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聊斋改编之《阿宝》
“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喜怒哀乐一齐都到心头来”无论在什么时候,聊斋的故事,
似乎总是格外受到大众青睐。
人们也总是乐此不疲地对其中的故事,
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改编和演绎。
今天,我们不聊《画皮》,
也不说《聂小倩》,
就来谈一谈聊斋的《阿宝》一篇,
又名“我追女神的那些年”。
《阿宝》一篇主要讲述了广西书生孙子楚凭借其诚朴的性情最终成功迎娶小姐阿宝为妻的故事。在86版《聊斋》和05版《新聊斋志异》中,均有由《阿宝》一篇所改编的单元剧。虽然同为改编,两者却呈现出旧与新,守与破两种截然不同的面貌。
86版《阿宝》除了在细枝末节上的增添与删改,在整体的故事情节上属于对原著的再现,并无重大突破和创新之处。但导演对镜头和画面的掌控与把握,剧中幽诡悲切的配乐,以及演员们的精心演绎让这一版的《阿宝》演绎出了其独有的中国式的诙谐与庄严,民族色彩浓郁。
故事中,除了部分不被现代观众认可的剧情和行为,整体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整个故事的曲折和反转还是挺有看点的。然而,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几百年前的故事与现代观念仍然有不相契合之处。这些挑起观众们兴趣的看点,也未尝不是整个故事的槽点。
纵观整个故事,主人公孙子楚是一个性诚又颇为迂腐的读书人,除了死读书外,他似乎对其他的事情一窍不通,甚至可以说得上是愚钝——人情世故不通,管家理财不会。就连最后考中解元都是恰巧被狐朋狗友们提前猜中了题目。
在追求爱情方面,除了请媒婆提亲和断指外(而且这两项似乎颇为被动,并非他有意为之),都是凭借各种怪力乱神的外力才得以与阿宝亲近,而他的本体(肉身)则完全陷入求不得的失意之中,在家躺平。主人公没有一个历经挑战和磨难的努力过程,而是过多的巧合与好运中让他最终达成了完美结局,让这一切显得过于虚假。
主人公本身也无过多的闪光点,除了痴(部分行为一不小心还很容易被当成猥琐痴汉)这一点外,整体上显得过于黯淡无光,缺乏应有的人物魅力。
因而,86版的《阿宝》看起来像是一个落魄书生一戳就破的白日梦,颇有些站不住脚。
进入21世纪,
人们对改编的认知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人们不再拘泥于对原著的再现,而是如何在原有框架下进行大胆的改编与创新,要求将旧篇章弄出新花样与新内涵。
05版的《阿宝》大胆地冲破了原著的禁锢,
对原有故事情节进行适当调整和删改,
融入新元素,迎合年轻人的心理,
整个故事看起来新奇有趣。
剧中孙子楚的身份由读书人变为兽医,保留并突出其性格中赤诚朴实的特点,而省去了性格中的股迂腐之气。剧中增添的情节,不仅出现了强有力的反派阻扰,还让男女主的相知相爱过程显得更为自然,合乎逻辑。更重要的是,虽然同样有怪力乱神的出现,男女主公彼此相互努力,共同奔赴的过程,却没有因此而得到削减。编剧在情节中加入的失忆梗等流行狗血元素也许值得被吐槽,但是整部剧的大胆创新之处无疑令人耳目一新。
END如今,随着我们对各类经典IP的挖掘和探索,我们的文学IP改编越来越呈现出多样的改编方式与道路。尤其是对待古典文学原著,我们既不能一味地摒弃,也不可全然地继承。如何在新时代,探索《聊斋志异》这部经典的IP改编之路,在保守与突破中寻求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新之路,仍然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话题。
B
本文写于经典文学IP研读与产业孵化工作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x/9706.html