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影响 >> 正文 >> 正文

清明梨花风起正清明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21/5/19

▲中国台湾二十四节气清明。

清明:春风化雨天清气明

暖暖的春阳,将一冬蛰伏的寒意融尽;温润的春雨,又洗净万物初萌的土壤。当朗朗春意掀开四月的面纱,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便随着纷纷细雨,款款走来。

▲中国邮政-4二十四节气(1组)清明。

时光就这样,步履不停,匆匆流去。还没领略完仲春的万紫千红,一蓑烟雨便轻轻叩门,浸润着蓬勃的大地。千家万户,轻烟袅袅升起,泪雨相织朦胧。

▲中国香港二十四节气清明。

青翠的山川,泥泞的小路,空灵的鸟语,徐来的清风……“又是一年清明,且向荒野慢行。”睹物思人,抚今追昔,相聚和别离的命题,在今天再次开启,渺渺青烟,无尽思念,落英款款,一如当年。

▲中国台湾二十四节气清明MC。

人言落日即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清明这一霎细雨,更能引起人们对家的思念,历经沧桑的人生,最眷恋的还是出发的地方。

▲中国邮政-4二十四节气(1组)清明MC。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枕在花瓣上的美梦,被叽喳的黄莺吵醒,幸而面前还有满目芳菲,你看,和煦的阳光透过树枝和花瓣,投来缤纷的光轨,不正是刚才梦中所见?

▲中国邮政-贺6春和景明。

故乡、故人、故事,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跃然于我们的眼前,历历在目。而清明,给了相思最郑重的仪式感,我们怀念故人,也是追思如歌的岁月,记录成长的足迹,因为成长,难免要学会告别。

▲中国邮政-8清明节祭祖。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折一枝新枝绿柳,编一顶项上桂冠,吹一首桃花春曲,忆一回少年出游。

▲中国邮政-8清明节踏青。

清明,落花成雨,酿成一杯相思酒。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各自追忆的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祭奠先祖、思索来处,这份延续千年的仪式,承载了中国人心目中家的温暖,亲情的厚重。

▲中国邮政-8清明节插柳。

清明,是24节气的第5个节气。是我国唯一一个即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日子。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太阳黄经达15°,于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交节。

▲日本祝贺或吊唁悼念花束。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加拿大圣诞节蜡烛。

《淮南子天文训》有:“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岁时百问》则有: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淨。故谓之清明。”清明有清爽明洁之意,这个时节天气清澈明朗,北方降雨开始增加。

▲法国邮票节蜡烛。

农谚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疑”、“清明时节麦长三节”,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已经盛开,东北、西北地区的小麦也进入拔节期。

▲邮迷设计清明节。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东济南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纪念。

清明节。四月的微雨,吹落零零星星娇弱的花瓣,雨雾中那柔柔的柳色,也沾染上潮湿的思念。每一年的清明,总是有雨。在这雨中漫步,总是能想起那古诗中欲断肠的意境。千百年来,每到清明,人们总念起同一首诗,即使心中思念的人是如此不同。文字的魅力,便是如此。

▲韩国韩国名山系列(1组)汉拿山之春。

在诗人笔下,清明是河岸边那一枝依依的柳条;清明是山林深处那一处久远的牵挂;清明,也是氤氲烟雨里那一抹若隐若现的忧伤。一句唐诗写下了清明的主题。那个客行他乡的杜牧,就在烟雨古道中吟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千古惆怅。

▲韩国韩国名山系列(2组)知异山天王峰之春。

唐代的瑰丽在明月疏雨中远去,宋朝的存在是为了承载大唐雄风的盛世繁华,是为了倾泻浩瀚千秋的淋漓墨香。宋人张择端用他细腻生动的笔墨泼染出清明时节汴梁城的锦绣河山、人生百态,那一幅清风拂柳、街巷河岸尽现人间春色的《清明上河图》,古往今来不知摄获了多少文人墨客婉转的情怀。

▲韩国韩国名山系列(3组)雪岳山之春。

入宋之后,清明和寒食逐渐融为一体,清明节,也就成为了春季节日的综合与升华。

▲韩国韩国名山系列(4组)白头之春。

作为春天最重要的节日,清明,不仅是对先人的一份祭奠和追忆,也蕴含着一份新希望、新生命的开始。而年年与清明相约的那一场春雨,带着缱绻的诗意,古往今来,又勾起多少人心中的思念。思念是雨,融化最后一抹春寒;思念是雨,滋润心中温暖的回忆;思念是雨,带给人们对晴朗的期待。

