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击上方蓝字“iMorning”订阅;
2.订阅成功后点击“查看历史消息”查看往期内容
《阴阳师》火了。
一同带火的,还有一批原本鲜为人知的日本妖怪形象。
日本人对于妖怪文化痴迷和演绎深入人心,以妖怪为主题的动漫作品比比皆是。我国超人气手游《阴阳师》从故事背景到世界观架构,也充分展现了日本妖怪文化的悠久历史。
▲手游《阴阳师》海报
抛开《阴阳师》,国外有关妖怪题材的作品并不在少数。
《夏目友人帐》、《孤单又灿烂的神——鬼怪》……“进口”鬼怪题材游戏形象和影视作品一路走红,却鲜有见到国内作品广为流传。
▲动漫《夏目友人帐》剧照
作为神话大国,我国能够被世人传颂的志怪经典,除了《山海经》、《西游记》、《聊斋志异》之后,仿佛再无其他。
就连因画风唯美动人而名声大噪的古风巨作《大鱼海棠》,也因剧情问题,豆瓣评分一路降至6.5分。
▲电影《大鱼海棠》剧照
前一阵知乎上有几个有关志怪作品的问题,我认为很值得拿出来与大家讨论——
▼
为什么国外的妖怪流传度这么广?
中国的妖怪去了哪里?
首先,市场的原因不可避免。
颜值当道,超级英雄拯救世界已经不足以打动受众,他还要长得帅。假如他不巧没能长成美男子,也不可以长得像猪八戒,并且至少要有一个讨喜的性格。
中国盛传的妖怪不够唯美,似乎已经成为市场上的硬伤。
以经典著作《西游记》为例。
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正面妖怪的颜值离帅这个字实在有距离,在影视作品中,同样的形象不管由谁来出演,造型都有些一言难尽。
师徒几“人”中颜值最高的白龙马,现出人形的次数屈指可数。而那些蜘蛛精、白骨精等反派妖精美则美矣,毒蛇心肠令人发指,着实让人喜欢不起来。
▲电影《大圣归来》剧照
此外,我国优秀志怪作品缺少传承。
日本鬼怪形色各异,百鬼夜行,众多角色被提取、再次演绎,出现在各种不同的妖怪体系小说、影视作品中。
每种妖怪的特点、形象都深入人心。
反观我国,我们总说读经典读经典,但真正能踏实将经典读下去,并把经典中的优秀形象传承、演绎出新作品的人少之又少。
志怪作品鼻祖《山海经》现存十八篇,版本众多,其中记载的志怪神话形色各异。除了研究文学的专业人士,几乎没有人知道《山海经》中描述的具体神怪,更别提传播其内容和形象了。
《聊斋志异》可以说得上是中国志怪小说之最了。作品内容丰富,人物形象多样,有较强的文学性。它的故事分为四类: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故事;人与人或非人之间的友情故事;不满黑暗社会现实的反抗故事;讽刺不良品行的道德训诫故事。
这么多故事,除了影视化的《倩女幽魂》,其他篇章几乎无人问津,也无人知晓。
▲电影《倩女幽魂》剧照
自清朝以后,似乎也再也没有哪部志怪类作品,能够与《聊斋志异》相媲美。
而传承的缺乏、优秀作品的缺失,使得志怪小说自蒲松龄《聊斋志异》之后,出现了长达年的断代。
人们将已知形象不断演绎,从《大话西游》到《西游降魔》,一遍又一遍修改着《西游记》的老剧本,反复使用着师徒四人经典形象,以填补“断代”所形成的空白,却难以创作出更新更好的作品,也难以传承更多的妖怪形象。
▲新志怪小说《南国异语》插图
中国的妖怪去了哪里?大概就是在受众的口味越来越刁钻的市场,在缺乏传承的年代,被一条条商业化的标准以及人们的懒惰所淘汰。
繁忙的生活容易麻痹人的心灵,我们向往简单又美好的爱情,治愈又纯洁的情感,但在国内现有的白话作品中,却再也找不到像《倩女幽魂》这样简单唯美的志怪故事了。
于是,《夏目友人帐》火了,《鬼怪》火了。
午夜梦回,几经波折,无数妖怪与书生终成眷属,却终埋没于茫茫文言书海,不再被人们知晓。
推荐阅读
中国当代首部新志怪小说,90后志怪小说第一人武司风全新力作,只读文字已有超越《大鱼海棠》的画面感受。20只妖怪,20种温情,书中妖怪之情隽永如溪流,深邃如深海。
南国异语
武司风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w/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