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译文 >> 正文 >> 正文

张策从聊斋志异谈公安题材小说创作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17/10/18

转载自9月1日《人民公安报·剑兰周刊》

从《聊斋志异》谈公安题材小说创作

□张策

蒲松龄对社会弊端的尖锐批判,亦是公安题材小说所担负的重大社会责任,是公安题材小说的战斗性所在——

把公安题材小说创作座谈会放在蒲松龄的家乡山东淄博召开,既是机缘巧合,也是刻意安排。

蒲松龄,清代著名小说家,他所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广泛接受了先秦散文、史传文学及前代小说的影响,特别是直接继承了六朝志怪小说和唐传奇的传统,说鬼怪而评社会、谈妖狐而论人生,作品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性和批判性,被鲁迅先生称之为“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

在蒲松龄的笔下,鬼怪神狐,皆有所指,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这便和公安题材小说有了很多值得研究的共性,如对社会不良倾向和阴暗面的讽刺与抨击;对人性的复杂与变化的深刻剖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歌颂等。

当下的公安题材小说进入了旺盛的创作高潮期,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升。仅第十三届金盾文学奖的评选,各地报送的新创作小说作品就有数百篇之多,其中不乏令人眼前一亮的优秀之作。公安题材小说创作座谈会的召开,旨在推动公安题材小说推向更高水平,进一步繁荣发展公安题材小说创作。出席会议的公安作家们普遍认为,汲取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对公安题材小说的创作大有裨益。

如蒲松龄对社会弊端的尖锐批判,亦是公安题材小说所担负的重大社会责任,是公安题材小说的战斗性所在。如蒲松龄对良好事物和美好人性的赞美与褒扬,亦是公安题材小说坚持正义、坚持公正、坚持良善的必然主题。而蒲松龄在人物刻画、故事铺陈上令人赞叹的文学功底,同样是公安作家学习的榜样。

近篇《聊斋志异》作品,讲述了一系列或离奇或曲折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其叙事和人物塑造的水平达到了中国文学史的巅峰,是后人难以超越的文学典范。座谈会上,大家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公安题材小说的人物塑造问题,认为我们和前人的距离仍然非常遥远,这种差距让我们深感责任之重大、使命之沉重,深感肩负公安文学繁荣发展的重任是我们这一代公安作家的光荣。

有人称小说是文学重器。尽管这种说法也有专家不认可,但小说在文学领域中的重要性不可否认。小说创作的研究与发展也从来没有停止。坦白说,公安题材小说创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始终是弱项,甚至是空白,这也是这次座谈会的主旨之一。我们希望公安题材小说的创作与研究,借聊斋之文风,借柳泉之清水,能有长足的发展进步。

想当年蒲松龄在柳泉边设茶肆向过客征集故事素材、民间传说,留下了一段佳话,也留下了关于文学与生活的思考。三百余载风雨,柳泉已成遗迹,蒲松龄的精神却是永久传承。相信未来公安题材小说创作之路,也将不断印下奋斗者的足迹。

(图片源自网络)

更多张策的精彩文章







































治疗白癜风的最好方法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w/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