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伊讲(伊晓婷)
孩子读书不好,归根到底是他自己读不好。——他就不是这块料。
但家长不承认。
当代的家长说我们家孩子生下来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祥光瑞气经久不衰三岁已认字五岁会奥数,要不是游戏毁了我们家孩子,我们家孩子当然是北清复交。
二十年前家长们就不这么说。
三十年前呢?
家长们说电视机会毁掉下一代。
四十年前呢?
家长们担心孩子们会遭受精神污染,所以烧武侠书、剪喇叭裤,砸录音机、查小信封,剃掉长鬓角、拉直爆炸头。
可别以为只有近四十年来,家长们才四处找锅,自从有了科举,家长们就开始找锅了。
二百多年前,有个叫纪晓岚的家长找到了一口锅。
这口锅叫《聊斋志异》。
纪晓岚甚至认为自己的儿子那么早死,就是因为看《聊斋志异》看的!
什么妈妈冒充孩子的游戏账号进群骂小伙伴,这种做法比纪晓岚low多了。
纪晓岚的做法是:孩子你喜欢看神怪小说?老爸给你写啊!于是我们就看到了《阅微草堂笔记》。
再四百年前,这口锅叫《牡丹亭》《西厢记》。
据当时的家长说,不知多少孩子都毁在这两部戏上面。着了魔。
八百年前,陆游的家长先是认为爱情是罪魁祸首——给你娶老婆是让你用的,谁说是让你爱的?夫妻俩感情那么好,怎么好好考科举啊?赶紧离了吧!
就为了往陆游好好考科举,生生让陆游离了婚。(陆游:有种离婚叫你爸觉得离婚好)
以为这下陆游可以安安心心学习了吧?
还不行,还是考不中。
仔细一看,原来陆游这孩子沉迷游戏。
沉迷一种叫作写诗填词的游戏。
陆游一辈子被记录下来的诗都将近一万首,这是什么概念?
这就相当于几乎每天都写了一首值得流传的诗~
于是请家法、背祖训,折腾个不亦乐乎。
结果还是考不中。
最后到底是因为游戏玩得太好被宋孝宗赐进士出身——给了个同等学历的待遇。
不服从的孩子,可能是韩寒,可能是蒲松龄,可能是陆游。
服从的好孩子,一个个都成了董卿。
我承认董卿挺好看的,可是都是董卿还是有点腻的。
何况,不服从的孩子,就算他成不了韩寒、蒲松龄、陆游,他至少可以是他自己啊。
而你,爸爸或妈妈,真的像你所认为的那样爱你的孩子么?真的像你说的那样爱你的孩子么?真的是无条件地爱你的孩子么?
如果这个孩子不够优秀、不够服从,他就不值得你爱了么?
有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有种生活叫你妈觉得你应该如此生活,——有意思么?
说“我都是为了他好”的人,也许始终不知道什么叫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尊重。
爱如果没有尊重,就不是爱,只是——控制。
有人被控制成功了。
有些人始终不能被控制成功。
那些没有被控制成功的,命运有可能极其悲惨,但这悲惨更多的其实来源于父母,而不是父母假想的外界。
即使被控制成功了,这个孩子按照模型长大,他真的幸福么?
有个术语叫“空心人”,大家了解一下。
其实,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没有任何力量能毁掉下一代。
除了上一代。
最近似乎还可以把锅扔到双减身上去。
……
点个“在看”,留个言呗
报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x/11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