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对夫妻逃难途中遇到一男子,便结伴而行。妻子悄悄对丈夫说:“我们不要跟他坐一条船了吧?那男人一直盯着我看,恐怕别有用心。”丈夫并未按妻子的要求去做,没想到,却险些因此丧命。
丈夫名叫赵五,妻子叫崔氏,战争打乱了二人平静富足的生活,他们带着家当,坐船去南方逃难。
半路,遇到了同是逃难的张三和妻子王氏。两家同病相怜,就聊起了天。张三说,他老家在扬州,邀请赵五一同前往,路上有个照应。
赵五正愁去哪落脚呢,见有人邀请,就痛快地答应了。张三殷勤地往船上搬运行李。
崔氏把赵五拉倒一边,低声说:“我们别和他们一起吧!那男的一直盯着我看,眼神不对劲,恐怕别有用心。”赵五同意了。
张三把赵五家的行李,殷勤地搬到了船上。赵五见状,不好意思拒绝,只好带着父母和崔氏上了船。
晚上,船开到了偏僻的地方。张三招呼赵五一起喝酒,趁其不注意,把赵五推进了河里。
赵五父母听到响声,出来查看,也被张三推了下去。
半个时辰后,张三才扯开嗓子喊救命。崔氏在父母离开船舱时,就已经醒了,她把张三的所为都看在了眼里。但想到,自己是弱女子,不能硬碰硬,只好暂时忍气吞声。
崔氏听到张三的呼叫后,走出船舱,听到丈夫和公婆不幸落水,倒地痛哭道:“我一个弱女子,今后该如何活啊!”
张三安慰道:“你不要难过,我会替赵兄好好照顾你了。我家境尚可,不会让你受苦的。”
崔氏擦干眼泪道谢,张三抱住崔氏,抚摸着她,想要更进一步。崔氏说自己月经在身,不方便,张三只好作罢,回到了妻子身边。
片刻后,崔氏听到王氏的骂声:“你这样做会遭到报应的!”
“啪、啪”…响起阵阵嘴巴声,王氏怒吼道:“我宁愿死,也不想做你这杀人犯的老婆!”
张三拽起王氏,把她扔到了河里。
翌日,崔氏到了张三家,张三对她动手动脚。崔氏嬉笑着说:“你怎么这么猴急呀!不如我们先喝两杯酒吧,清醒着,怪不好意思的。”
张三看着崔氏,越看越喜欢,就让人准备了尚好的酒菜。张三几杯酒下肚,贴近崔氏,欲行事,崔氏甜言蜜语继续劝酒。张三又喝了三大杯酒,醉倒在床上。
崔氏趁机溜了出去,从厨房拿了把菜刀回来,抹了张三的脖子。
崔氏急忙收拾衣物,准备逃跑,却被仆人发现了。情急之中,崔氏跳进旁边的水池中,不幸淹死了。
仆人们捞起崔氏的尸体,在她身上找到了一封信,信中讲述了这一路的遭遇,大家非常同情崔氏,也很佩服她的勇敢,便凑钱安葬了崔氏。
赵五掉入河中后,侥幸抓住了块浮雕,死里逃生。赵五慢慢地划到岸上,刚要离去,发现飘过来两具尸体,仔细查看,竟然是自己的父母,赵五崩溃大哭。
赵五安葬完父母,买了把刀,直奔扬州,找张三报仇。
到了扬州,赵五在城中打听张三家,却听说有女子替夫寻仇,不幸遇难。赵五听完,哭倒在地。
此后,赵五一心读书,一年后,考取了功名,当了官。
一天,赵五去给崔氏扫墓,路上遇见一女人,竟然和崔氏长得一模一样,赵五冲着女人喊道:“看一群鸭子天上飞。”
女人回道:“馋嘴儿想偷吃猫食吗?”
赵五听到后,飞奔向女人,两人相拥而泣。
崔氏说,她被埋后,突然听到有人对她说:“崔氏,你丈夫没有死,你们还有机会相聚。”
这时,恰巧几个贼人来挖崔氏的陪葬品,,贼人挖开了崔氏的棺材,崔氏睁开眼,贼人很害怕。
崔氏壮着胆子说:“陪葬品你们拿去吧,不过,请你们把我卖到尼姑庵。放心,我不会告发你们。”
贼人说:“哎,我们听说过你的事迹,很是钦佩,要不因为家里实在吃上饭,也不会做这种事情。但,我们怎么能把你卖到尼姑庵呢?”
崔氏说:“这是我自愿的,不怪你们。”
盗贼叹了口气,说:“附近有对老夫妇,没有孩子,我把你送到那吧。”
老夫妇家庭富裕,但无儿无女,他们见到崔氏后,很是喜欢,便认作了干女儿。
赵五得知后,便把老夫妇接了过来,夫妻俩把他们当亲生父母一样孝敬。
这篇故事改编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之崔氏。
崔氏是个有勇有谋的刚烈女子,在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懂得示弱,找准机会,报仇雪恨。面对贼人,崔氏懂得用钱财收买他们,保住自己的性命,最后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大家怎样看待这个故事呢?欢迎留言讨论。
聊斋志异全集6册套装中国古代故事书精选¥78¥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已下架童书推荐:《聊斋志异青少版》。《聊斋志异》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短篇小说之王,原著是文言文,可能小学生读起来有些费力,所以,建议小学生读白话版聊斋,到了中学再尝试读原著。不过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小学阶段也可以尝试读文言版,因为现在语文学习,加大了古文的分量,多读文言文,有利于培养古文语感。
所以,可以购买原文加译文的青少年版本。
我上小学的时候就非常喜欢读《白话聊斋》,那时还以为这就是书名呢,大一点才知道这是蒲松龄《聊斋志异》的白话版而已。
因为家里已有原著版,所以我给孩子买的是白话版的。如果家里没有文言版的,可以考虑注释译文版。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x/14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