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沂水有个秀才,为了不受人打扰地专心读书,就独自一人到了山林里,每日刻苦攻读。
一天晚上,秀才正在读书,突然有两个美女拖拖然的进到了屋子里来。两个美女进屋后,也不说话,只是微笑着走到秀才身边。她们穿着轻柔的衣裳,各自用长袖拂了拂床榻,就在秀才身旁悄无声息地坐了下来。
秀才对两个美人熟视无睹,依然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的书。过了一会,一个美女站起身来,拿了一块白绫出来铺在案几上,秀才偷偷看了一眼,只见白绫上写着几行草书,很显然,这是一幅书法作品。
秀才粗略看了看白绫上的草书,发现不认识上面的字,于是就不再深究,把目光收了回来。这时,另一个美女就拿出一锭银子来,放在案几上。秀才把眼一瞧,只见这锭银子重约三四两,不由大喜,就伸手把银子拿起,放到了衣袖里。
两个美女见状,相视一笑,拿出白绫来的美女把白绫收起来,对着秀才说了声“俗不可耐!”,然后两个美女就拉着手离开了。
待到两个美女出了屋子后,秀才这才伸手去摸衣袖里的银子,结果衣袖里空荡荡的,那里还有银子的影子。这篇《沂水秀才》是聊斋里的一个小故事,篇幅短小,不过百来字,但却把一个眼里只有升官发财的秀才刻画得淋漓尽致。蒲松龄评价这个秀才说,有美女在身边暗送秋波,这个秀才竟然不解风情,做出一副清高的样子。但是一看到银子,就立刻原形毕露,把银子收入囊中了,这样一副叫花子的模样,能令人可耐吗?(丽人在坐,投以芳泽,置不顾;而金是取,是乞儿相也,尚可耐哉!)
不过,蒲松龄对两个狐狸精却是相当的欣赏,称她们“狐子可儿,雅态可想。”也是,蒲松龄虽然一生无缘仕途,但文人的风骨却从来没有丢,所以,在金钱,美女和艺术面前,金钱对他而言,当然是最没有吸引力的了。
在这篇短文的最后,蒲老爷子又列举了一些他认为俗不可耐的例子:
对酸俗客。市井人作文语。富贵态状。秀才装名士。旁观谄态。信口谎言不倦。揖坐苦让上下。歪诗文强人观听。财奴哭穷。醉人歪缠。作满洲调。体气苦逼人语。市井恶谑。任憨儿登筵抓肴果。假人徐威装模样。歪科甲谈诗文。语次频称贵戚。
其实细细品味,这些蒲老爷子所厌恶的事儿,今天依然让人感觉“俗不可耐”。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x/8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