▲韩国韩国名山系列(5组)金刚山之春。

清明节是一个让人思绪纷飞,心头百味杂陈的日子。坐下来静想,我们会想起那些远去的故人背影,想起那陈年烟幕中的世景长卷。端起这一杯清明节前所采的香嫩春茶,回味古诗词里的清明,我们仿佛还能听见都门外的衢市车声,深巷里的秋千人语。

▲韩国韩国迷人的旅游目的地(Ⅰ)宝城绿茶。

清明总是比以往充满更多怀念,怀念是一种比生命更持久的力量,无论时光流到哪一天,当我们再回首的时候,总是难以忘却那些记忆。

▲韩国韩国迷人的旅游目的地(Ⅱ)公园。

芳草萋萋,又到禁烟时节,细雨纷纷,又逢清明日子。清清明明的日子,随着香烟袅袅升腾,寄出那悠悠情思,缕缕怀念。循着思念的轨迹一步一步走到记忆的深处。一些事,一些人,又清晰如昨。

▲韩国风景名胜忠清北道岛潭三峰。

如烟的岁月里,记忆如同花开花落。在时间的长河中,很多人来了,又走了,留下了或深或浅的足迹。清明,在怀念中度过,他们走了,而他们亲切的举手投足,那些带给我们心灵温暖的音容笑貌,却长久地定格在浓情深处,弥久愈深。

▲法国法国我喜欢香槟阿登维尼奥塞藏。

清新的风明亮的雨,清明像一叶扁舟载满缅怀和思念,静静地跨过时间的鸿沟,触发那不曾淡忘的记忆。蒙蒙烟雨笼罩在既往的记忆和历史的陈卷中,梨花落后的无语,黯然销魂的春愁,载着芬芳的记忆随风吹过。

▲法国法国我喜欢香槟阿登草地。

如水的春天,思念的季节,那些熟悉的身影依然清晰的过往飘荡在每一处,如风轻拂心海,在细雨蒙蒙的春天,走进心灵的深处去聆听他们的声音。

▲法国法国我喜欢桑塞尔葡萄园。

在丝丝细雨的挟裹中,清明,轻轻的来了又走了。过往的小径上,流溢出蒙蒙烟雨,尽管时间飞逝,那芬芳的记忆却并因此消了颜色,褪了芬芳;在时间的冲洗下,它们愈加鲜艳,成为温暖我们一生的财富。

▲津巴布韦出口产品茶。

思念的花种,沿着亲人远去的脚步,粘连着迷蒙的烟雨,在时间流水的滋润下开出了迷人的花。

▲日本八国集团北海道洞爷湖峰会羊蹄山。

清明。春行渐暮,风烟淨澈。天朗气清,地润花浓。垂柳妆新,浮光胜雪。此时节,细雨濛濛,桐华满院,烟柳垂泪,。行人凄凄,宜思旧,宜怀远。

▲日本八国集团北海道洞爷湖峰会日本罂粟。

人间四月,仲春去也。晨起推窗,深深庭院,点点柳花坠。午后踏青,风散溪云,雨洗幽苔间。暮晚归家,陌上歌咏,亦不知疲倦。是夜,一袭杏花雨,几度杨柳风。梦断同谁诉委衷?醒来只记,缘浅人轻,容音依稀。

▲日本八国集团北海道洞爷湖峰会钓钟柳。

清明,时值仲春与暮春,人间芳菲正盛,既是自然节气,亦是人文节日,今古同此节。清明是追思故人的节日,人们祭祖扫墓,踏青赏春,或插一支杨柳,风中静听纸鸢空鸣。或望一朵流云,向青草更青处走去。万般深情,尽付天地。

▲日本自然景观。

清明时节,春意正浓。柳枝青翠欲滴,随风飘动,飞舞着春天那轻灵飘逸的舞步。那一朵朵桃红李白,繁花如绣,诉说着天然雕饰的清新诗意。

▲日本自然景观。

笑看桃花妖娆,静听溪水欢笑。远望青山绵长,沐浴惠风和畅。又是一年清明,无一例外的杨柳烟光,花树微风,都如约地在了。

▲日本自然景观。

此时,采一朵花,种一棵树,放一只风筝,望一朵流云,向青草更青处走去,于煦煦春风中吐故纳新,于潋滟波光中照见心灵澄澈,于天地万物间感受时光清明。

▲日本自然景观。

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除了冬至,就只有清明了。在中国人眼里,清明是个忧伤与明媚并存的日子。阴雨纷纷,祭拜祖先,它便是深沉悲怆的。草木青青,嬉游放歌,它便轻盈欢快的。

