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出生在山东一个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待他成年时家里经济已经走下坡路了。后来兄弟分家后,蒲松龄得到的财产只有没有四壁、到处长满小树和蓬蒿的房架子。就剩这几间破屋,蒲松龄与妻子住在其中。
蒲松龄托亲求友,谋得一个教师的工作。但是薪水太少,吃清水煮菜都难以为继。后来蒲松龄受聘于另一家做教师,薪水只发铜钱,想换白银还得自己掏手续费。在这种境遇中,蒲松龄遇到了个山东有名的藏书家毕际有,于是他到毕家教书,待遇提升后还有笔墨灯火补贴。
蒲松龄在教书之余还干着好几份职业,帮助毕家采购、应酬、代写书信,简直成了毕际有的经纪人和管家。实现财务自由的他在40岁开始写《聊斋志异》。每当有人讲奇闻逸事,他就记录下来。蒲松龄的妻子也支持他写作。
蒲松龄虽然没中科举,但是晚年奔上小康。家中田地从二十亩增加到五十亩,还雇了劳动力,一家人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他的《聊斋志异》闻名天下,成为文坛瑰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w/6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