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影响 >> 正文 >> 正文

换个角度看教育,根本就是场让人提前适应规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23/4/7

古代人对于教育的理解

很多人拥护教育是神圣的说法,但是评判标准确实用将来赚多少钱来衡量。纵观古今中外教育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不过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教育明显没有传说中那般神圣不可侵。

中国算是世界上最先把教育产业化的国家。从私塾到学社再到书院,一个学子要从童生开始考试然后秀才、举人、贡生、进士,从乡试到省试再到殿试,直到做官那一天开始已经彻底忘记了四书五经讲的做人准则而是去选择接受官场的规则。

《铡美案》戏曲作品

在中国很多传统的民间小说里关于书生的描写最多,比如包公案中的《铡美案》大反派陈世美就是一个穷苦书生出身,最后为了攀龙附凤不惜抛妻弃子甚至一度还想对原配和亲骨肉下杀手。

同时诸如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当中,让书生当主角的桥段就更多了。比如《辛十四娘》中的男主角就是读书的秀才。除此之外《胭脂》、《向皋》、《素秋》、《莲香》、《陆判》、《张鸿渐》、《娇娜》、《连琐》等精彩桥段的男主人公的身份都是读书人。

或许印证了一句古人根深蒂固的观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古代读书是改变一个人乃至一个家族命运的重要途径。或许教育本身没有错,但偏偏在所处的年代被权贵集团层层利用,最后彻底变了味。

如今很多人推崇西方教育,表面上接受西方教育的孩子看上去比中国的孩子更快乐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不难发现,西方的教育实际上是用来划分阶层的重要途径。

说了半天似乎有人会觉得我在批判教育一无是处,但实际上几天要讲述的内容偏偏是关于教育可贵之处的。可能我的用词会狠毒一些,不过熟悉我的朋友似乎对这一切也都习惯,如果本文内容看过之后想要吐槽我随时欢迎,但是无用的争论以及人身攻击就不必了。

教育的真实含义是规则意识领悟

从最初的经典之祖《道德经》开始就讲述了宇宙运行法则以及自然规律,任何人都无法打破大自然的规则,比如太阳和月亮的交替上升,水滋万物等所有自然界的规则都统称为“道”。道虽然没有形态,但是谁也不能否认道蕴含的客观规律。这就是最初的规则意识形态。

而到了孔孟时代,把大道的规则具体化,直到每个人的行为准则的规则意识。从道的逻辑进行推演,孔子的思想精髓归为中庸之道。当人类有了自觉的规则意识之后才可能创造高达发达的社会体系。

这个逻辑没有错,如今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一个很明显的标志就是全民的整体素质,这个素质是什么?实际上仔细分析就是一种主动自律意识,说白了就是规则意识的养成。

有些规则或许永远不会写入法典,但是不代表人们不遵守的话依然能获得好的结果。比如孔子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对不良后果一个全面的解释。一个人做了令别人不适应的事情只会伤害到一个人,但是人人都这么做的话,那么就会危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如今的教育所提倡的规则意识越来越狭隘

不要指望每个人都能从一开始就遵从规则,所以世界上就出现了规则的建立者。当这些人出现之后,人们需要学习的不再是大道的规则,而是被规则建立者篡改过有利于自己的规则。

渐渐教育变得有了倾向,这也是如今教育面临最大的问题。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四书五经过于的迂腐,把这些内容移出课本势在必行,取而代之的是鼓励孩子从小开始学外语。好吧!我不得不说这就是所谓的规则,有了规则自然而然就要培养受教育者接受规则的意识。

纵然当今的教育受到了千般指责,但至少我要说的是让人通过学习以及学校生活建立规则意识这一点没有错。一个人如果不能主动接受规则意识,去顺应规则的话,那么学再多也是一句空谈。

但我反对的点在于如今的规则越来越彰显其功利的一面,而规则的体现更显出一种与繁荣发达格格不入的卑微。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x/12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