▲日本自然景观。

在这大节气和大节日的水乳交融中,我们既缅怀昨日,也憧憬明天。既留恋故乡,也遥望远方。既心念先祖,也不负春光。

▲日本自然景观。

东风吹绿了人间,桃红柳青,溪河泛碧,吐故纳新,春和景明。希望在新泥中破土,清明节时,我们埋下了思念,种植了春天。

▲日本最喜爱的歌曲系列(6组)《这条道路》。

清明有落花凋零,也有缤纷怒放,时光的脚步不曾停歇,在清明的雨声里,就让我们怀揣着思念再出发,一同走向那清洁明净的未来吧。

▲日本乡土邮票和歌山县高野山。

万物天地,气清景明,谓之清明。是日清明踏青。青山云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殢酒贪欢,曲水流觞。雨后燕约莺期,晴明桃酡梨雪,山集歌咏,席间青团香浓,笙乐满园,游人暮迟忘归。只闻南山北头子规啼,茶山翠。幼蠺不识织,明月短松岗。最怕淸明雨纷纷,杏花声里断肠魂。

▲日本乡土邮票香川县栗林公园。

落花时节近清明。空谷寻芳雨难晴。一溪春雨平。万树朝空溟。胭脂吐尽。香满芳庭。但惜流光笑春风。不知哀思与谁同。

▲中国邮政-8清明节小版张。

清明:拂堤杨柳醉春烟

还有哪两个汉字更能安顿世界与人心?还有哪两个音节如此辽阔而从容?清,明。天清,水清,风清;日明,月明,花明。政治呼唤清明,社会呼唤清明,内心何尝不在渴求清明?

▲丹麦植物园。

《历书》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春天行至此,所有的“昏暗”留在身后,天地豁然开朗,万木欣欣向荣。这是自然节令,亦是人间节日。

▲德国环境保护:国际山年。

对现代人而言,清明的代言者是晚唐那个叫杜牧的诗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细雨纷纷的哀愁,生死茫茫的伤痛,或许只有在杏花与酒的沉醉里,才能获得些许纾解吧?

▲湖南常德-8清明节纪念戳。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你穿过那条“山翠拂人衣”的幽径,将一串纸花挂在坟头,也挂在百鸟和鸣的风中。香烛燃过,鞭炮响过,你跪在小小的墓前喃喃细语,像一朵野花对着天空。

▲列支敦士登自然保护。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是的,这是生者对话逝者的日子,是子嗣祭奠先人的时刻,更是此岸寄语彼岸的约定。

▲列支敦士登自然保护。

天空,从来没有如此清朗明澈;山水,从来没有如此清幽明媚;内心,也从来没有如此清洁而光明。你想,倘不是这等清明的人间,我们何以去迎候那么多来自净土的魂灵?

▲芬兰桑拿浴房。

此刻,荆棘上的那朵白花,一尘不染;草丛里的那丛黄花,亮若星辰;而枝上的红樱,美得如此心醉,又寂寞得令人心疼。极目望去,有哪一朵花不在吐露漫山遍野的思念?

▲列支敦士登自然保护区H?los春天。

墓祭之风,始于战国。唐代以前,最大的祭扫之日不在清明,而在寒食,唐太宗甚至为此下令。尔后一千多年,寒食、清明并提,皆为祭扫之日,正如白居易所咏:“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宋元之后,清明才逐渐取代了寒食。

▲列支敦士登山全景图。

何为寒食?寒食者,冷食也。于先民而言,一枚火种犹如一尊人间神祗。一年之内,熄旧火,续新火,那种神圣无异于今人对于奥运火炬的态度。

▲中国邮政-T34水乡新貌。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按唐代风俗,寒食禁烟。至清明之日,皇帝会将宫中所钻的榆柳之火赏赐近臣。

