时候忙,不可能说逮着有字的就如饥似渴地读。在这种情况下,推荐一个浩瀚的古典文学书单显然是不客观、不负责任的。

所以我觉得,在当前形势下的小学阶段,除了要背经典古诗文外,就泛读来说,以四大名著为起手式,反复精读其中两部,了解另外两部,就足够了。有余力的可以再读一些《史记》、《世说新语》、《聊斋志异》名篇,足矣,足矣。我们小时候很流行的《镜花缘》、《东周列国志》、《封神演义》、《三侠五义》、《济公全传》等古典小说,除非特殊孩子,其余的没有必要非去找来看了。

所以你们并不需要一个古典文学书单。

读,还是不读,这是一个问题

小学阶段到底要不要读四大名著,这是一个很具有争议性的问题,两派观点势均力敌,无论在哪里提出,都会引发一番讨论。

老话说,少不读红楼,壮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意思是怕少年读了红楼早恋,壮年读了水浒造反,老年读了三国伤感且越发老奸巨猾。当然还有多个版本的,大抵有如下几种反对观点:

1、小学阶段阅读能力有限。孩子涉世未深,根本理解不了这些深刻的名著。适合孩子的书那么多,为啥非得看四大名著。

2、四大名著里有很多儿童不宜的情节。比如红楼梦里一些情色片段,水浒三国里的暴力片段,即使是最类似于儿童故事的西游记,其实细读原著,也有些不可描述的言语。

3、三观存在问题。这毕竟是明清时代的小说,以现代价值观看,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封建糟粕。比如西游记里唐僧的老妈因为被强盗霸占过最终就“从容自尽”;水浒里所谓的英雄们,发起性来就砍杀平民……

4、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就是前面说的,五六年级的女孩子读了红楼,会不会动早恋的心思?正值发育的男孩子读了水浒,会不会觉得哥们义气、劫富济贫、诉诸暴力才是正确的处事方式?低幼的孩子读了西游记,会不会整天佛道妖魔,怪力乱神?

5、结局不够阳光。除了《西游记》算是一个圆满的结局(仍然是以压抑孙悟空的天性为前提的),其余三部殊途同归,走向破败幻灭的结局,给孩子看这种不快乐的东西,真的好嘛?

这些疑虑也是有道理的,不能怪家长们犹豫。

以上种种反对意见,应该说是有道理的,但我觉得——不重要。四大名著还是要看的,而且小学阶段最低就得看两部,我的理由如下:

1、有高级感的文字只能从中国本土名著中习得

我们都是中国人,只要不在国外定居,中文就始终都是最重要的。这个重要不只是体现在高考,还体现在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写一笔好文章的人,未必赚大钱,但始终也算是一种能谋生、能沟通的重要技能。

经常有人说,自己看过许多许多的书,但文笔却始终一般,我想这跟看的书有关系,垃圾口水书就不用说了,就算是好书,也不是都能够促进文笔。

比如科普书丰富有趣,图片生动详实;儿童文学充满童心童趣,以及奇异瑰丽的想象力;世界文学名著主题深刻、人性刻画到位、历史背景宏大、结构严谨周密;社科人文类书包罗万象,让人思想深邃,知识广博。应该说这些书都是很好很好的,但即使是名家翻译的,对读者文字能力的促进也只能说是——凑合。

想真正地夯实中文功底,提高中文能力,就必须要读中国文化中最精粹的文字,也就是历代诗歌名篇,以及部分古文名篇。然而因文体所限,古诗文直接转化为现代文章相对困难、见效慢、缺乏生活化场景,想在作文里吃上这口红利,还需要长时间的积淀。

所以提高文字能力最便捷最快乐的方式,莫过于阅读古典小说了。挺有意思的故事,不用费劲去抠,读着读着文字水平就提高了,何乐而不为呢?

我通过传记了解到的一些现当代作家,以及身边认识的一些文章很牛的人,其实小时候都只是热爱各种古典小说,按说并没有下过什么钻研文字的苦功夫,可有一天莫名其妙就发现自己get到了“写文章”这项牛逼技能。一些有高级感的中文词汇,自然而然就会从笔端流淌出来。

那么古典小说里,优中选优的,历史沉淀已经帮我们选好的,就是四大名著。

2、四大名著早已融入中国语境方方面面

就好比莎士比亚的情节、用词是英语语境的重要部分,四大名著同样也已经完全溶入了中文语境。日常的聊天儿、说话、演讲、写文章、读书、保不齐哪儿就冒出来一句。作为中国人,也许你没看过四大名著的原著,但其中的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多少会有所了解。

往远了说从毛泽东重庆谈判,谈笑风生威胁老蒋:

我们上山打游击,是国民党剿共逼出来的,是逼上梁山。就像孙悟空大闹天宫,玉皇大帝封他为弼马温,孙悟空不服气,自己鉴定是齐天大圣。可是你们却连弼马温也不给我们做,我们只好扛枪上山了。

往近了说,一带一路国际活动啥的反复重提西游记,党风建设也要使用“刮骨疗毒、壮士断腕”来以示决心。咱们普通人说话的方方面面,其实都难以离开四大名著。

各种补习班报好,材料找好,只等放暑假鸡娃了,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三国);结果娃不给力各种不配合,暑假弯道超车计划宣告失败,自己心脏还支架了,可以说“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红楼);想想算了别发怒了,还是身体要紧,可以劝自己“好死不如赖活着”(西游);结果开学就考试分班,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水浒);抬起手刚想殴打渣娃,奶奶姥姥冲上前来一把架住:“不看僧面看佛面(西游),你就饶了他这一遭吧!”

去个机构,看见穿得破破烂烂的,一打听不但人家自己是清华毕业的,而且孩子二年级FCE、三大跨级集训队,然后家里有五套房子,会忍不住叹气:“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西游);于是你“一不做,二不休”,强行加了人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w/64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