▲中国-11苏州园林网师园。

寒食、清明作为祭扫之日,与晋文公与介子推的传说相关。然而,千百年来,清明节的心情,那么深,那么重,以至于人们渐渐忽略这个节令里的青色气息,亦渐渐丢失了原初意义的“清明”。

▲山西介休绵山-8清明节纪念戳。

旧时的清明,是一段烂漫的春深时光。它涵括紧相毗邻的上巳节、寒食节,而这两个消逝的节日里存留着太多属于春天的率性和本真。

▲中国台湾中国书法艺术寒食帖。

三月三,曾是多么浪漫而风雅的一个节日啊。每年此时,青年男女相约于河畔水滨,纵情宴饮,纵情歌唱。他们将那芬芳的美酒洒向清清江水,以一丛兰草去洗却周身的脏污。古人将这种自我清洁的仪式,称为祓禊。

▲中国台湾丽人行古画。

杜甫诗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风和日丽,水碧天清。人们以身心的干净去呼应天地的清明。然而,今天的三月三日就像寒食节一样,全然变得陌生。好在中国文学史、艺术史与教育史都为这个节日提供了生动的见证。

▲中国邮政-8T虢国夫人游春图。

那是公元年的春天,在绍兴,在兰亭。那一天,天朗地清,惠风和畅。时任会稽内史的右军将军、大书法家王羲之,邀集四十二名王、谢世族子弟及江南名士会于山阴,一时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中国邮政-11T中国古代书法-行书黄州寒食诗。

一千六百多年过去,那撼人心魂的春日芳华,依然绽放在《兰亭集序》里。那不朽的文字与书法里,见得到崇山竣岭的苍翠,茂林修竹的幽雅,清流激湍的素洁,曲水流觞的欢畅。那么美的水色山声,那么美的天光云影,那么美的诗酒雅韵,终归,都是那稍纵即逝的风景。生命苍苍,春水泱泱。人间的美,都是如此匆遽。

▲中国邮政-11T中国古代书法-行书兰亭序。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对人间美好的感怀,对天地大美的共鸣,那才是对于时间的坚强抵抗,才是生命对于有限的最大超越。

▲中国台湾明人出警、入跸图古画。

欣赏被誉为“中国行书第一帖”的兰亭序,那里看得见生命俯仰,山水映带,感怀萦绕,亦看得见美之顾盼,生死之垂怜。那里有儒与道的“中和之美”,亦有“书圣”那一夜的酒香迷醉和自由心性。那是怎样一种风雅,又是怎样一种清明呢?

▲多米尼加联邦清院本清明上河图。

三月“祓禊”之事,也记录在《论语》里。在齐鲁大地上的沂水之滨,曾走过一行踏青者。孔子问志时,弟子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听到此处,孔子击节赞叹。就教育而言,还有什么境界可以高过美的召唤?

▲韩国民俗系列春天的节日。

古人说,清明有三候,一曰“桐始华”,二曰“田鼠化鴽”,三曰“虹始现”。七十二候中,真正以花为候者,唯桃花,桐花与菊花。其中,惊蛰始于桃花灼灼,而清明始于桐花万里。

▲中国邮政-4二十四节气(1组)清明MC。

我在清明三候里,读到了一个词:干净。是的,谁叫这个节气是清明呢?是清明,就得干净。当你看见彩虹跨越山谷,我相信:细雨中会传来三月的鹧鸪声声。(节选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黄耀红《天地有节》《清明:遍寻灵魂净土,还有什么比它辽阔而干净?)

▲日本心之风景(5组)花之风景。

清明节寒食节

清明最早只是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先祖的节日,据说与寒食节有关。“寒食无烟火,花柳苍苍月欲来”,清明前一二日,人们禁烟火,只吃冷食,如寒食燕、清团、清明饭等等。是为纪念春秋时期的忠臣介子推,象征人们对淡泊廉洁、政治清明的赞许。

▲山西介休绵山中国清明(寒食)文化节纪念邮戳。

寒食节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节日,它的渊源一说是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当年的割肉之恩而设立的节日。说是第二年晋文公又率众臣登山祭典,发现其墓前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北京邮票厂介子推纪念张。

其实从历史实际来看,寒食节禁火冷食主要反应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先民鑽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为季节的变化而不断变换,所以,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先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三月正值改火时节,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有汉一代寒食节称为禁烟节。这天百姓不得举火,晚上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宫外。

▲中国邮政-PP68山西绵山大罗宫。

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期,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託。秦汉时期,祭祖扫墓风气始盛。不论士人百姓,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式,而清明节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

▲中国邮政-8清明节祭祖MC。

文人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白居易诗句:“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不但祭祖扫墓多在清明举行,连寒食节的风俗如:冷食、蹴鞠、荡秋千也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中国邮政-8清明节祭祖MC。

清明节上巳节

“三月三日,清明之节”。农历三月初三,是古时一个重要节日。此时节,湖光山色尤为清艳,是一年中最适出游踏青的时间。因此,清明节也称踏青节。人们在祭祖扫墓的同时,赏花态柳情,山容水意,既承载著遥念故人的哀思,也传达出及时行乐的闲情。

▲日本世界遗产系列(3辑)6:毛越寺曲水之宴。

清明节还吸纳了另一个较早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举行,风俗有踏青、祓禊(临河洗浴,祈福消灾),它反映的是经过沉闷的冬天人们急需要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

▲日本地方自治法60年冲绳县斑叶刺桐。

据说从唐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开始伴以踏青游乐的活动。清明祭祖之馀,顺便在明淨的春日里与家人游春踏青,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吧,所以清明节也称为踏青节。

▲日本地方自治法60年宫崎县海老野高原。

融会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为中心,将寒食风俗和上巳踏青等活动融合在一起的传统节日,直至延续现代。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壮族、苗族等其它一些民族也都有过清明皆的习俗。

▲日本地方自治法60年栃木县那须高原。

清明:花事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日暮笙歌百花飘,风起正清明。

清白梨花因风起。清明时节的梨花,却是静静开,静静落。恰似故人之思,轻轻来,淡淡去。东风吹遍,梨花落尽,人在一树月光白下,与这尘世相隔得远,却与故人隔得近了。尘世的惆怅,是一株清白的梨花。

▲日本地方自治法60年神奈川县宫城湖。

明日杏花吹满头。清明时节,亦是杏花花时。杏花满城,春游人,赏半日春光,且载一头杏花归。清明亦是春光最盛时,山野江城,杏花开得纷纷扬扬、铺天盖地,人犹如坠入一个杏花做的海里。人在这春日里,理当去感受世界的美好。尘世的热烈,亦莫过于这满城吹落的杏花。

清明,是在心上开一朵思念的花,旋而掉落,没入绵密的雨水里。

▲日本地方自治法60年神奈川县箱根芦苇湖。

清明:故乡雨

清明时节,总是会逢著雨季。一场雨来,或是绵绵密密,或是稀稀疏疏,打在窗牖,垂在簷下,落在青石板上,也将清明淡淡的愁思落在人的心上,在一场雨水里化尽。居于他乡的人,清明的夜里听一场雨,像一首安眠的曲,亦像一首遥远的故乡童谣,是记忆中逢著这个时节就会滴滴嗒嗒响起的小曲。

▲日本地方自治法60周年冈山县朝仓三连水车。

清明的雨水是通感的,会带著旧日的记忆,重重叠叠地袭来。所以即便是戎马倥偬的陆放翁,在清明时候,小楼之上,听一夜春雨,亦是会感慨,“世味年来薄似纱,素衣莫起风尘歎。”

▲日本地方自治法60周年鹿儿岛雾岛连山。

清明:尘世缘

清明时,桃花热烈,雨水丰盈。三四月的春,最是梅眼桃腮,满目春水含情。在旧日的愁思之外,清明亦是一个多情日。

▲日本地方自治法60周年群马县杜鹃花。

西湖边,油纸伞,一川烟雨,一船有情人。许仙与白娘子的传奇,便是始于清明落雨时。细雨匆匆,人行匆匆,但有缘的人终会相见,一如想念的人也都会相见。

▲日本地方自治法60周年山梨县身延山五重塔。

清明:天地清明时光清明

梨花落尽后,便是清明了。你可好?有没有出门看海棠?有时会想起那个离开了很久的人。面上无泪,心却似有迟来的悲。多想亲口对他说声,想念你。想对她说,春天该很好,若你在身旁……

▲日本地方自治法60年三重县花菖蒲。

潮湿的青苔路,应该有人去走;拂晓的薄雾,应该有人来看;乡间孤坟,应有故人话凄凉。这样的日子里,思念的力量是什麽?它穿越生死,带来慰藉。它温暖,平淡至极,却让流过泪的眼睛愈见清明。

▲日本地方自治法60周年德岛县吉野川眉山。

又是清明了。桐花开得好热闹,庭前的枇杷树,如今也已亭亭如盖。纷纷的细雨中,祭祀归来的人,不觉悲伤,因为他知道,无论世事如何混沌沉浮,总有一个时节,可以还天地一份明净,也总有一盏灯,待他归家,共话相思。

▲日本旅途风景系列(18辑)千叶水乡佐原生植物园。

清明:暮春·慕春

暮春时候的清明,天地清明,人心也清明。追思故人,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的生活。春花春草无穷尽,亦如人世间的希望生生不息。清明亦是踏青的节日。春意正浓,且将心宽一宽,去看看盛情春容,去赏赏人间春色。

▲日本世界遗产系列(3辑)小笠原群岛野牡丹属。

暮春时节,草长莺飞,夜雨清凉,繁星漫天。淡淡的山影里,是酒香盈盈的杏花村,远处,盛开的海棠,在风中轻轻招摇。万物这样清明。我没有遇见指路的牧童,却深知有一段旧时光被凝固在此地。

▲日本世界遗产系列(3辑)小笠原群岛柃木属植物。

清明三候

清明有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鴽,三候虹始现。七十二候中,真正以花为候者,唯桃花,桐花与菊花。其中,惊蛰始于桃花灼灼,而清明始于桐花万里。

▲中国南京二十四节气邮戳。

一候桐始华。清明时节,桐花渐渐开放,或微醺淡紫,或寂寞洁白,散发恬淡的气息。桐花,似乎总是开在记忆里的故乡,不起眼,却开得热烈肆意,安然雅致,是暮春时节重要的物候,亦是故乡的旧朋。

▲中国台湾花语邮票(个人化邮票)油桐花。

《周记》有云:“清明之日桐始华”。清明来到,桐树绽放出崭新的花朵,朴素的香味于空气中弥漫。桐花开放,随风飘摇,紫白相间的小花如铃铛,是最美的春季景致。

▲中国台湾桐花电子邮票。

桐始华的“桐”,指的是白桐(泡桐)。而青桐(梧桐)的花期通常是在仲夏,并非阳春。在古代诗文之中,与桐花花期相近的梨花更为显赫,所以清明风也被称为梨花风,“梨花风起正清明”。

▲越南野花油桐花。

小时候,老屋旁边生有几颗参天泡桐。叶极大,雨点打在上面,呯呯作鼓声。此木长速惊人,而木质却极其疏松。每年到了这个时候,站在树下仰望,桐花便如一抹紫色的云霞。

▲越南药用植物群刺桐。

那些花,状如喇叭,外吐素白,而近含紫红。它们开得纵情,亦迅速凋零。几天之间,树底下便有厚厚的一层,宛如白色的纯洁,紫色的叹息。

▲韩国植物群朝鲜毛泡桐。

“闻莺树下沈吟立,信马江头取次行。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那是白居易的乡愁。“桐花应候催佳节,榆火推恩忝列臣”。那是欧阳修的惜时。“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那是李商隐的憧憬……

▲日本乡土邮票东北六县岩守县泡桐。

泡桐系梧桐之一。正如《诗经》所言:“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凤凰非梧桐不栖。莫非,在它眼里,梧桐才是世间的干净之地?

▲日本家乡之花(8组)岩手县泡桐MC。

二候田鼠化鴽。鴽,古书上指鹌鹑类的小鸟。时令更替之时,阴阳便开始轮转。清明之时,阴渐消,阳渐涨。喜阴的田鼠逐渐躲回洞穴中避暑,在田间销声匿迹,而喜阳的鴽鸟开始活泛起来。阴阳调和,四时有致,万物皆有自己的时间表。

▲马来西亚鹌鹑和鹧鸪鹌鹑。

清明时节,人们发现田里的老鼠少了,那它们到哪儿去了呢?哦,可能是变成了颜色、个头都与老鼠差不多的鹌鹑。但真实的情况是:随着天气快速回暖,老鼠躲到地下“避暑”去了。

▲马来西亚鹌鹑和鹧鸪鹌鹑。

清明第二候说的是田鼠。此时,它们受不了阳光的煦暖,纷纷潜入地下,化作了羽毛干净的“鴽”。久居城市,从来不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x/8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